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13 15:06:23作者:佚名
1955年,陳嘉庚先生為廈大興建了建南樓群,其中成義樓被指定為廈大生物學系新的教學與科研場所。這里是上世紀50年代建南樓群的照片。(資料圖)
廈門大學生物學系已經走過一百年歷程,近日,該校生物學系百年誕辰慶典活動在翔安校區成功舉辦。
廈大生物學科歷史悠久,堪稱最長學科之一,陳嘉庚先生1921年創辦廈大時就已構思,旨在“開發祖國的山海資源”。1922年,廈大開始設立植物學、動物學,這兩門學科成為廈大生物學科的開端。1933年,植物學系和動物學系合并,組成了生物學系。1999年,生物學系與抗癌研究中心合并,成立了生命科學學院。
昨天的發展大會同時進行了線上和線下的活動。大會回顧了廈大生物學科百年的歷程,該學科一直是廈大的驕傲。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廈大植物標本館就擁有極為豐富的館藏,其規模在我國各高校中名列前茅。此外,廈大動物學系還設立了生物材料供應處,專門負責向國內外高校提供用于教學和實驗的各種標本,其中制作的文昌魚標本和嘉庚水母標本更是享譽全球。
廈大首篇發表于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的論文,源自廈大生物學科——1923年生物專業大學排名,受聘于廈大的美籍動物學家萊德,在美國《科學》雜志刊載了《廈門大學周邊的文昌魚捕撈業》的研究報告。廈門海域因盛產文昌魚而聲名遠揚,廈大也因此成為國內外學術界研究文昌魚的重要機構。
會議指出,目前廈門大學生物學領域已經連續兩期被納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工程目錄,在最新一輪學科考核中獲得A類評級,其下屬九個學科已躋身ESI全球學科排名的前百分之一行列,是中國生物學領域人才培養與科研探索的關鍵機構之一。
廈大生物學科目前正致力于攻克癌癥等關鍵性健康難題,屬于尖端生命科學范疇,已成功研發全球首個戊型肝炎預防針、國內首個宮頸癌預防針,并已實現工業化生產,同時開發出全球首創的艾滋病病毒尿液快速檢測裝置,在生物醫藥產業中,特別是在體外診斷儀器這一細分市場,廈大生物學科已形成不容小覷的行業影響力
學校前天表示,百余年期間,生物領域一共送出了1萬3千多名畢業生,其中造就了伍獻文、曾呈奎、肖培根、唐崇惕、林鵬、陳宜瑜、林圣彩等知名院士在內的杰出生物研究者。
【相關】諾獎“班主任”隔空支招
廈大生命科學學院設立了一個特別的本科學系,該系的負責人是布魯斯·博伊特勒,這位美國科學家在2011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5年貝語網校,廈大生命科學學院建立了一所名為“博伊特勒書院”的機構,該機構以博伊特勒的名字命名。書院的核心項目是拔尖計劃人才班,旨在選拔出色的本科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并邀請全球頂尖學者擔任教師,這意味著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親自為本科生授課。
昨天,博伊特勒借助網絡表達了祝福,然而,他的祝福話語更像是針對廈大生物學科百年來如何保持卓越地位提出建議。他說,科學領域的創新與突破,都來自于運用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嘗試嶄新的途徑,并且常常不認同他人所堅信的觀點。高校理應表彰卓越品質,卓越是選拔、提拔以及維系師生隊伍的關鍵依據,唯有如此,方能培育出理念上獲得顯著提升的卓越人才,對此絕不能降低要求。
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主張,廈大生物學科要持續發展,需要讓所有人明白,優秀需要用成果來衡量,要使羨慕和不滿讓位給贊賞,要提倡尊敬和包容,他期望廈大生物學科不論何時都能維持良好的運作。
【鏈接】廈大生物學科究竟有多牛?
新冠病毒疫情使人們廣泛接觸了病毒檢測這類體外檢測手段,鮮為人知的是,在醫藥生物尤其是體外診斷IVD行業,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科已然成為其中不容小覷的一支隊伍。
以去年前三季度為例,新冠抗原試劑出口的即時檢驗市場呈現四大企業競爭的格局生物專業大學排名,其中寶太生物與熱景生物這兩家領先企業的創始人張國鋒和林長青,都曾是廈門大學的畢業生,目前體外診斷行業的眾多知名公司,包括萬泰生物、艾德生物、英科新創、菲鵬生物、致善生物、波生生物以及鱟生科等,都與廈門大學生物學院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些公司的絕大多數創辦者都畢業于該學院。
廈大生物學專業被視為萬泰生物、熱景生物及菲鵬生物等上市公司的培育基地,這一領域內由一所大學的單一學科催生出眾多上市企業和技術型創業者,該現象正引發廣泛關注,林長青指出,其核心在于夏寧邵等廈大生物學專家致力于將研究成果應用于中國本土實踐,他們開展科研活動旨在應對現實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