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2 17:05:12作者:佚名
依照傳統(tǒng)風俗觀念生日那天媽媽給了身體當禮物,四十歲以前慶祝生日稱為“過生”,超過這個年齡則叫做“做壽”。關(guān)于生日習俗的形成過程,大家一直看法不一。早在先秦時期的《禮記、內(nèi)則》文獻里就有所描述:“孩子出生:男孩在家門左側(cè)置弓,女孩在家門右側(cè)掛手帕。”自那以后,每逢這個日子,大家都會擺設(shè)酒席來表示慶祝,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慶生”。究竟人們?yōu)楹我獞c生呢?其中一種解釋是:為了表達對生命綿長和家族昌盛的期盼。根據(jù)《漢書·盧綰傳》所述,盧綰之父與漢高祖劉邦之父為鄰,情同手足,二人的配偶在相同日辰各誕下一子生日那天媽媽給了身體當禮物,同鄉(xiāng)們聞訊特備賀禮前往道賀,所謂“重賀”之日,或即兩嬰初臨人世之期,亦即后世稱作生辰之另一含義:對孕育之母表達謝忱。常言道:孩子誕辰,亦是母親艱辛之日。脫離十月孕育不談,每當一個新生命降臨人世,孩子的母親就要承受難以想象的身心煎熬,所以民間流傳著一種觀點,認為慶祝生辰的真正含義在于“哀悼父母,為我辛苦勞作”,“劬”表示勞碌、艱辛,人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紀念母親生產(chǎn)時的劇痛,感受父母養(yǎng)育的艱難。歷史文獻表明,唐太宗以及五代時期的后漢高祖都反對舉行壽辰慶典,生日原本只是紀念性質(zhì)的活動,不過現(xiàn)在每年慶祝生日的風氣已開始在江南一些地方悄然蔓延。另一種解釋:祈求平安遠離災(zāi)禍,這種觀點來自一個民間故事:從前有個少年,家中十分貧困,僅與一位年滿七十的老母親相依為命。曾經(jīng),少年染上了一種來歷不明的重病,家中沒有足夠的錢來治療,在他生命垂危之時,有個人向他透露了一個辦法,說在某個月份的某一天,八仙會途經(jīng)這個地方,可以準備些酒水來祈求他們的相助,少年按照這個方法去做,真的遇到了八仙,并且治好了那怪病,在分別的時候,八仙告訴他,這一天是他重獲新生的日子,從今往后每年這天都要慶祝,這樣就能活得長久。事情一經(jīng)散播,慶祝壽辰設(shè)宴款待便慢慢演變成當?shù)氐娘L尚,并且不斷擴散。盡管這僅是民間故事,卻間接反映了多數(shù)人對生辰抱有的希冀,即希望消除災(zāi)禍、祛除病痛,并祈盼新的一年能夠安然無恙。毋庸置疑,壽誕始終與個體生命歷程緊密相連,它既記錄了生命伊始時的啼哭,也銘刻了時光荏苒所留下的印記,每個人對于自己的生辰都懷有獨特的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