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22 15:03:37作者:佚名
中國新聞網五月二十三日訊(甘甜)廿二日,美國當局再度對哈佛學院動用強硬手段。
當天,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宣布,終止哈佛大學享有的學生與交流學者項目資格,禁止該校接納外國學生。
該聲明指出,依照此項決議,哈佛大學將停止接納海外學子,同時要求在學的外籍人士必須轉至其他院校,否則將無法維持其合法的留學生資格。
哈佛學院緊接著表明立場貝語網校,指責美利堅合眾國取消該校接納海外學子資格的舉措“不合法”,這所大學將著力保持招收海外學子及訪問學者的權利。
近期,哈佛大學與美政府間的沖突不斷激化,從抵制整改到對簿公堂,原因何在?這場學術界的風波,又將帶來哪些后果?
美政府遭批:“扼殺學術實力”
哈佛是北美歷史最為悠久、財富最為雄厚的學府之一。美國政府近期的強硬表態,明顯反映了美國教育界與當局之間矛盾沖突的顯著激化。
一些美國媒體表示,美國政府這一行為,顯著削弱了哈佛大學吸引世界各地杰出人才的水平,也損害了它的學術水平。
根據官方資料統計,哈佛大學招收的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共計來自140多個不同的國家跟地區,到2023年秋季學期為止,這些國際生在全校學生中所占比例已經超過四分之一。
哈佛大學相關學者因此表示憂慮,美國當局所推行的那些做法“在所有方面都十分糟糕”,倘若該政策真的付諸實施,“大量科研場所恐怕會變得杳無人跡”。
被逼到了墻角,哈佛大學還能挺多久?
《紐約時報》據消息人士透露,哈佛大學隨后或將堅持對抗,對美國當局再度提起法律訴訟。
斗爭升級,哈佛不斷反擊
最近一段時間,哈佛大學同美國政府之間的矛盾,可以說不斷升級。
三月份末期,負責應對仇視猶太行為的合作團體透露,他們計劃檢視劃撥給哈佛大學及相關單位的將近九十億美元國家財政款項。
四月份十一日那天美國哈佛大學圖片,一些來自特朗普政府的工作人員給哈佛大學方面發了一封信函,信中提出希望這所高校能夠實施重要的管理調整和部門整合,如果對方不采納這個建議,那么聯邦政府撥付給學校的款項就有可能被暫停發放。
這一請求,哈佛大學堅決未予同意,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位哈佛校友也公開表態,呼吁其他院校能夠參照哈佛的做法。
四月份十四號,當時的美國政府公布決定,要把給這所學校的全部二十二億美元長期資金凍結起來,同時,六千萬美元的長期合約款項也一并暫停支付。
四月份的二十一日,哈佛大學采取了對抗措施,向特朗普當局提交了法律訴訟,指責其企圖借助凍結聯邦財政撥款的方式,干預哈佛大學在學術方面的自主選擇。
哈佛大學校長加伯在公開表態時明確表示強烈不滿,指出美國政府企圖進行史無前例的非法干預,這種做法十分過分。
五月五日,美國教育部負責人麥克馬洪透露,哈佛大學沒有依照先前聯邦當局所提條件實施變革,因此當局將不再給予該校新的財政支持。
五月中旬,特朗普當局進一步表明,將在已暫停的向哈佛高等院校提供的二十二億美元長期資助上,額外撤回四億五千萬美元的款項。隨后,哈佛高等院校向司法部門遞交了新的法律訴求。
國際學生成“籌碼”,美國高校何去何從?
事實上,受到美國政府“重點關注”的,不僅僅是哈佛大學。
當前巴以交戰期間,美國不少大學院校發生了一系列聲援巴勒斯坦的集會,由此引來了社會各界對校園內存在仇視猶太人的現象的關切。
特朗普當局借“仇視猶太人”的指責作為借口,對數十所高等學府施壓:一方面發出要調查的警告,另一方面中斷了對部分學校的財政支持,其中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西北大學以及普林斯頓大學等都遭遇了波及。
三月十日,美國教育部同時通知了美國六十所大學,若這些學校不遵循聯邦反歧視法,極有可能面臨懲罰措施。
哥倫比亞大學曾經暫時同意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幾項調整方案,比如在校園范圍內禁止佩戴口罩的規定,以及授權安保人員實施逮捕的權力。不過美國哈佛大學圖片,這所大學在隨后的公開聲明中明確指出,自身作為學術機構的自主權不會被讓步。
現在,美國政府又一次針對哈佛大學采取行動,并且明確表示,這一舉動意在向全國所有大學及學術組織發出警示。
接下來,這些美國高校是會繼續抗爭,還是選擇屈服?
多方角逐之中,全球學子最終淪為“工具”,身處對前景的困惑與不安,奧地利哈佛學子莫爾登坦言,過去數月他在美國目睹了此情此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