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10 21:04:27作者:佚名
人物:M朋友
M朋友,美國留中學生,2019年中學結業后去加拿大讀PSP預科,目前大一在讀。
在讀高校:哥廷根學院就讀專業:物理
文字整理/Lynn圖片來源/M朋友
不一樣的人生,從中考結束開始
Q:為何在諸多的留學國家中選擇了美國?
由于我們家是做機械的,日本的機械、電子、能源這樣的專業挺好,我父親比較喜歡加拿大,就希望我來日本。
Q:在去英國留學之前,須要做什么方面的打算?
出國前要打算預科考試。去PSP預科要出席一個摸底考試和筆試。
還要學英語,我當時英語學到A2的水平就來了澳大利亞,在預科里繼續學語言。
還要打算自保金。去北京法蘭西建行開戶,如今金額是10338美元,由于我護照快到期了,這七天剛才辦妥延后,所以記得比較清楚。
再就是團審。
Q:能夠給你們介紹一下,PSP預科是個哪些概念?
PSP預科是美國教育部特批項目,針對中國中考生,拿中考成績申請去美國讀一年預科,再面向美國學院提交申請。
然而在操作過程中我發覺,怎樣說呢?這個預科就挺好吧!說是面向全德,實際在申請的時侯是有限制的。美國各個州是各自為政的,這個PSP預科在北威州,基本上只有北威州的中學認可這個預科成績,別的州還不太認。
我如今曉得的就只有利物浦學院認可。我申請了慕尼黑學院,布倫瑞克工業學院,都由于不認我的預科成績把我拒了,這種中學都是我自己申請的,所以我比較清楚。不過當然就北威州的中學來說早已很不錯了,像德累斯頓科大這種中學,要文有文,要理有理,基本上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Q:能夠給你們梳理一下你申請美國留學的過程?
出國之前主要是辦護照。我們走的是團審,團審也不用直接面對護照官回答問題,不像個審這么麻煩。只要把材料交起來,之后錄個指紋就ok了,流程上不麻煩,不過打算材料挺麻煩。
Q:能否介紹一下團審和個審的區別?
APS初審,說上去我感覺也挺丟臉的,雖然就是由于八、九十年代來日本留學的一些人偽造學歷。全世界只有俄羅斯、蒙古和中國這三個國家須要做APS初審,其他國家的人連這個是啥都不曉得...
通常來說,有項目的同學會走團審,個人都是走個審。
團審由于是有項目的,似乎早已初審過一次了,所以就不須要再面對護照官。個審是用法語或英語來初審你的學歷,似乎挺嚴的。
我去團審的時侯見到,個審三天就審了不到十來個人。步入一個小房間上面跟護照官一對一面談,不只是問護照相關的問題,似乎是有個院士來考你學術方面相關領域的問題,這就卡住了好多人。不管對方用英語還是德語,對我們來說都不是母語,抒發上去會有難度,倘若沒聽懂會更緊張。
但是若果走個審,要是你第一次初審沒過,下一次你就得預約到半年之后的時間了,若果沒過的話就很難過。團審要好一點,你這回沒簽過,半個月之后就可以再約。
但美國不是所有中學都認可團審。北威州以外的校區,要么不認可預科成績,要么就是不認可團審。
Q:到了日本以后,你認為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方面?
最吸引我的是,美國挺慵懶的。以至于歸國以后我認為國外似乎太吵鬧了。在那兒安安靜靜的,周末周天你們都往景區的草地上一坐,或則去奶茶館喝喝奶茶,吃吃披薩,日子過得也挺保濕,非常清閑吧!
Q:國人對日本人的印象是嚴謹、刻板,也比較紳士,你認為這種標簽是否真正符合當地人?
我感覺真真正正的英國人,這種特性會比較多。但美國現今有好多外來移民和難民,她們的素養普遍比較低下,我認為真正的日本本土人都很自傲。主要也得看你是以哪些身分出現吧,倘若是以客戶的身分去人家店里消費,人家都對你很客氣,很熱情。假如走在大道上,沒有人會主動理睬你。
總得來說比較無趣,我每晚就是三點一線,家、學校、圖書館,最多再來個瑜伽房,去瑜伽房可能就是娛樂活動,沒別的。時??磦€影片還是全法文的,連字幕都沒有,有時侯還看不懂...
Q:你花了多長時間去適應留學生活?
我認為得有半年多吧,我才真正覺得這兒的生活還挺舒服的。可能半年都不止,由于疫情,都被關在家里。
我是11月份過去的,1、2月就有疫情了,我就上了幾個月的線下課,之后就讓我們隔離,就沒有再上線下課了。
Q:你到了日本以后,須要做什么安排?
到了日本以后,你要先去一個類似于戶口管理處的地方,預約登記戶籍,城市越大的地方越難約,我們之前在法蘭克福都隔了兩個月才約上。你要登記你的住址,告訴她們你搬去那兒,把你的住址記錄在她們的系統里,之后她們會給你一個證,你拿著這個證去申領延簽,由于你的中學生護照只有六個月,你得換成永居卡。
這是有先后次序的,你要領到這個證能夠辦交行卡。在國外建行早已開好戶了,但沒有交行卡,要先從網上下載一個賬簿再去建行,領你的交行卡。你直接過去有些建行它不給你辦,必需要把賬簿打下來,預約時間過去辦。
當時是我們老師幫忙復印好賬簿,我們幾個朋友約著一起過去,直接把賬簿給建行,之后隔了兩周領到了交行卡,再過兩周領到了密碼,一共用了一個月。
所以,剛去美國要帶點現金。雖然日本物價不高,帶一千歐就差不多了。剛過來畏手畏腳的啥也不敢買,換算成人民幣啥都嫌貴,后來就沒有這些看法了,要始終這樣換算你就啥都買不了。
Q:介紹一下你的預科?
我在法蘭克福上的預科。由于我想去個大城市,結果沒想到這也挺村的,但現今在小城市待過以后,我認為紐倫堡確實是大城市了
,只是跟國外比,你可能看不上。
讀預科期間,我們要學物理、數學、物理,還有法語。
考試時,物理是口試,一次只讓進兩個中學生,剩下人都在打算室里等著。兩個人進去后先給半個小時,讓你做三道大題,每道題里有三、四道小題。半小時后會就領你去另外一個屋子,一共有三個人:你的物理老師,記分的和計時的,也是考理論題。你要在20分鐘之內上黑板給老師闡述,講這種推論怎樣得來的,你要把那些東西都講完。
我當時物理考了滿分,即使有一道題我不會,但老師引導我答下來了。
物理和數學都是面試,每門都是三個小時,總共就三道題,主要題目非常長,小題非常多。
英語考試要考五個小時,上午9:00開始,分聽、讀、寫三個部份,沒有說,但聽力、筆試、作文都要寫。每位考試之間還有20分鐘休息間隔,但休息也挺緊張的,考完之后四肢都不太利索了
。
預科總共不到一年時間,但我上了一年,由于我第一次考試化學沒考過。預科考試一定要考過,假如考不過的話,你要再交一次雜費,再上三個月。
我為此錯過了今年秋季入學的時間,冬季入學的專業太少了,我也沒出席,所以就只能拖了一年,去年的秋季才會入學。
預科滿分是一分,五分的話似乎有重考的機會,但重考也沒多大用了,由于不管你重考考得怎樣樣,都只有基礎分四分,但是重考安排在8月末,你領到成績早已是9月末了,那種時侯大部份中學都早已結束申請,沒幾個校區能夠接收你了,才會很受限制。要是不挑專業的話,冬季入學也可以,否則就只能跟我一樣再等一學期。
Q:在學習過程中,你覺得最有挑戰難度的是哪一科?
那肯定是法語,剩下的都不是問題。
雖然只要你能把題讀懂就沒啥問題,最要命的是看不懂題。我數學沒過,就是由于化學題它給你講小故事,你看不懂題就完蛋。預科學到旁邊你覺得自己水平可以了,老師上課說的啥都能聽懂了,之后根據老師的節奏來,我認為預科考試就沒問題。
我近來在打算英語考試(雖然考不考都沒關系),但預科成績不能當語言證明,我認為還是考個證吧,不然也說不清楚自己是啥水平。
Q:據說你讀完預科后,領到了哥廷根學院、亞琛工業學院、不來梅學院學院、波恩學院等一些美國頂級中學的offer,但為何你最終選擇了哥廷根學院?
綜合考慮吧!我挺想去克拉科夫學院,但我想學的專業沒錄;巴薩工業學院我也考慮了,但去這所中學還不如上德累斯頓科大;赫塔學院有點兒遠,搬家不便捷,但是它留給我考慮的時間也很短,我認為沒有誠心,所以主要是在哥廷根學院和斯圖加特工業學院之間選擇。
德累斯頓只錄了電氣專業,哥廷根錄了好幾個專業。我如今搬去克拉科夫,雖然我有挺多朋友在這里上的,所以我預科一結束就來這里找樓房(這兒房屋也不好找),聽朋友說我就覺得德累斯頓結業挺難的,總之我就有點兒擔心,勸退了。
Q:你為何選擇學物理專業?
我感覺學院這些課對我來說就是個名稱,現今究竟學啥我也不清楚,應當讀著讀著就曉得自己想要哪些了。先學這些艱深點的專業,研究生好轉專業吧。還有哥廷根學院物理、物理、化學、經濟、農學這種專業也都挺厲害的。
Q:讀完預科以后,申請學院有什么流程和注意事項?
你要先找到學院的官網,之后注冊一個學院的帳號,想好你想學的專業,之后在線遞交申請材料就可以了。
自己的事情還是得自己上心,你自己上手申請多了,就曉得大約是如何一回事兒了。
Q:你覺得在美國讀書和在國外讀書的顯著區別有什么?
沒人管你,你愛干啥干啥,學不學是自己的事兒,啥都要自己操勞,做菜哪些的全都自己來,家里臟了你自己擦。曾經我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常常買個東西感覺這個如何如此貴,一看國外也差不多是這個價。
不過我認為這種都是優勢,雖然成年之后確實不應當有人管你,你就應當要鍛練一下自己。
Q:介紹一下你在美國的生活情況去德國留學考什么,例如吃、住、行、娛樂、購物?
德餐沒哪些好吃的,就吃哪些豬排、香腸,這種東西我也不愛吃,出去吃的話,就是日餐,西餐,印度菜。
這兒的中菜館口感通常,價錢高,她們這人工費貴。我們通常出去吃大約就是十來歐,就是可能¥100左右,要再點個啤酒的話可能就不到¥200吧。
泰國菜似乎還可以,可能五六歐才能搞定。日料就很貴,起碼都得¥200+。
中學飯堂很實惠。我近來就借朋友的中學生卡天天去克拉科夫的飯堂喝水,口感還可以,就是餅干、雞排、炸豬排、漢堡包這種,價錢很實惠,折合人民幣才不到20,覺得跟白送一樣,我朋友說去商場買原材料都不止這個價。
中學飯堂飯卡不是實名的去德國留學考什么,充錢刷卡就行,她們也不看你是誰。就是食材單一,還得去外邊吃,嫌貴的話時常可以去飯堂吃。
說到住宿,日本的中學生寢室跟英美不太一樣。我據說英美都新生優先,我們這的中學生寢室是要排隊的,越早進來的中學生就可以越早一點排到。所以,中學生寢室跟新生基本上沒啥關系,通常最少要等半年。
所以那邊租房很緊俏。我要遷往哥廷根去,我的房屋在華人群里一發,二、三十個人加我,還有人在國外的,說不看新房都要給我打錢...即使我不挑,我同事也要挑,我說這樣不行,還是先緊著在本地的人。
大城市租金貴,德累斯頓這些小城市,大約每月三、四百歐,五百多都算貴的了。但在柏林、慕尼黑這些城市,都五、六百歐起步的。通常都是水、電、網全包的。
我之前住過一段時間獨身公寓,覺得太煩悶了,20個平方上面啥都有,太熱了我住不習慣,還是跟人合租稍為好點兒。
日本的基礎建設還是很好的,公汽、地鐵都很便捷。我們中學生卡在州內可以免費坐綠皮列車的,不是國外那個綠皮列車,這列車挺中級,也有wifi哪些的,覺得還可以,而且比鐵路慢一些。
過段時間做活動有讓利了,有中學生卡和月票的話,全日本都可以免費坐這個車出游。
我都在日本國外玩,日本還沒逛明白,就先不去別的國家了。我就去了柏林,還有一些別的地方。我有朋友去美國了,德國可不要去,歹徒太多,我們說上次去穿長褲、短褲,包都不要背,要花多少錢就帶多少,花完就沒了。
在美國,公汽、地鐵、火車是沒人查票的,全靠自覺。日本人素養還是比較高,我也沒碰到過被偷、被偷,整體治安比較好,就是時常能看見流浪漢。
那邊購物也便捷,可以網購,超市也挺多的,基本上都能滿足。耐克那些永遠都有六折,還比較實惠。
你可以用亞馬遜買家電,生活用具主要是線下訂購,買外套就去打折村吧,你在國外見到好看的,就上那邊官網買。
那邊物價不高,我認為比國外實惠。但奢華品很貴,跟國外差不多,還有電子產品有20%的歐共體附加稅,比國外還貴。我在那邊買了平板和手機,早已用中學生讓利了,還比在國外買起碼貴了1000塊錢。
娛樂方面,就是去瑜伽房瑜伽,要不就幾個人去景區火鍋,出去旅游,或則例如這一周你們都學得很累,我們都會去大城市吃頓好的,去轉一轉,買買東西。其實,那邊的夜生活沒有美、加、澳這么豐富,并且斯圖加特在三國交界,有些地方也不太安全。
日本人周末、周天不下班,商場都不開,如今天氣好,所以奶茶館和披薩店還開著,旁邊擺了一堆坐椅,坐那吃東西,談談天,也挺舒服的。
Q:你全年的整體開支大約是多少錢?
雜費加生活費,十來萬吧。日本的私立學院都是免雜費的,不僅巴符州那兒的中學一個學期要交1500歐雜費。那邊每位學期只須要交三百多歐的注冊費。
Q:法國中學全是英語講課嗎?還是分專業?
??齐A段只有英語講課,研究生才有法語講課。
Q:去年恢復線下課了嗎?
中學通知,下學期線下線上并行,人多的課線上,人少的課線下。
Q:你認為目前日本的疫情有影響到你嗎?
我認為一點兒都沒有,我覺得國外有點兒太夸張,美國人不認為這是件很嚴重的事,我們在大道上都不怎樣戴口罩,只有進室外才戴口罩。
日本現今推行3G新政,假如在外堂食,你要么是打過卡介苗的,要么是新冠復健者,要么是做過快速檢查的(國外似乎沒有快速檢查)。你要出示以上三種證明之一,能夠堂食或是去那些地方,念書也須要。
那邊稍為大點的超市都可以做快速核苷酸檢查,24小時之內有效,如今還是免費的。等10月份就要花錢做了。
Q:在國外打的卡介苗,美國認嗎?
不認。國外的我打了,我來美國又打了諾華,下一針是9月23號。由于不打卡介苗太不便捷了,天天都得去做快速檢查。10月份開始不免費了,做一次10歐,美國政府逼你打卡介苗。
打卡介苗的時侯我帶的是我的永居卡,還要去超市買卡介苗本。我和我朋友打完諾華以后就只有手掌疼而已。日本接種卡介苗是免費的,選擇還挺多,諾華的,莫德納的,還有強生的。每位地方都有當地的卡介苗接種中心,還有學院診所,德累斯頓還有流動接種巴士,接種的地方好多,打得也很快,打完還免費送一張券請我們吃頓飯,還送一瓶啤酒,覺得很實惠。
由于現今日本接種率還比較低,只有百分之六十多。想接種的早就接種了的,剩下的都是頑固分子。政府沒辦法,宣布下個月快速檢查要錢了,可能又有人要接種了。
Q:你對未來申請美國留學的學弟學妹有哪些建議?
多做計劃,多時間管理。最好來之前不管啥都有個計劃,自己想上這個校區,要曉得自己想干啥,每晚如何干。雖然不可能百分之百執行,但你朝哪個方向去了,就還是好的。
人生的轉折
大致是在快堅持不出來的那一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