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9 15:25:41作者:佚名
19.充分發揮校園網、廣播電視臺、校報雜志、電子屏、兩微一終端、公告牌等宣傳渠道的教育功能,健全審批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防范。學校媒體,建立網絡管理隊伍。
充分利用校園網站、校報、校報小程序、官方微信、嗶哩嗶哩官方賬號、央視賬號、抖音賬號等校內各種宣傳媒體。 充分發揮校園網絡、廣播電視臺、校報雜志、電子屏、兩微一終端、公告欄等宣傳渠道的教育功能。 修訂網站建設管理辦法、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事件報告處理流程、新聞宣傳工作流程、電子顯示屏播放申請、禮堂場地租賃須知、戶外公共區域展板擺放申請等,制定微信公眾號管理辦法、境外宣傳辦公室建設方案,完善輿情應急處置和聯動機制,規范公共視聽載體審批和監管,規劃“政策收編發”流程。 實施“校慶三年計劃”影響力提升工程,更深層次、更扎實地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以“幸福之花”為核心品牌形象,不斷探索整合機制,規劃“采編”流程和整合辦公空間,逐步建立“中央廚房”式內容生產機制,積極打造形成“大宣傳”格局。 全面啟動“官網+”和校報改版工作,開發校報小程序系統和學校手機客戶端,新開通華東師范大學賬號和央視賬號,定期維護抖音賬號基礎。 通過精準措施,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方式的融合和互通,打造矩陣式的傳播業態,滿足不同年齡段受眾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優化宣傳效果。
截至2019年12月華師大網絡教育學院,華東師范大學官方主頁閱讀量達1025萬次; 新聞聯播閱讀量742萬次,為2018年全年的155%; 官方微信閱讀量達493.3萬次,為2018年全年的123%,平均瀏覽量超過1萬次。 6月23日晚發布的招生宣傳視頻點擊量超過10萬; 抖音瀏覽量已達2300萬次。 科技賦能內容生產,全年共提供30場直播,圓滿完成國慶歌曲音樂會、閱兵、主題晚會、新年音樂會等重大活動的全球視頻傳播。
2019年,華東師范大學官方網站、官方微信榮獲上海市優秀網站稱號。 大夏通訊社被上海校媒授予“五星級校園媒體”榮譽,并榮獲“十年同行獎”。 紀錄片《大學英雄》榮獲第九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獎紀錄片類一等獎; 專題片《與時俱進》入圍教育部相關工作委員會“讀懂中國”主題《我和我的祖國》榮獲優秀微視頻獎。
學校全媒體矩陣
在學校中、英、法文官方網站和校報上推出專題、專欄和專版報道。 相關報道也在官方微博、微博及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等平臺發布,并依托“大夏之聲”、華東師大青年微信學生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加大了對校園教師的策劃報道著力打造華東師范大學青年新媒體陣,全面統籌中國夢教育的思想引領和優質宣傳內容。 產品研發和實際運營依托“兩微一端”系統上線,充分挖掘數據信息和視覺元素,以數據新聞、視覺新聞的形式及時發布活動預告和精彩點評,顯著提升宣傳效果和影響力。做好校園文化思想建設。 帶領。 推進線下文明志愿者隊伍網絡建設,建立基層新媒體宣傳矩陣。 此外,有線電視臺與新聞辦合作建立大型活動直播機制。 畢業典禮、校慶日、校園主題日、各類論壇等各類大型活動的全網絡視頻直播受到廣泛關注。
創新共青團媒體平臺,加強網絡思想政治引導。 以網絡共青團建設為契機,推進共青團綜合媒體建設。 除了原有的“兩微一終端”外,我們還開通了華東師大青年號和抖音-華東師大青年號,以更多元化的方式融合和引領年輕人; 借助“青少年網絡輿情研究實驗室”和宣傳骨干培訓課程,通過線上互動和線下培訓華師大網絡教育學院,推動網絡文明志愿者隊伍建設。 結合5月4日、國慶節、12月9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微信、微博、H5頁面等形式開展生動的主題教育。 同時,積極向各大媒體提供青春素材,配合學校和市團委的宣傳工作。 以“青少年研究中心”為基礎,成立工作小組,負責“上海學聯校園團”公眾號“校園團研究”版塊的制作。 共制作、編輯8期,擴大共青團理論研究成果在上海高校的影響力。
完善校園媒體審批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防范措施。 完成教育部、上海市教委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檢查。 教育部、上海市委網信辦等通報的安全漏洞已全部整改。 開展重要時間點的互聯網準入管控、電子屏巡檢值班、網上直播管控。 修訂《華東師范大學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和《華東師范大學網絡安全事件報告處理流程》,落實校內應急響應和處置工作。 進一步規范學校電子屏幕和公共視聽載體的審批和監管機制。 不斷更新全校網絡安全負責人信息,完善將二級網絡建設納入部門考核體系的指標,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全校網絡建設健康有序發展。二級單位。 開展高危網絡安全漏洞排查盤查,對全校網站進行漏洞掃描。 若網站檢測到高危漏洞,檢測報告將反饋至各二級單位完成整改。 開展分級防護工作,發現單位信息系統安全風險和缺陷,提高信息系統信息安全防護能力,降低系統遭受各類攻擊的風險。
第二屆信息服務沙龍
組建網絡管理團隊。 建立健全二級單位網絡帶頭人、網絡安全專家、網絡評論員隊伍,提高我校網絡隊伍整體水平,加快我校網絡文化整體建設。 組織開展全校在職員工網絡安全培訓和網絡安全員網絡安全專題培訓,實現學校年度網絡安全培訓目標每人4課時的全覆蓋,進一步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提高網絡安全水平保證能力。 2019年獲批市教委網絡文化研究實驗室建設項目,參加市教委網絡文化工作室培訓班等各類市級培訓。 組織人員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考察調研,參加同濟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網上研討會,組織領導相關網絡安全專家研討會,交流網絡運營經驗并探討了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的推進路徑。 此外,我們還與師范學院研究生黨支部、軟件工程學院博源學生團隊、智慧創意媒體實驗室學生共同組建了網絡思政、網絡技術和新媒體開發團隊。傳播學院團隊、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團隊。 持續推進在線教育。
宣傳部綜合媒體平臺學生記者隊2019年總結暨表彰大會舉行
支持材料:
1.華東師范大學新聞中心
2.華東師范大學官方微信
3.華東師范大學公眾號
4、為師生服務如雨,默默解決問題——信息服務沙龍孟憲成書院專場
五、加強與院系師生聯系,推動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信息治理辦公室黨支部舉辦本學期第二次信息服務沙龍
六、宣傳部綜合媒體平臺學生記者隊2019年度總結暨表彰大會舉行
7.人民網丨全國大學生創意媒體融合作品大賽結果揭曉留學之路,獲獎名單來了
20、建立學校新聞發言人制度,加強學校對外信息管理。 做好突發事件和新聞應對工作,及時整改和反饋媒體監督和輿情。
完善新聞發布工作機制,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 圍繞主題宣傳和學校中心工作,結合校內外媒體資源,實現“校外宣傳天天有”。 2019年,華東師范大學在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發布新聞1972條,比去年增加1.6倍; 首頁、新聞聯播、微信等新聞閱讀量3542萬次,比去年增長1.5倍。 推出“幸福花”表情包、視頻等,點擊量超40萬。 榮獲高校好新聞獎一等獎、中國大學生電視獎紀錄片類一等獎、2019教育政務新媒體年度案例、上海市優秀網站等9項榮譽。 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建校68周年等重要時間點,按照安排教育部、上海市教育衛生黨委,今年校報先后開設了《慶賀新中國》“七十周年”欄目《奮斗照亮青春》; 為《青春歌唱祖國》、《我和我的祖國》策劃組織多場快閃歌唱、航拍活動; 撰寫并提交《華東師范大學與上海:致敬歷史與展望》《明天》《華東師范大學建校68年,秉承教育初心,描繪人才培養“標準形象”》 ; 圍繞“青春告白祖國”主題,我們挖掘素材、拍攝并提交了《阿拉善大漠中的華東師范大學師生》《植樹機器人》人體區測試》《來自不同國家的70面校園旗幟》名額同時提高! 北起山東,西至海南,東至重慶,“一起過生日”等“國慶”主題新聞,上述重點策劃內容被中央和地方媒體廣泛報道,充分激發師生校友的愛黨愛國熱情。 報國之愛和志向。 4月16日,《光明日報》報道《環保課上的思想政治味道》; 5月21日晚,專題報道《華東師范大學思想政治課用真理育人》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
新聞聯播報道《華東師范大學思想政治課用真理育人心》
建立并實施網絡信息安全管理長效工作機制。 按照“誰主管、誰運行、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在學校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加強與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管理辦公室的協作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制度和工作機制。 按照上級要求,結合學校情況,加強學校網絡安全規章制度建設,實行二級網站定期備案制度,拓展安全工作的廣度和深度。 對學校交通進行24小時審計,及時整理、報告、修復發現的攻擊和安全漏洞。 升級下一代防火墻和Web應用防火墻,并在閔行園區數據中心新機房環境中重新部署應用。 加強信息系統(網站)清查整頓。 開展學校信息系統(網站)專項檢查整改工作,梳理學校信息系統(網站)名單,進一步摸清我校信息系統(網站)底線,形成開放白名單服務。 對存在安全漏洞的信息系統(網站)及時關閉或限制對外網絡服務,督促、協助安全責任單位整改安全漏洞。 穩步推進關鍵信息系統(網站)網絡安全等級保護。 完成學校門戶、科研管理制度、本科招生制度、研究生招生制度三級等級保障的年度復檢和整改加固工作。 完成公共數據庫系統、開放教育學院必修課程系統、論文系統、在線教育管理系統、在線教育門戶、選修課程系統的中學成績保障評估和整改加固工作。 加強信息系統(網站)主動安全檢測和強化數據安全防護,加強對重要信息系統運行環境的安全掃描和監控。
做好突發事件和新聞應對工作,及時整改和反饋媒體監督和輿論。 實現輿情監測常態化,新增“清博輿情大數據分析”軟件,運用多套軟件全面加強網上輿情監測。 2019年共處理校內外輿情事件121起,其中重大輿情事件10起,其中大部分輿情發現后,經國家網信辦和有關部門協調妥善解決。部門和部委。 進一步規范網絡輿情應對處理流程,完善輿情應急處置機制; 組織輿情應對培訓分享會,提高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的輿情應對和協同處置能力,健全輿情聯動機制。 加強輿情研究和服務能力,編制2019年熱點輿情案例數據庫,完成《2019年學校輿情分析報告》; 完成教育部輿情機制單位申請,積極參加市教委組織的相關業務培訓; 成功申報市教委網絡輿情研究項目“高校教師網絡輿情工作示范中心”,探索研究高校教師輿情特征及響應機制。
華東師范大學舉辦2020年宣傳員網上系列培訓
支持材料:
1、華東師范大學舉辦2020年宣傳員網絡系列培訓——讓互聯網成為網絡宣傳工作“最大增量”
二、端正創新、擔當使命,建設高素質宣傳思想工作隊伍——教育學院2019年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召開
三、華東師范大學將愛國主義融入主題教育
4、央視“硬核”! 華東師范大學黑科技在沙漠無人區植樹!
5、上央視!全國推介活動本周在華東師范大學拉開帷幕
6. 牛! 華東師范大學三名師生受邀來京參加會議并上《新聞聯播》專題報道
7、打造體育強國!一個月內央視白巖松兩次采訪華東師范大學專家
8.華東師范大學上《新聞聯播》!刷屏的背后是真理教化人的力量
9. 我在灘涂、可口可樂公司和發電廠上課。 華東師范大學的這門課程受到光明日報的好評!
10、央視專題聚焦:回憶!華東師范大學首任院士的傳奇一生
11、這就是青春的力量!華東師范大學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媒體盛贊。
12、華東師范大學帥哥榮獲國家獎,還上人民日報專題!來認識一下這么厲害的人
21.依托易班等在線教育平臺開發在線教育產品,開展在線思想文化建設和在線文明素養教育。 做好黨報黨刊訂閱和各大媒體進校園工作。
推進易班建設,開發在線教育產品。 為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融合,“因勢利導”開展網上思想政治教育,學校教育工程部積極加強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和政治工作載體,推進教育工程部網站、華東師范大學學工在線微信公眾號建設,以學校微信企業號為載體,開發完善樂學云課堂等“小程序”與華東師范大學輔導員合作,通過運營團隊建設、校本項目開發、線上線下融合等方式,不斷挖掘“易班網”的優勢,以育人,用大學生喜歡的表達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教育工作不斷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樂學云課堂”推動信息技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如今,華東師范大學學生工網絡微信公眾號日益成為師范大學校園引領學生成長、記錄大學生活、呈現校園文化、報道學生作品的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校園新媒體; 樂學云課堂在“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育教學活動管理及校園講座的發布與管理受到越來越多師生的歡迎;易班工作站、易班工作輔導員也榮獲獎項在上海市和教育部評選中,葉林娟輔導員榮獲“全國十佳易班輔導員”稱號。
豐富在線教育平臺,緊跟媒體發展趨勢。 兩年來,學校各部門密切配合,通過“大俠之聲”、華東師大青少年微信公眾號等學生新媒體平臺積極開展在線教育,服務師生,豐富線上教學教育內容,開展文化建設和素養教育。 新開通華東師范大學賬號和央視賬號,并定期維護抖音賬號。 開通華東師大青年號、抖音華東師大青年號,以更多元化的方式融合和引領青年; 結合5月4日、國慶、1月9日等重要時間節點,依托微信、微博、H5頁面等形式開展生動主題教育。 以“青少年研究中心”為基礎,成立工作小組,負責“上海學聯校園團”公眾號“校園團研究”版塊的制作。 共制作、編輯8期,擴大共青團理論研究成果在上海高校的影響力。
開展網絡思想文化建設和網絡文明素養教育。 開展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第二屆上海網絡文化節等作品征集,立足優秀網絡文化,打造華東師范大學特色網絡文化項目,依托華東師范大學舉辦創意寫作大賽。中文系和傳播學院。 、全國大學生創意媒體融合作品大賽等活動,多措并舉增強網絡思想宣傳的號召力、網絡文化建設的引領力、網絡文化項目的影響力。 疫情防控期間,大夏書院學生積極參與上海高校師生“守護你,我的愛全世界”主題原創網絡文化作品征集。 他們圍繞抗擊疫情主題,參與網絡文化創作,形成了團結抗疫的網絡正能量。 我校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上榮獲優秀組織獎。 音頻作品《不忘初心,愛行千里》榮獲音頻類一等獎。
傳播學院劉賽航榮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音頻類一等獎
積極與校外媒體合作開展校內活動。 圍繞“青春告白祖國”主題,挖掘資料、拍攝并提交《華東師范大學師生在阿拉善沙漠無人區測試“植樹機器人”》和《70面校園旗幟》北起山東,西至海南,東至重慶,各地同時掀起“一起過生日”等“國慶”主題新聞!受到中央和地方媒體廣泛報道,充分激發了廣大師生、校友的愛黨愛國熱情和報國志氣。 4月16日,《光明日報》報道了《思想政治的味道》。環保課”;5月21日晚,央視新聞聯播《華東師范大學思想政治課以真理育人》專題報道。
新聞聯播報道《華東師范大學思想政治課用真理育人心》
黨報黨刊訂閱定額已按質按量完成。 學校每年撥專款用于黨報黨刊的訂閱。 2019年、2020年,我們每年訂閱10余類黨報期刊,還完成了《中國教育報》、《東方教育時報》、《新民周刊》、《新民晚報》、《青年報》以及《瞭望》、《半月談》和《半月談》(內版)、《時事信息手冊》、《宣傳通訊》等報刊訂閱任務。
支持材料:
1、華東師范大學官網、官方微信被評為上海市優秀網站
2、“守護你我愛你全世界”——大夏學子抗疫主題原創網絡文化作品展
3、央視“硬核”! 華東師范大學黑科技在沙漠無人區植樹!
4、上央視!全國推介活動本周在華東師范大學拉開帷幕
5. 牛! 華東師范大學三名師生受邀來京參加會議并上《新聞聯播》專題報道
6、打造體育強國!一個月內央視白巖松兩次采訪華東師范大學專家
7.華東師范大學上《新聞聯播》!刷屏的背后是真理教化人的力量
8. 我在灘涂、可口可樂公司和發電廠上課。 華東師范大學的這門課程受到光明日報的好評!
9、央視專題聚焦:回憶!華東師范大學首任院士的傳奇人生
10、這就是青春的力量!華東師范大學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媒體盛贊
11、華東師范大學帥哥榮獲國家獎,還上人民日報專題!來認識一下這么厲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