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18 21:04:26作者:佚名
原創 Uni- 留意風向標
QS歐洲大學排名
根據意大利《24小時太陽報》與意大利《晚郵報》網站最新消息,并參考QS排名網站等資料。QS首次專門針對歐洲大學進行排名發布。有4所意大利大學位列前100名之中,米蘭理工大學排名第47位。此次排名囊括了來自42個國家的688所大學,其中包括土耳其、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格魯吉亞等國家,除了歐洲國家之外。
米蘭理工大學在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上與全球排名相同,是意大利頂尖的高等學府,領先于羅馬智慧大學,后者位列全球第65位,博洛尼亞大學則排在第78位,帕多瓦大學位列第89位,都靈理工大學排名第112位,共有51所意大利高校躋身綜合排名榜單。
英國牛津大學位列第一留學之路,劍橋大學緊隨其后,倫敦帝國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分別位列第三和第四,此外,還有八所英國高校躋身全球前二十強。還有瑞士的大學,其中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此項排名中位列第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此項排名中位列第九,另外有德國的三所大學,荷蘭的兩所大學,以及法國的一所大學(巴黎科學與文學大學)也參與其中。
在科研成果方面,意大利有25所高校躋身單領域百強行列,該數據使意大利在歐洲獨占鰲頭。歐洲其他國家沒有如此多的大學進入該排名,意大利共有25所高校上榜法國大學專業排名,其中兩所位列前20,分別是巴里理工大學排名第13,都靈大學排名第17,這個數量幾乎是法國和德國總和的兩倍,德法兩國合計僅有13所高校進入前100名這個結果并不出乎意料,因為意大利的科研人員一直以來都精于在預算緊張的環境下獲得更多成就。意大利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僅占其經濟總量的1.5%,相比之下,法國的這一比例是2.2%(法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意大利的1.5倍),德國則達到3.1%(其經濟規模超過意大利的兩倍)。然而,數量并非完全等同于品質:部分意大利學者因追求發表文章或受"墮落"影響,不得不頻繁提交研究論文。所以,在學術成果的影響力方面,即以專業期刊的引用頻次作為標準,仍有顯著的進步空間。
該校多項考核獲得良好表現法國大學專業排名,米蘭理工大學校友在雇主評價中位列第20,在學術評價中位列第29,羅馬智慧大學學術評價居第17,博洛尼亞大學學術評價居第18
學生流動情況的數據,是看參與海外交流項目且在國外高校修讀滿一個學期的注冊生占全部學生的比例。威尼斯大學此項排名歐洲第四,米蘭圣心大學位列第六,博爾扎諾大學排第十五,米蘭理工大學則處在第二十位。
意大利高校對海外學子而言,米蘭理工大學、錫耶納大學以及米蘭圣心大學頗具號召力,它們分別位列第34位、第44位和第48位。
長遠的平衡發展始終備受關注,意大利帕多瓦大學在這方面成果顯著。
意大利教育中心根據有關資料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