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08 21:03:28作者:佚名
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年“經濟學前沿理論與方法”夏令營招募信息已經出爐,該中心組織的夏令營報名將在6月25日16:00正式結束,有意向的同學需抓緊時間,想了解其他高校推免夏令營的報名詳情、招生名額以及申請資格等內容,可以點擊下方鏈接進行查詢>>【各省市院校2023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招生公告查詢入口】
(↑點擊快速查詢目標院校夏令營公告↑)
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發布2024年“經濟學前沿理論與方法”暑期學校招募信息,具體報名詳情請參照后續通知。
為促進名校優秀學子間的溝通互動,加深對深圳大學理論經濟學科及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的認識,并從中挑選具備培養前景的本科生繼續深造,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定于2023年7月5日至8日舉辦深圳大學“經濟學前沿理論與方法”暑期活動,旨在提前遴選2024級推免碩士生與直博生。歡迎全國優秀學子踴躍報名!
一、報名對象
1. 全國高校本科三年級在校生(2024屆本科畢業生);
2. 就讀于經濟學及相關專業;
學業表現突出,學術研究前景廣闊,對經濟學理論懷有強烈愛好。
4. 具有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者優先錄取;
5. 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舉止文明、身心健康。
注:為保證教學質量,本屆暑期學校計劃招收正式學員30名。
二、擬招收專業
學術碩士及直博生:0201 理論經濟學
三、活動安排
1. 活動時間:2023年7月6-7日(7月5日報到)
暑期學校采取面對面形式開展,設有啟動儀式,有單位與學科宣講,安排學術報告,組織杰出學子交流,進行師生交流,還包含深圳實地考察活動。
活動開銷方面,中心會為外地學員在暑期學校于深圳期間,處理好飲食與住宿事宜起步網校,同時補償出行成本,不過僅限于高鐵二等座和普通火車票、汽車票深圳大學官網主頁,并且單個人交通開銷的補償額度最高是一千元。深圳本地大學的學生一般不給予出行費用補償,只負責解決食宿問題。
活動具體安排以官方最終通知為準,請大家保持關注更新;學員務必按照規定全程準時參與活動。
四、申請報名
有意申請的同學,需要在“深圳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推免生招生預報名/(暑期學校報名)系統”里進行登記,然后按照系統指示,遞交個人的相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這些內容。
1. 報名網址:
2. 暑期學校個人申請表(系統填寫提交后自動導出)以及:
(1)身份證正反面掃描件或者照片;
(2)學生證掃描件或者照片;
(3)已修全部課程的正式成績單(加蓋院系或教務處公章);
(4)英語水平證明材料(四六級英語證書,托福、雅思成績);
能夠證明個人學習與科研水平的相關文件,包括各類榮譽證書,有代表性的學術文章首頁,專利證書等材料。
網上申請截止時間:6月25日16:00。
五、審核選拔
申請期結束后,招生評估小組會審閱所有申請者的資料,符合條件的人選,會通過電子信件或中心網站及官方賬號公布結果。
六、活動咨詢
咨詢電話:見官網
中心官網: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 ()
公眾號: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
QQ研招群:見官網
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及理論經濟學科簡介
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由教育部于2001年批準設立,屬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全國共有151個此類基地,該中心是唯一專門研究經濟特區的學術機構。這家機構源于1984年深圳大學建校時設立的特區經濟研究組織,梁文森、方生、鄭天倫、蘇東斌等知名經濟學者先后主持其工作,他們帶領團隊專注于推動該校理論經濟學發展,尤其著重特區經濟相關學科的建設。
核心是深圳大學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機構及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后工作站的主要支撐單位,它不僅是深圳大學理論經濟學的主陣地,也是深圳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發展的重要開放性學術平臺。
深圳大學理論經濟學在1986年時與華南師范大學協作培養政治經濟學領域的研究生,1996年成功建立了政治經濟學(特區經濟)的碩士學位授予資格,目前擁有理論經濟學作為一級學科的博士和碩士培養體系,同時設立了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始于2012年);該學科是廣東省“攀峰計劃”中的重點學科(2013年入選),獲得了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學科的支持項目(2015年),并且被納入廣東省“沖補強”計劃中的重點建設學科(2018年),同時也是深圳大學最早設立的碩士點(1996年)、博士點(2006年)以及文科博士后流動站(2012年)。理論經濟學博士點現已覆蓋全部六個二級學科,這為深圳大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藝術、文學等學科增設博士學位授予權提供了前提條件,先后有十多個學院利用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培養博士后深圳大學官網主頁,涉及的學科包括經濟、管理、法律等。
陶一桃教授現任中心主管職務,是知名特區研究學者,曾任深圳大學黨務與紀律監察負責人,兼任深圳大學“一帶一路”研究機構負責人,獲得國家特殊津貼,擔任國家社科重點資助項目領銜人,并被授予廣東省杰出社會科學家稱號,此外還擔任一帶一路國際協作發展(深圳)研究機構主管,以及深圳市國際聯絡基金會副理事等職務。
該中心專門從事特區經濟理論和中國發展道路的研究,致力于探索中國社會制度變革的途徑,并建立具有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框架,其學術目標在于為國家推進改革開放和深化改革提供支持,為深圳開展創新實踐和樹立典范貢獻力量,同時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服務。秉持促進全球交流、提升學術影響力的宗旨,中心自1987年開始,與日本熊本學園大學構建了穩定的學術交流合作關系,這一合作已經延續三十余年。此外,中心還與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德國GIZ等眾多國際組織及機構緊密合作,共同推進項目研究,組織跨國界的高端論壇,并承辦政府高層官員的培訓活動。中心還同越南、柬埔寨、泰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學術團體及政府決策機構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持續為新經濟體提供政策建議,協助進行特別區域的設計規劃。中心在傳播中國發展模式、分享以深圳為代表的中國經濟特區發展成就方面,展現了顯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