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6 17:07:22作者:佚名
九月十二日,在北京首鋼園,舉行了《北京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報告(2025)》的發布活動。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擔任資深專家委員的朱民,這位曾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的學者,在一場重要發言中談到,由特朗普引發的動蕩顯著提升了全球的不確定程度,我們必須認識到當前正經歷深刻變革的時期,這并非一個尋常的經濟環境,社會、政治等其他層面的影響日益突出,構成主要威脅,因此,沿用舊有的經濟學理論已不再適用,需要更新認知框架,洞察世界結構演變的長遠性、復雜性及起伏不定,進而明確自身的發展路徑,為資產管理領域探索前進方向。
北京資產管理協會會長兼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高向陽就報告的制定緣由、主要結構、重要信息以及行業發展動向等進行了全面闡釋。高向陽指出,資產管理行業是滿足眾多投資者資產增值要求、支持實體經濟融資活動的重要渠道,屬于我國現代金融體系的關鍵構成部分。現階段,國內資產管理行業正處在提升發展質量的關鍵時期,北京作為全國金融中心,其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情況、創新活動與未來趨勢,不僅與北京市經濟的高質量進步緊密相關,更對全國資產管理行業具有顯著的預示作用。借助這份文件,可以全面梳理當前發展狀況,深入分析行業格局,總結首都獨特優勢,并展望后續走向2025年個人總結,為市場相關方及社會各界呈現一份嚴謹、中立且富有參考意義的資料。
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負責人、普益標準專業委員會主任翟立宏在點評報告時談到,北京作為國家金融核心區域,資產管理行業一直依靠政策突破推動發展,堅持服務民眾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投資者、產業經濟、資產管理領域相互促進、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之際,金融高質量發展進入關鍵階段,此時推出《北京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報告(2025)》十分適時。該報告運用嚴謹、深入且富有遠見的研究方法,系統性地回顧了北京資產管理行業的現狀,并對未來發展路徑進行了全面闡述。它不僅憑借完備的資料和透徹的動向研究,明確展示了北京區域資產管理領域的體量與構造特征,還從環境布局、開拓動力以及服務能力等不同角度進行了深度解讀,為我們認識行業當前狀況、預判后續走向奠定了關鍵依據。
該報告指出,2024年,國內資產管理行業整體態勢保持穩定,管理總資產規模為165點四五萬億元,自2019年起,年均復合增速為7點45%,不同業務板塊發展步伐存在差異,整體布局在持續調整中逐步完善。
北京地區的資產管理行業具備顯著的集中特征和穩定的發展態勢。到2024年底,北京境內所有資產管理主體的資產支配總額已經達到49萬億元,占全國資產管理總量的比例約為30%,有力地突顯了該區域在中國資產管理格局中的關鍵角色。北京市聚集了三千三百多家不同類型的資產管理公司,這些公司涵蓋了全國約三分之一的銀行理財子公司,還包括了約二分之一的保險資產管理機構,以及約四分之一的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它們都分布在這座城市。
前景如何,這份報告全面分析經濟形勢、管理措施以及科技革新等各個方面,歸納出北京投資管理領域將出現的七個主要走向。行業將始終圍繞國家戰略,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節能、養老服務等關鍵領域的資金投入,同時兼顧數字經濟發展;自身將積極推動轉型,不再單純追求擴張速度2025年個人總結,而是注重提升經營效能,將研究能力、技術運用和風險控制作為核心優勢;業務將更加專注根本,以客戶實際需要為導向,促進產品呈現多樣化、定制化特點;市場結構將逐步調整,大型機構將拓展綜合服務,特色機構將深耕專業領域,外資機構將更好地融入本土市場;監管機制將不斷健全,朝著更加深入、協作、智能的路徑前進,為行業穩健運行提供保障;對外合作與區域聯動將進入新階段,北京金融管理行業將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跨境資本運作、全球資產配置等方面承擔更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