更新時間:2025-09-09 10:07:03作者:佚名
深圳新聞網2025年9月8日發布消息(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內蒙古學生趙冠杰在深圳理工大學新生報到時表示,選擇報考該校并非損失,而是獲得了巨大收獲。今年高考,他取得了672分的優異成績,盡管如此,他仍然決定選擇這所僅有1年歷史的深圳理工大學。許多人無法理解他的決定,他卻表示,深圳理工盡管起步較晚,卻具備獨到的優勢,他堅信這所學校能夠給予他一個優越的發展空間,助他成長為一名卓越的大學生,而不是僅僅成為一所優秀大學里的一員。
眾多杰出學生普遍認為,深圳高等學府的價值持續增長。與此同時,深圳將教育發展視為首要任務,迅速提升基礎教育的資源容量。通過促進教育與產業的結合,以及科研與教學的協同,職業教育的水平顯著提高。努力構建一個符合城市實力、契合發展需求、滿足民眾需求的教育中心,深圳正在積極行動。
基礎教育
既要均衡,更要優質
深圳根據學齡人數迅速增加的情況,從2020年開始發起了爭取一百萬個學額的專項行動。2020年至2024年期間,本市為中小學校建設投入了近千億元人民幣,增加了超過9平方千米的中小學校用地,新改擴建了809所中小學校(幼兒園),提供了82.5萬個新增基礎教育學位,這一數量超過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全市學位建設總和,基本形成了超大型城市規模更大、分配更均衡、質量更高的基礎教育學位保障體系。
“有學上”只是基礎,“上好學”才是目標。從2024年春季學期開始,深圳市的779所義務教育學校開始全面推行“每天一節體育課”的政策,保證學生每天至少能上一節體育課深圳高考網,這項做法已經被教育部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到了2024年秋季學期,深圳市又啟動了義務教育階段“每周半天計劃”的試點工作,目的是探索“學校與校外結合、全社會共同參與教育”的新模式,通過單周和雙周交替的方式,每周安排半天校外課程、半天閱讀課程;到了2025年新學期,深圳市將開始實施學生“美育一件事”活動,讓每位學生每年都能選擇一項“小而美”的活動……作為教育綜合改革的先行者,深圳正積極致力于讓每一個孩子“臉上洋溢著笑容、眼中閃爍著光芒、身上流著汗水”。
建設一所,優質一所
一年一度的迎新時節再次來臨。最近,眾多杰出的學生紛紛從各地匯聚到深圳,深圳的高校憑借其卓越的實力,再次吸引了廣泛關注。
今年高考深圳高考網,深圳眾多高校的投檔分數線創下新高記錄。在普通本科批次里,物理類招生方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南方科技大學、深圳理工大學在省內高校中位列前三甲,投檔最低成績分別為662分、652分、629分。歷史類招生方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三,投檔分數為619分;深圳大學在全省高校中位居第七,投檔分數線為592分。在提前批次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已經連續十年保持領先地位,物理學科和歷史學科都繼續作為全省知名高校中的第一名存在。
深圳眾多大學之所以吸引杰出學生,不僅在于都市帶來的聲譽,更源于這里充滿活力的學術環境。近些年,深圳理工、深圳職業、深圳信息等一批學校獲得批準成立,全市高校總數增至十七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聯盟規模持續擴大,深圳市內多數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職業院校和應用技術型大學,已經開展課程相互選擇,學分也能夠彼此承認。不僅如此,河套學院、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以及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學儀器分中心等一系列重要“國字號”平臺紛紛落戶深圳。
職業教育
體系完善,勇做先鋒
深圳中考最高分數是610分,唐海洋取得了563分,這個分數通常能進入大家期望中的重點中學,但他卻決定去讀深圳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陽江市第一中學的林港洺今年高考拿到了617分,按理說可以就讀211類大學,但他最后選擇了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實驗班)。這些杰出的年輕人通過自己的決定,表明在深圳,職業培訓已經不再是被迫的選擇,而是一個充滿前景的優質發展路徑。
今年,深圳開創了“3+4”這種為期七年的培養新模式,讓本科院校和優質中職學校合作,為優秀學生鋪設了直接升學的通道,因此眾多分數高的考生紛紛報考。依照相關法規,參與此類計劃的學生,在讀完三年的中職課程后,能夠借助一個過渡性的考核,進入聯合開辦的大學,再完成四年的本科教育,最后拿到正式的大學本科文憑。這標志著深圳在職業教育領域又有了新的嘗試,使得職業人才的培養機制愈發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