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06 16:04:52作者:佚名
為了便于大家查閱,新東方的編輯團隊特地為大家整理了日本留學相關資料:其中涵蓋了早稻田大學的詳細介紹以及官方網站鏈接,內容豐富,包括但不限于院校概述、入學要求、獎學金申請流程以及校園環境等,旨在為大家提供有益的參考信息。
早稻田大學,亦稱早大,成立于1882年,位于東京都新宿區,是一所私立高等教育機構。該校秉承“學術自主、學術應用、培育典范公民”的校訓,與慶應大學齊名,被譽為“日本私立兩大巨頭”。東京專門學校由大隈重信所創辦,后來在1901年更名為早稻田大學,并在此期間設立了專科部和大學部;1949年的教育體制改革使得早稻田大學轉變為新制大學;而到了2004年,學校又增設了國際教養院。
1學校簡介
早稻田大學,這個名字洋溢著濃郁的鄉村風情,它是日本最為知名的學府之一。1882年,在“學問獨立”的口號中,其前身東京專門學校在東京郊外的稻田中誕生。歷經125年的風雨洗禮,早稻田大學已蛻變為一所完備的綜合性高等學府。
早稻田大學擁有五個校區,它們分別是位于東京市中心西北部新宿附近的西早稻田校區(即本部)、戶山校區、北九州校區、大久保校區,以及位于所澤的校區,該校區距離主校區約30公里。這些校區不僅環境優美,建筑密集,而且教學設施完備,體育活動設施也相當完善。大隈重信作為創始人,將“學術自主”、“知識實踐”和“培育楷模國民”確立為辦學宗旨,他倡導學術自由討論起步網校,弘揚獨立研究的理念,致力于培育既具備實用知識又能在國際舞臺上發揮重要作用的人才。
2歷史沿革
1881年,因政變被迫辭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職務的大隈重信,創建了東京專門學校。這所學校設有政治經濟學科、法學科、理學科以及英學科。
1893:文學專業開辦了研究生課程。
1900:用剛創立的國外留學基金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次送教員去歐美留學。
1902年,一座新的大學圖書館建成,標志著大學規模的進一步擴張。同年9月2日,該大學獲得批準進行改制,并正式更名為早稻田大學。學校設有政治經濟學院、法學院以及文學院,此外還擁有7個專科教育和一個獨立的研究生院。
1905:開辦了中國清朝留學生部(1910年結束)。
1911:開辦理工學部。
1939:導入男女生同校制。
1945年,天皇贈品紀念會堂、大隈講堂員工俱樂部、第一高中大樓以及理工研究實驗室遭受空襲,不幸被大火焚毀。戰后,重建與修繕工作隨即展開。
1963:設置國際部。
1973:廢除了政治經濟學,法學和商學院的夜校。
1991:人間科學研究生院成立。
1997年,依托于社會科學院和系統科學院的堅實基礎,亞洲太平洋研究中心正式宣告成立。
2004年,學院成立了國際學院,并增設了政治經濟學系下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科;同時,還創立了早稻田法務研究生院以及金融會計研究生院。
2007年,對第一、第二文學系進行了重組,分別更名為文學構想學系和文學系;同時,理工學系也進行了調整,分為基干理工學系、創造理工學系和先進理工學系。值此125周年校慶之際,早稻田大學在1882年10月21日以“東京專門學校”的名稱正式成立。在此之前,早稻田地區的機構被稱為“早稻田學校”,而戶冢地區的機構則稱作“戶冢學校”。在1892年人們開始稱它為「早稻田學校」。
3學校排名
擔任日本首相校友人數居日本高校第二。
戰后擔任日本兩院的議員的校友人數居日本高校第二。
戰后取得大律師資格的校友人數居日本高校第三。
國內高校排名
全球高校網(4ICU)國家高校排名 第3名
本當に強い大學(株式會社東洋経済新報社公布) 第5名
該機構評定的危險大學和消失中的大學(針對高中入學難度進行的分析)與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知名高校同屬頂級SA等級。
朝日新聞發布的論文數量統計顯示,在2005至2009年這段時間里,早稻田大學排名第三。
全球排名
《亞洲周刊》跨學科專業大學排名 第29名
擔任世界500強企業CEO校友人數 全球第4名(2010)
社會科學大類
役に立つ大學ランキング 第1名
自然科學大類
役に立つ大學ランキング 第2名
國內MBA排名
全球教育商學院排名網國家商學院排名 第2名
《亞洲周刊》第2名
第2名
Eduni MBA 第2名
CPA 第2名
全球商學院(MBA)排名 第32名
工程學大類
QS 第6名
建筑學
朝日新聞 第2名
4辦學條件
院系設置
學校設有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機構。本科教育涵蓋政治經濟學、法學、文學、文化設想、商學、教育學、社會科學日本早稻田大學,以及基礎理工、前沿理工、創新理工、人文科學、體育科學、國際教育等共計13個學科領域。研究生教育則包括政治學、經濟學、法學、文學、商學等12個研究學科。早稻田大學擁有豐富的附屬機構,包括圖書館、戲劇博物館(館內收藏了數量眾多、歷史悠久的浮世繪作品)、舍津八一紀念博物館、產業經營研究所、比較法學研究所、系統科學研究所、鑄物研究所、大學史編纂所、環境保護研究中心以及電子計算機研究室等。此外,學校還設有早稻田大學高等學院、早稻田專門學校、早稻田實業學校和早稻田中、高等學校等附屬學校。
圖書館
早稻田大學以中央圖書館為中樞,圖書館總數達到了30座。截至2012年3月,藏書量已超過百萬冊,期刊種類達到53623種。2011年的總借閱人次達到了相當可觀的數字。這所大學不僅藏書豐富,還配備了龐大且先進的圖書管理系統,使得各個領域的學術信息都能實現便捷的在線檢索。并且,早稻田大學的圖書目錄數據庫已被全球最大的圖書目錄使用機構OCLC(總部設于美國)采納,該數據庫可供全球各地的科研人員共同使用。
與眾多同類圖書館不同,早稻田大學圖書館幸運地避開了東京大空襲的破壞,因而館內匯聚了眾多關于戰前日本歷史與文學的珍貴資料。這些資料中,部分僅存于早大圖書館,別無他處可尋(即便是國立國會図書館也未曾備有副本)。這些資料中,包括兩件國寶和五套重要文化財產,共計187件。這些珍貴藏品涵蓋了宗祇等人的連歌手稿、日本法系統建立的資料、江戶末期出版的日本語書籍、早期近代日本的社會統計數據、野口一太郎捐贈的清代文學原著,以及下村正太郎捐贈的明史抄本等多種文獻。
辦學規模
早稻田大學在亞洲眾多高校中,堪稱國際化程度極高的學府之一。該校圖書館設施在日本首屈一指。此外,其留學生人數在2011年便已領跑日本各大學。學校致力于全面教育,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傳統優勢學科方面,政治經濟學等文科領域尤為突出。而該校畢業生在企業中的滿意度,長期穩居日本各高校之首。
除了在國際政治領域備受關注的影響力,早稻田大學在科技領域同樣擁有廣泛的國際聲望。1922年11月,愛因斯坦曾蒞臨該校,并在校園中央的大隈銅像前進行了露天演講。到了2005年,比爾蓋茨也蒞臨早大,發表了演講,并參與了微軟研究院與理工學術院合作項目的啟動儀式。
早稻田大學不僅是21個大學國際性協會的創始成員,而且也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的一員。它和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院校一樣,都是日本文部科學省計劃中的參與高校。此外,早稻田大學還得到了文部科學省對RU11重點支持高校的特別關注。該機構在教學與科研領域均享有全球盛譽,尤其在政治學、經濟學、法學、商學、機器人技術、建筑學、生理學、運動科學、計算機科學、微電子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理論、人工智能、模糊識別、新聞傳播學、文學、戲劇表演以及太平洋研究等多個學科和領域中展現出顯著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