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05 09:15:26作者:佚名
簡介
圣誕前夜,也就是12月24日,在許多信仰基督教的國家被視為圣誕節的前奏,不過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如今它已經演變成全球性的一個慶典。這個日子原本是用來裝飾圣誕樹的,但現在因為慶祝圣誕的活動常常提前啟動,比如在美國感恩節之后,很多圣誕樹會在圣誕節到來前好幾周就已經豎立起來了。
如今擴展開來平安夜已非僅指12月24日晚上,而是專指圣誕前夜,具體為12月24日一整天,不過通常節日的熱鬧氣氛在夜晚更容易被點燃,因此多數盛大的活動都安排在晚上舉行,所以人們習慣稱其為平安夜。這個時候,成千上萬的歐美民眾都會長途跋涉趕回家中與親人團聚。圣誕當晚不可或缺的慶祝環節就是聚會活動。
許多歐美家庭親人聚集在住所,共享美味晚餐,接著圍繞在熾熱的壁爐邊,演奏樂器,歌唱,暢談家庭歡樂時光;或者籌備一場新穎的化裝舞會,整夜狂歡慶祝圣誕夜,這是一個充滿喜悅、安寧、狂喜的團聚之夜,令人憧憬著圣誕節的來臨。相傳圣誕夜晚,圣誕老人會秘密為孩子們準備禮物,置于他們的長筒襪中。
由來
平安節的起源,同耶穌基督的降生存在關聯。據說耶穌誕生的那個夜晚,在荒野中看管羊群的牧人圣誕節英文怎么說,忽然聽見天上有聲音傳來,告知他們耶穌降生的訊息。依據《圣經》所述,耶穌降臨世間,目的是要成為人間的君主,所以天使便借助這些牧人,將消息告知更多的人群。隨后大家開始模仿天使的模樣,在平安夜時分四處宣告耶穌誕生的喜訊,這一行為最終演變成了后世所說的“傳報佳音”。
在基督教文化里,平安夜時刻,各家依照習俗都會設置一棵圣誕樹作為裝飾。那個晚上,全家人會在客廳里聚集,圍繞在圣誕樹周邊,合唱圣誕頌歌,彼此互贈禮物,交流日常中的悲歡離合,傳遞內心的美好祝愿和關愛,同時盼望新的一年能夠幸福安康。
很多基督徒習慣在平安夜參加午夜彌撒或者集體活動,一般都在全球的禮拜堂進行,目的是為了慶祝圣誕節的來臨。部分教會會在晚上更早些時候舉辦點燭儀式,活動中通常會有關于耶穌誕生的戲劇演出,并且會準備豐盛的晚餐。德國地區在平安夜有吃烤鯉魚的習俗。此外,平安夜也被看作是圣誕老人以及各地類似角色向乖巧孩子分發禮物的時候。
故事
1792年12月11日,約瑟夫·莫爾在奧地利薩爾茨堡降生,他是編織女工安娜·朔伊貝爾與當地駐軍一名步兵的非婚生子,其父因恐懼而潛逃。受洗儀式上,由于無人愿意擔任教父,最終請來薩爾茨堡一名叫約瑟夫·沃爾格穆特的劊子手充當這一角色。
莫爾為人寬厚,樂于幫助處境艱難者、經濟拮據者和兒童,然而他個人的坎坷經歷導致他屢遭排擠,直到1815年,莫爾才出任薩爾茨堡鄰近的奧伯恩多夫鎮的神職人員,在當地的集市上,他結識了來自鄰近阿恩斯多夫鎮的教師兼集市管理者弗蘭茨·克薩弗·格魯貝爾,從此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莫爾作詞與格魯貝爾譜曲的圣誕歌曲《平安夜》,首度于1818年12月24日在奧伯恩多夫鎮教堂演出,因管風琴遭老鼠啃噬損毀,故改用吉他作為臨時伴奏樂器這里有個情況,就是《平安夜》這首歌,幾乎在全球所有語言里都有翻譯版本,這首歌的原版是用德語寫成的,開篇是描述夜晚很安靜或者很寂靜,雖然安靜和寂靜這兩個詞跟“平安”不完全一樣,不過這首歌最早被引入中文時,就已經被稱作“平安夜”了
1914年12月24日,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各路軍兵突然終止了戰斗,他們通過無線電收聽到了奧地利歌者奧麗絲·舒曼演繹的《平安夜》。那個時刻,她的兩個兒子正分別于戰場聆聽母親的聲音,一個身處德軍挖掘的戰壕之中,另一個駐守在協約國軍隊的陣地前沿,他們無比期盼戰爭能夠迅速止息,得以返家與母親相見。《平安夜》體現了全球民眾對和平的期盼,這個節日里應當感念雙親。
這個節日晚上也被當作是那位帶來禮物的老人以及各地類似形象向乖巧孩子分發贈品的時刻。意大利人習慣在當天清晨拆開收到的禮物,英國、愛爾蘭、瑞典、丹麥、挪威、芬蘭、葡萄牙和波蘭的人們則通常選擇在圣誕前夜黃昏或者圣誕節清晨打開圣誕禮物。
德國多數地方,圣誕贈品于平安夜(德語)晚間送出。冰島圣誕節從平安夜下午六點起算,屆時會鳴教堂鐘,民眾與家人共進節慶晚餐,餐后便開啟禮物,同度夜晚時光。北美洲多數家庭在圣誕日清晨拆開禮物。離異家庭中,子女或許分開兩天,與父親或母親分別慶祝。西班牙的禮物要等到1月6日顯現日(Dí)的清晨才能打開,許多傳統圣誕故事都發生在平安夜晚上。
在日本,許多人同時崇敬神道教與佛教,圣誕慶典的宗教色彩并不濃厚,多數民眾并不特別關注這個節日的信仰內涵,或者平安夜的神圣意義。通常是年輕人受到商業宣傳的引導,把圣誕節看作是贈送禮物、舉辦狂歡活動或情人節活動的延續,年輕人傾向于組織聚會,情侶們常在圣誕夜共度時光、享用美食,因此餐廳和酒店的客流量遠超教堂的參與人數。
唱圣誕歌
每逢圣誕佳節,人們便會吟唱圣誕頌歌,這一習俗源遠流長;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范圍內已記錄在案的圣誕歌曲數量超過千首;其中,流傳時間較長的有五十余首,而最為人熟知的圣誕歌曲當屬《平安夜》;該曲目由六個段落構成,通常情況下,人們傳唱的是其中三個部分,即原作的第一、第二以及第六個段落;第一個段落的歌詞大意是:在這靜謐的圣誕夜晚,神圣的夜晚降臨!/萬物沉寂,/唯有至圣保持清醒。那位擁有卷曲頭發的慈愛孩子,請安歇,于那絢爛的靜謐里,請安歇,于那絢爛的靜謐里。最初稱作“平安夜”,曲名便隨之稱為《平安夜》,于是,圣誕之夜也就被稱作“平安夜”。
習俗
平安夜也被看作是短日。在英國,這一天和普通工作日差不多,有時銀行和貿易公司會把它當作短日,下午放假。
天主教圣誕慶典從圣誕前夜啟動。若當天恰逢周日,則啟動時間會相應調整。據傳,守夜儀式通常在二十四日清晨舉行。不過,午夜時分之前,不允許參與圣誕日的慶祝活動。
基督徒在平安夜時會參與子夜彌撒或聚會活動,這一習俗由來已久,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內舉行,用以宣告圣誕佳節的來臨。部分教會會在夜晚較早時段舉辦燭光儀式,儀式中會演出耶穌誕生的故事,同時人們還會共進豐盛晚餐,餐中主菜多選用火雞或火腿,而在德國則流行烹制燒鯉魚作為傳統佳肴。
平安夜期間,中國人有互贈蘋果的習俗,蘋果的“蘋”字與“平安”的“平”字發音相同,所以吃蘋果象征著祈求平安。
籌備一場新穎獨特的化裝舞會,徹夜狂歡慶祝圣誕夜,這既是充滿喜悅的歡樂夜晚,也是溫馨和睦的團聚時刻。
家人歡聚一堂。數以萬計的歐美人士長途跋涉回到住處與親人相見。圣誕前夜不可或缺的活動是舉辦派對或者集體集會。許多歐美家庭成員聚集在住所之內,享用美味可口的晚餐,接著圍繞在熾熱的壁爐邊,彈奏樂器放聲歌唱,彼此暢談家常。
把一單單五顏六色的襪子懸掛在臥室上方。相傳平安夜的時分,圣誕的圣父會乘坐馴鹿拉的雪橇,裝滿禮物去拜訪那些一年中行為端正的孩童,他會偷偷地經由煙囪進入家中,把禮物放進掛好的襪子里。因此孩子們總會把一單單五顏六色的襪子懸掛在臥室上方,并在襪子旁邊置放一杯溫熱的牛奶供辛勞的圣誕老人解乏,同時留一份厚禮給自己。
平安夜當天,家庭成員們聚集在客廳,大家會圍著圣誕樹齊聲歌唱圣誕歌曲,彼此互贈禮物,并且交流一整年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傳遞內心的美好祝愿與關愛。當晚,常常能看到一些佩戴童裝的小男孩或小女孩,手持詩篇,背著吉他圣誕節英文怎么說,逐戶地彈唱著報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