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08 15:18:52作者:佚名
本報記者 朱大建 王偉 姚阿敏 沒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沒有一個孩子不想能夠進入附近一所建筑精美、品質優良、老師平易近人、快樂學習的學校。 但由于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多種原因,即使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同一區域內的區縣乃至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也存在客觀差異。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教育擺在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的首位,明確提出了九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下一階段教育科學發展的戰略目標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大力促進教育公平。 和任務。 在上海,政府部門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構建覆蓋每一個適齡兒童青少年的教育服務體系,大力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浦東新區基礎教育總量居全市各區縣之首,學生人數約占全市四分之一。 年底,我們的記者深入浦東的學校、街道、小鎮,真實感受到了將優質教育資源均衡輻射到每一個孩子的舉措。 其中,多層次、全方位加強城郊學校合作交流的“六大模式”,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也成為新區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取得實效的“秘訣”。
1工路改為附中
“失敗”以獲得聲譽
家住草路鎮工花路的盧偉和家住張塘村的朱小野每天步行10多分鐘到學校。 他們畢業于附近同一所小學,和許多其他同學一樣,考入了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附屬工路中學。
正在上初一的小朱說交大附中浦東實驗高中,他有時會和一些選擇去其他民辦初中或者浦東江邊學校的小學同學交往,但他還是覺得自己的學校不錯。 以學校氛圍為例。 ,明顯比其他學校好。 正在讀初二的小魯表示,至少學校周邊的居民已經充分認可了工路中學的初中。 學生們也覺得自己的學校不比別人差,學校也大力鼓勵大家參加中考。 然后去更好的實驗示范高中。
建于1944年的工路中學,由于種種原因,教育質量和聲譽一度陷入低谷。 2005年9月,浦東新區教育局引進優質大學資源,學校更名為第二工業大學附屬工路中學。 對于越來越受到周邊居民認可和喜歡的現狀,倪瑞明校長感慨萬千。 學校更名后,他從另一所學校調來任職。 沒想到,光是找校門口,他就花了兩個小時。 “應該說,我校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也抓住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機遇。” 倪校長表示,學校所在的草路地區正處于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 2000年,鞏魯鎮與古魯鎮合并成立草魯鎮,當時人口7萬多人。 最新人口普查顯示,草路鎮本地及外來人口約25萬。 大基地建成后,人口將增加十萬。 屆時,草路鎮人口預計將在35萬左右。 未來幾年,整個草路鎮將出現5至6所中學共同存在、共同發展的局面,這也將為工路中學的新跨越增添更多動力。
2 向外教尋求幫助
著力提高教師水平
有人說,教育是百年工程。 其實,老百姓心里有一個很強的平衡點,那就是看一所學校是否優質,并不是看校舍有多新、場地有多大、設備有多好。但首先要看學校老師的水平。
倪瑞明校長說,剛接手工路中學時,他就向老師們提出了要求:“學校雖然地處偏遠郊區,但老師們的思想不能‘遙遠’,視野不能‘遙遠’。 ”。 在他看來,鄉村教師缺乏的不是專業精神,而是缺乏發展的平臺和機會。 因此,工路中學開始利用第二工業大學的智力優勢,從大學聘請外籍教師到中學。 還邀請第二工業大學頂尖環保學院的專家教授來校拓展教師知識,指導師生。 相關研究課題。 “這幾年,我們沒有一個老師流失到其他學校,也從其他學校引進了很多骨干教師。教師素質的提高,自然會體現在招生質量上。比如, 2007年,該校本科錄取率僅為14%,今年已上升至70%。” 倪校長表示,錄取率是一所優質學校的重要方面,也是贏得社會聲譽的重要組成部分。
3浦南+湖東
辦好區級示范高中
2009年6月底,受浦東新區教育局委托,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任命胡杰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浦東實驗中學校長。 新學校是在原浦南中學和湖東中學的高中部合并的基礎上組建的。 區教育局給新任校長提出了“硬目標”,要求在委托管理第一期(四年)內將學校建設成為區級實驗示范高中。
“三年后,學校將升級為更高級別交大附中浦東實驗高中,我們在哪里尋找突破口?” 胡杰校長的做法是,首先要盡快提高教師素質。 他說:“我們在交大附中建立了教師學習培訓基地,每年組織教師到交大附中學習培訓。交大附中將還安排優秀、骨干教師擔任教師,全程指導。”
4 拜訪老師、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