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1-29 08:12:52作者:佚名
肇慶正在全力推進兩廣端溪書院重建工作。肇慶中學去年申請了“端溪書院”商標注冊。
文/駐羊城記者 陳強 攝
“廣東四大書院”之一的端溪書院,今年已有445歲的歷史。 5月12日,紀念兩廣端溪書院創建445周年“踐明明修,弘揚善美”活動在肇慶中學舉行。端溪書院創始人李才、全祖望、林兆堂等人的后裔云集肇慶。記者在活動中了解到,肇慶正在全力推進兩廣端溪書院重建工作。肇慶中學去年申請了“端溪書院”商標注冊。
規劃重建,端溪書院有望重現
端溪書院所在的肇慶,在明清時期曾長期為兩廣總督府邸。明萬歷元年(1573年),江西豐城人、時任靈西道官的李才在兩廣創辦端溪書院。李才是大儒王陽明的弟子。他在繼承的基礎上提出了止修論,以“知止”為原則,以“修”為??目的。他鼓勵學生“以修身為本”,以家國為重。思考,思考這個世界。
李才祥 端溪書院創始人
明末清初,端溪書院一度廢棄。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兩廣總督趙洪燦重修書院,取名“天章”。不久,書院改名為“端溪書院”。端溪書院與廣州越秀書院、越華書院、羊城書院并稱“廣東四大書院”廣東肇慶中學,也是四大書院中歷史最悠久的。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端溪書院改為肇慶府中學,成為肇慶中學的前身。
端溪書院誕生時,毗鄰兩廣總督府。學校地點未變,現為肇慶中學初中。不幸的是網校頭條,上世紀戰亂期間,肇慶州中學大部分建筑被炸毀。幾十年前,學校建設辦公樓和教學樓時,從地下挖出了許多石板和青磚,很可能是端溪書院的剩余物。后來,學校把這些石板拼接在一起,形成了這條石路,供后人瞻仰。
肇慶中學初中路上使用的石板很可能是受訪者端溪書院遺址的石板。
肇慶中學校長陳樹嶺透露,肇慶中學擬在“廣東端溪書院”原址建設“廣東端溪書院”紀念館(同時也是廣東肇慶中學歷史博物館)。書院”已列入阜城振興工程計劃。 “我們積極配合阜城振興工程,大力推進端溪書院重建項目統籌規劃和肇中初級中學布局調整擴建。”
端溪書院相關校本教材正在編寫中
華南師范大學教授黃木航表示,從端溪書院到肇慶府學再到肇慶中學,歷史脈絡非常清晰。 “端溪書院作為廣東最重要的書院之一,是研究廣東教育史的重要載體,在傳承嶺南文化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嶺南文化的一個窗口。 ”
自創辦以來,端溪書院聘用的教授多為進士,有的甚至是全國知名學者,如清代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派重要代表人物全祖望。全祖望主管端溪書院時,頒布了《端溪講堂條約》。該條約分為“正向潮流”、“勵志課程”、“文明篇章”、“預防習慣”四個方面廣東肇慶中學,體現了德育的重要性和智育并重的教育理念。
光緒年間,兩廣總督就如何處理端硯采礦權作出批示,并提到其中一部分用于獎勵端硯書院的學生。
肇慶地區中學使用教材
端溪書院全祖望、何夢瑤、馮明昌、謝蘭生、林兆堂、梁定芬、朱一新、林少年、傅維森等人的辦學思想深刻影響了嶺南文化教育的發展,具有非常有價值的研究價值和深遠的研究意義?!闭貞c中學校長陳樹嶺告訴記者,學校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對端溪書院的歷史文化進行探索和研究。
陳書嶺介紹,學校成立端溪書院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邀請高校專家教授指導,組織課題組對明清時期在書院講學的山地領袖進行調查研究,并收集了端溪書院的重要文物和史料。目前,已取得多項初步成果。目前,肇中正在編寫端溪書院相關校本教材。教材編寫完成后,《端溪書院》將作為校本課程,讓更多學生了解、熟悉、認同肇中的歷史文化根源。
來源|羊城學校
圖片|受訪者陳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