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24 09:06:06作者:佚名
圖為俄羅斯歡慶“五一”場景
國際勞動節亦稱作“五一國際勞動節”或“國際示威游行日”,它是全球眾多國家共慶的勞動節日。在這一天,眾多國家的勞動者們紛紛舉行集會、游行和慶祝活動。現在,讓我們共同目睹他們如何歡度這個節日吧——
中國:五一全國放假一天
勞動節的慶祝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源頭可以追溯到1918年。當年,一些具有革命思想的學者在上海、蘇州等城市向民眾發放了介紹“五一”運動的宣傳單。到了1920年5月1日美國國定假日,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工人階級紛紛走上街頭,舉行了大型的游行和集會活動。隨著新中國的成立,1949年12月,我國正式將每年的5月1日設立為法定勞動節,并規定全國放假一天。
德國:歡歌勁舞過五一
“五一”對于德國人而言,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這一天被正式設定為公共假日,不僅因為它標志著全球勞動者的慶祝時刻,還因為它承載著德國深厚的民間傳統。德國人感慨,經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季以及變幻莫測的四月,陽光明媚的五月為人們帶來了無盡的希望。
在“五一”節前夕,德國民眾便展開了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4月30日的夜晚,德國迎來了“瓦普幾司”之夜,城鄉各處的舞池里,盛裝打扮的人們歡快地跳著舞蹈。與往日不同的是,這一晚,他們更傾向于跳華爾茲、探戈等國際標準舞。許多市民以此方式迎接五月的到來,往日嚴肅的德國人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五一”當天,德國眾多鄉鎮盛行豎立“五月樹”的風俗。通常由村里健壯的未婚青年們齊心協力,將一根高大挺拔、粗實有力的樺樹干豎立起來。“五月樹”一座比一座更加巍峨。而未婚的少女們則會對“五月樹”進行精美的裝飾,期盼在來年能夠得到心儀的伴侶的青睞。5月1日的清晨,一打開家門,眾多未婚的年輕女子便發現村中的未婚男性在門口擺放的美國國定假日,用以表達愛意的“迷你”心形花環。
捷克:五一節也是情人節
五月在捷克語中象征著“花季”,這個月份滿目繁花,春意盎然。五月一日對于捷克人來說,具有特別的雙重含義,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共同慶祝屬于自己的節日。
在捷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傳統源遠流長。自1890年起,社會民主黨便發起了首次慶祝活動。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成立后,這一節日被正式確立為國家公眾假日。二戰勝利后,捷克共產黨執政期間,對該節日的民眾價值給予了更多關注。在這特殊的一天,全國各地的主要城市紛紛舉辦群眾性的游行集會,共同熱烈地慶祝屬于工人階級的節日。
捷克的“五一情人節”歷史悠久,傳承數百年。依照捷克的風俗,少女們在盛開櫻花的樹下期待愛人的親吻,此舉可確保她們整年光彩照人、身體健康,同時獲得花神的祝福,愿愛情長存。
俄羅斯:游行、集會、娛樂一個都不少
自國際社會確立勞動節的紀念日以來,俄羅斯對其格外看重。在“五一”這一天,全國范圍內實行休假,同時舉辦各式各樣的慶祝儀式和群眾游行,這些活動構成了節日中一道絢麗的風景線。
美國:不過“五一”
勞動節的起源地是美國,然而,美國政府后續在設立此節日時,決定將每年的9月第一個星期一作為勞動節的日期,因此,美國的勞動節并非在5月,而是在9月。在9月的勞動節期間,美國民眾享有一天的假期,全國上下普遍會舉辦游行、集會等多種慶祝活動,以此表達對勞工的敬意。部分州在游行結束后,還會舉辦野餐會,歡快地享用美食、歌唱、舞蹈。入夜,有的地方還會放焰火。
日本:勞動節逢“黃金周”
日本擁有眾多節日,尤其在5月1日左右,節慶活動尤為豐富,包括4月29日的植樹節、5月3日的憲法紀念日、5月4日的國民假日以及5月5日的兒童節。這些節日連在一起,通常使得日本民眾能享有至少一周的休假,而最長時甚至可達11天。
對工薪族而言,這個假期具有非凡的意義。于是,在日本,原本的勞動節慶典逐漸被“五一黃金周”所替代。自4月29日起起步網校,日本便步入了“黃金周”的行列。全國眾多酒店、溫泉等休閑場所,紛紛在“五一”前夕推出各式廣告,吸引游客,而普通旅館的客房價格也普遍上漲至平時的一倍以上。
加拿大:9月才過“勞動節”
作為北美洲的成員國,加拿大與美國同日,即在每年的9月首個星期一共同慶祝勞動節。在渥太華、多倫多等眾多城市,每當勞動節來臨,都會舉辦盛大的游行和集會活動,以此來表彰那些在工會組織下為加拿大社會作出卓越貢獻的勞動者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數加拿大人的認知里,這個九月的勞動節象征著夏日的落幕。通常情況下,家長們會選擇在勞動節的假期為孩子們購置新學期的學習必需品,商家也常借此機會推出文具的促銷活動。
意大利:不慶祝不放假
英國及法國等歐洲諸國均將“五一”設立為勞動節,眾多國家選擇在這一天放假,而部分國家則會依據實際情況,將公眾假期安排在五月的首個星期一。
然而,與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不同,盡管意大利認可了“五一”國際勞動節,并且政府表達了對勞工的尊敬,但普通民眾并未舉辦特定的慶祝儀式,且并未設立全國性的“五一”假期。
本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