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26 21:11:07作者:佚名
近期,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則帖子,內容是“以660分的成績放棄報考浙江大學”,這一消息迅速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有人跟帖稱“674分的學生也選擇了放棄浙大”,還有人表示“盡管分數達到669分,但最終還是放棄了浙大,原因是無法進入工科試驗班”。
考取了浙大的分數線,卻因未選擇心儀的專業而選擇放棄,這類學生是否較為常見?
高三班主任說
這樣的學生每屆都不少
記者對幾位位于重點高中的高三級班主任進行了采訪。其中,一位曾擔任多屆高三班主任的教師表示:“每一屆都有不少這樣的學生,不僅是在660分左右時選擇放棄,甚至還有那些分數超過670分的。”
班主任表示,她感到有些惋惜,班上一位男生考分超過了660分,但在填報志愿時,他僅選擇了浙江大學的信息工科試驗班和理科試驗班類(包括商務大數據分析的雙學士學位項目)。她曾建議他可以考慮再添加一個備選專業,但男生的家長紛紛表示,再選擇其他專業就沒有意義了,因為緊接著就選擇了外省985高校的熱門專業。
班主任表示,她近日得知班上有一名高考分數超過660分的同學,放棄了進入浙江大學的機會,轉而選擇了山東大學的數學專業。這位同學及其家長的想法是,先在本科階段攻讀基礎學科,以便將來在研究生階段有更廣闊的選擇空間,屆時可以轉向更具熱門性的專業。記者經過核實發現,山東大學在浙江的數學類專業錄取分數線同樣是660分,且該生的位次排名為6663。
她提到,班上有個學生放棄了浙江大學,轉而選擇了另一所985高校;而隔壁班也有一位分數在670分左右的學生,他同樣放棄了浙大,最終選擇了上海某所211高校的炙手可熱專業。
為了讀電氣專業
放棄浙大選了華中科技大學
記者對一位今年高考取得669分、在浙江省排名3000多名的考生家長進行了采訪。這位家長是考生的姑姑,她表示,侄子在選科時選擇了物理和化學機械專業大學排名,目標非常清晰,他的愿望是將來能就讀電氣工程相關的專業。
高考成績揭曉后,結合大致的排名和歷年錄取數據,我們的志愿填報重點集中在了浙江大學的電氣工程系、華中科技大學的電氣學院以及西安交通大學的電氣專業。
浙江高考普通類一段的平行投檔分數線一經公布,他們查閱后得知,浙江大學電氣方向的工科試驗班錄取分數線高達673分,而他們所取得的分數明顯無法達到這一標準。
今天,他們就查詢到被華中科技大學的電氣專業錄取。
這位家長表示,盡管被浙江大學錄取能帶來較高的社會認可度,然而他感覺若是選擇了那些較為冷門的專業,未來可能只能選擇成為選調生或公務員,而其他的發展路徑似乎并不太理想。
孩子有志于未來加入國家電網,于是查閱了軟科公布的電氣工程相關專業在各大高校的排名情況。華中科技大學的電氣工程類專業被評為A+等級,其實力與清華大學不相上下。得知這一信息后,孩子立刻將這一志愿安排在了浙江大學之后。
這位家長表示,他們家是個普通家庭,孩子不樂意去浙江大學海寧校區就讀,認為每年的學費高達十幾萬過于昂貴。于是,他們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去了武漢。他補充道,既然是男孩,出去省外歷練一番也無妨,說不定將來考研還能重返浙大。
關于考進學校后再轉專業的難題,她這樣認為:“大家都有這樣的想法,這樣一來,轉專業就變得尤為困難。”當詢問她是否擔憂孩子將來回到杭州工作會缺乏校友圈子的支持時機械專業大學排名,她微笑著回答:“許多事情終究還是要靠個人努力,如果自己能力不足,就算校友們再怎么出力,也無法助人成功。校友可以錦上添花,卻不能雪中送炭。”
大學教授說:
能理解家長的選擇
但浙大尾部的專業也未必是天坑
記者對數位高校教師進行了訪談,這些教師對考生的擇校決定表示了認同,并且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這位來自985高校的大學教授表示,在最近兩年里,他觀察到關于是選擇學校還是專業的討論變得越來越稀少,專業至上的觀念顯然占據了主導地位貝語網校,而這一現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就業導向的考量。這種挑選方式導致同一所著名大學內不同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存在較大差距,大約在40分上下。以浙江大學為例,2024年各專業錄取分數線之差為38分,而2025年的差距則縮小至37分。如此之大的分數差異,其間完全可以容納若干其他高校。
一位從事文科教學的大學教授表示,對于同一級別的高校來說,由于專業設置有所取舍,她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她觀察到一些考生為了熱門專業,不惜降低錄取標準去就讀其他學校,她認為這樣的選擇可能會帶來遺憾:“因為高等級學府的綜合實力對個人的成長有著顯著的影響,而且其學術氛圍也截然不同。”在浙江大學,眾多選修課程與講座為學生提供了充實的知識養分,學科間的交融更催生了眾多創新思維。相較之下,在較低層次的高校,此類機會則相對較少。
那位專注于材料科學和高分子領域的高等學府教授表示,他能夠體會家長們的決策,因為當前人工智能、電氣工程、機械制造等領域確實備受關注,家長們或許正是基于對孩子未來職業發展的考量,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他早年所學的,正是浙大那些不那么熱門的學科,而今目睹那些專業被眾多考生舍棄,心中不禁感到幾分惋惜。
這位教授表示,他發現有人宣稱只有考到673分以上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浙江大學學生,而低于這個分數則被視為冷門,對此他并不認同。他認為,只要某個專業學得精深學得扎實,未來就業前景都非常廣闊。
今年,工科試驗班(材料、化工與高分子)的錄取分數線達到了668分,位次號是4021。從這個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來看,就業方向十分寬廣。他運用了一個比喻,若是設宴款客,那么材料、化工與高分子專業便是席上之佳肴;而那些名字聽起來時尚新穎的專業,實則更像是一道道甜點。
他表示,目前眾多領域均需依賴材料和化工領域的專業知識,這其中甚至包括那些人們普遍認為處于行業前沿且具有廣闊發展潛力的領域。例如,在風光電等新能源領域,風力發電所采用的葉片多為復合材料制成;而在機器人產業中,制造機器人所需的材料也必須采用新型材料,否則機器人的重量將導致移動極為不便;此外,新能源電池、電腦CPU芯片的電路板等領域,也迫切需要研發先進的導熱復合材料;更不必說無人機等熱門行業,它們與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關聯更是密不可分。
他提到,人們之所以認為這些專業較為冷門,是因為過往化工企業多位于遠離市區的偏遠地區,員工們的收入并不豐厚。然而,如今情況已有所改變,材料科學、化工以及高分子專業的博士生,畢業后便能夠獲得每年30至60萬元的薪酬,這樣的人并不少見。再者,由于這一領域的發展速度不如計算機行業那樣迅猛,只要能夠鎖定正確的研究方向并持之以恒地深入研究超過十年,其年薪增長不僅可能實現翻倍,甚至有可能是原來的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