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01 10:08:07作者:佚名
美國馬薩諸塞州哈佛大學校園。 新華社發
“沒有國際學生,哈佛不再是哈佛”
近期,美國聯邦政府拒絕哈佛大學錄取海外學生的決定不斷受到關注。5月2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突然取消哈佛大學“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項目”的資格,禁止這所大學接納來自海外的學生,并責令已經入學的國際學生轉學到其他學校,否則將無法繼續保留合法的留學生身份。
美國安全部負責人諾姆表示,這個動作是對國內所有大學及研究單位的警示,吸納外國學子是一種特殊待遇,并不是必然的權益,因為哈佛高校多次觸犯美國聯邦法規,這項特殊待遇已被取消,決定自2025至2026學年開端實施。哈佛大學2025級離校生里,那些在本學期結束前修滿所有學分的外國學生可以順利獲得學位,而那些還有課程未修完的外國學生,則必須轉到別的學校繼續學習,不然會失去在美國合法停留的身份。
哈佛大學從不示弱。該校在5月23日發起訴訟,指責美國政府“公然違背”憲法和聯邦法律。據美國媒體報道,聯邦政府向哈佛大學下達“國際招生限制”,是近期強硬限制多所高校的最新舉措,這將損害美國的吸引力,促使人才加速流向海外。
消息公布后,我們立刻收到了哈佛大學校長的電子信函,內心深受觸動。信中措辭有力,明確反對限制外國學生的政策,并且已經正式提起了法律訴訟。校長保證,哈佛大學將竭盡所能,維護所有受波及的師生權益。學校強調,如果沒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哈佛大學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義。
剛要離開哈佛大學讀書的瑞典籍學生里奧·耶登表示:把留學生當作交易的物件,這種做法十分冷酷無情。
5月29日,依據當地時間,美國聯邦地區法官艾莉森·伯勒斯透露,將對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學錄取海外學生的政策實施無期限的暫停措施,并指令各方維持當前狀態,確保哈佛大學可以繼續招收持簽證的外國學生,不過美國政府正持續向哈佛大學施加壓力
實際上,自今年一月起,美國政府已向數所美國大學施加壓力,表示若學校不修改相關措施,將可能遭到資金削減,三月間,哥倫比亞大學四億美元聯邦資助被取消哈佛大學簡介,康奈爾大學與西北大學等高校的聯邦資助亦遭凍結,并接受相關審查。
哈佛大學統計顯示,到2023年秋季,該校學生中外國學生比例超過四分之一,中國學生占外國學生總數的五分之一左右,目前,哈佛共招收了六千八百多名外國學生和學者,他們分別來自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多數人在攻讀研究生學位。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指出,特朗普政府針對教育領域實施了一系列強硬手段,造成科研經費大幅下降、簽證政策頻繁變動以及學術干預持續加劇,正逐步削弱美國高校和研究機構對全球人才的吸引力。根據英國“找到博士項目”網站的數據,今年4月,人們查詢美國博士學位的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了四成,歐洲學生申請美國博士學位的熱情降低了一半。《日本經濟新聞》網上的文章指出,世界各國的杰出人士曾經對美國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美國政府現在正想辦法阻止這種情況繼續發生。
受美國政府針對哈佛大學的限制措施所波及,世界各國的高等學府近日開始向該校學生發出入學邀請。
英國媒體披露,巴黎歐洲高等商學院負責人近期透露貝語網校,大約一百所法國大學及頂尖高等專業學院正在商議采取統一行動,支援那些已在美國或計劃赴美的國際學生哈佛大學簡介,巴黎歐洲高等商學院對無法進入美國高校的學生表示熱烈歡迎,并正考慮將通常五月到期的入學申請截止日延后,目的是給學生更多時間提交申請材料。德國、新加坡也分別推出接收哈佛學生計劃。
美國聯邦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引發美國科學界的“寒潮”。美國《科學》雜志稱,政府2026財年預算草案導致科研經費大幅縮水,其中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撥款將銳減37%,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投入將腰斬過半,同時企圖砍掉大部分氣候生態研究資金,并大幅壓縮美國航天局的科研開支,甚至取消了部分太空探測計劃。
美國《華盛頓郵報》在社論里提到,政府動用行政手段參與高校招生,這等于把教育弄成政治化,非常違背美國高等教育一直保持的獨立精神,這種行為正在毀掉美國學術自由的基礎,同時也在損害美國作為世界學術核心的地位。
當前法庭的判決雖暫時緩和了局面,不過其中仍存在諸多變數,林安表示。他在哈佛大學求學期間,涉獵了眾多嶄新學科,拓展了更為開闊的視野。他曾在課堂上向同窗闡釋本國文明,在校園內參與論壇活動,這些經歷都成為他珍貴的海外學習記憶。
李歐從哈佛大學完成學業回到國內任職,他表達觀點稱,希望學生們和家長們能夠冷靜觀察情況,不必過度焦慮,因為哈佛大學作為美國高等教育的標桿性機構,極有可能采取有力措施,以維護教育公正,并保障國際學生的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