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2 21:12:27作者:佚名
自新冠病毒傳入歐洲之后,眾多留學生因為擔憂安全而決定返回國內,在這趟極不尋常的返程過程中,他們各自經歷了什么,又有哪些想法和感受?
“回到國內,踏實、安心”
三月初,留學法國的小李手機一直響個不停,兩個星期前父母還叮囑她:“疫情厲害,不用急著回國”,可現在卻不停地催她趕緊返回國內。沒人料到,僅用幾天時間,歐洲疫情就變得非常讓人擔心,反觀中國疫情已被控制,成了“全球最安全”的地方。
經過反復考慮,小李決定3月15日動身返回祖國,整個行程過程比較平順,不過3月16日北京的天氣異常寒冷,旅途的疲憊加上輕微感冒,當天晚上小李就感到干咳不止,并且體溫略高,這讓她十分擔心,緊接著幾天,她的體溫始終維持在37度以上。她思緒紛亂起來,回想起在法國期間幾乎從不戴面罩法國留學生,頓時渾身濕透,"那時我確信自己已經生病了,內心十分恐懼,值得慶幸的是醫療工作者一直給予我鼓勵。"
三月二十五日,小李的體溫達到了三十七點三度,隨后被從隔離點送往小湯山醫院接受檢查。離開時,醫護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都對她溫和地表示,只需進行簡單檢查,不必過分擔憂,檢查結束后一切就會恢復正常,這些話語極大地緩解了情緒焦慮的她。
小湯山醫院醫護人員制作的小卡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那個時期新啟用的小湯山醫院主要用來安置境外來京或返京的人員,剛下車時,一條寫有“歡迎回家”的大幅標語就十分醒目,這讓心情不佳的小李頓時感動落淚,他感覺就像飛機降落時望見首都機場“北京”字樣的那種親切,內心充滿了歸屬感。入住病區后,小李經歷了兩次病毒檢測和一項胸腔內部掃描,她表示留學之路,住進病區反而不再恐懼了,相關工作人員經常借助視頻通話掌握她的身體情況,并且迅速告知她檢測的最終信息,這讓她覺得十分放心。
CT檢查和初次核酸檢測的結論,在晚間十一點才揭曉,醫生立刻將信息告知我,得知是陰性反應,我頓時感到安心,確實非常感激那些奮戰在醫療一線的工作人員的付出。
小李已經結束隔離回到住處,她談到,隔離期間最深刻的體會是“內心安穩”。她補充說:“感覺所有工作人員都是真心實意地照顧我、協助我,回到國內之后無論在哪里都很有安全感,身邊的工作人員如同家人一般,這種感受只有在祖國才能體會到。”
“工作人員很辛苦,盡量不給他們添麻煩”
小王作為留學生于三月十七日抵達北京,那時北京剛剛開始實施境外來京人員必須接受集中隔離的規定,各個隔離設施的準備和協調工作還很不充分,在機場和隔離設施之間運送隔離人員的車輛也很少,工作人員既要確保隔離人員得到妥善安排,又要應對機場轉運中轉站的催促,處境十分窘迫。
北京入境旅客轉運集散地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轉運團隊人員告知小王,他們為節省防護服,飲水極少,幾乎整天都不上廁所,加之防護服透氣性差,極為悶熱,致使他已丟棄多件被汗水浸透并染色的T恤。小王聞言內心十分難受,不停說道:“你們辛苦了”。新規剛推行時,不少從國外來京的人頗有微詞,盼著能在家自我隔離或住進選好的酒店,性子直爽的王幾乎和同乘者吵起來,他強調工作人員已經夠累了,不該再給他們添堵,配合防疫本是分內職責,連敢冒生命風險的人都沒喊累,我們有什么資格喊屈,回憶起那段事,王的聲音依然很沖。
境外進京人員在旅客轉運集散地進行信息登記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工作人員表現十分友善,面對那些給他們帶來麻煩的歸國人員,他們的應對方式同樣令人滿意。我既然決定返回國內,就必須遵守這里的防控措施,努力減少對國家的負擔。
和那個叫小王的人一起行動的小劉,也有同樣的體會。當小劉和負責防控疫情的人員打交道時,他總會打探他們的具體任務。“我們當時被關在的酒店里,防控人員輪流值班,每組要勞動五小時。防護服稍微穿上一會兒,全身就濕透了,五小時干下來,人真的累壞了,”小劉談到,“我離開隔離的地方時,真心實意地向每一位工作人員表達了謝意。”
“上了回國飛機,感受到中國防疫工作有多好”
小鄭在法國已經開始了實習工作,但她最終還是沒能說服父母,購買了3月21日的返程機票,決定提前回國,小鄭表示,在法國的那段時間里,她并沒有真正感受到疫情帶來的恐慌,她覺得身邊的人幾乎都不戴口罩,大家普遍認為這次的疫情和普通的大型流感差不多,她是在巴黎實施封鎖措施之后,才逐漸開始感到擔憂的,主要是擔心如果自己生病了,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無人照料,小鄭補充道。
小鄭搭乘的國航班機安全防范十分周全,客艙內的乘務人員全都戴著口罩和護目鏡,身穿防護衣,他們這種嚴謹的態度,讓人深切體會到我國抗擊疫情的成效顯著,通過觀察國航員工的工作狀態,我才切實意識到當前正面臨一場嚴峻的傳染病危機,這并非普通感冒,社會各界都在全力以赴地應對挑戰。
小鄭談到,一踏入機艙便油然而生一種被接納的體會,從登機開始就體會到關懷法國留學生,安檢程序以及后續的隔離措施都讓他感到有人在照料他,這與在法國時截然不同,當時他只能獨自照料自己,即便生病也無人問津,那種孤立無援的感受十分強烈。
許多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隔離時的感受基本一致。當然,受限于時間、人力和物資,部分隔離點的條件或許達不到部分國際學生的要求,希望同學們能主動與管理人員交流,理解他們的不易,支持防控措施,從這次事件中有所收獲。
這些經歷,令眾多歸國的學子們真切體會到,祖國強大是他們最堅實的依靠,正如“祖國與你共渡難關”的歡迎語,無論祖國面臨何種困境,只要學子們選擇歸來,祖國始終張開懷抱迎接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