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22 10:05:10作者:佚名
一年砸40萬留學英國,讀完九成留學生被迫回國。
短平快的一年制碩士確實誘人,文憑夠硬開銷夠狠。
沖著教育金字招牌去的值,指望移民定居的趁早醒醒。
倫敦房租單間月耗八千起,非倫敦地區能省三成。
課堂氣氛緊張得如同緊繃的高壓鍋,將原本兩年的課程濃縮至短短52周內完成,而熬夜在圖書館的學子們更是隨處可見。
牛津與劍橋的學術資源堪稱一流,無可挑剔;在金融時報上刊載的案例,每隔一周就會成為課堂上的討論焦點。
金融城實習機會鑲著金邊,可惜簽證卡得死緊。
去年PSW簽證期限延長至兩年,然而投行前臺崗位依舊對求職者有本地工作經驗的高要求,挑選時顯得頗為挑剔。
食物是留學生的集體槽點,炸魚薯條連吃三天就反胃。
中餐館人均150還吃不到地道水煮魚。
確實,博物館和美術館的免費入場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福利,而周末乘坐歐洲之星列車,便能輕松游覽盧浮宮。
留英就業早不是砸錢能解決的事。
投資銀行的管理培訓生職位明顯傾向于優先考慮本國學生,而四大會計事務所提供的職位名額仿佛是施舍一般稀少。
身邊讀金融管理的,十個有七個在畢業禮前就訂好了回國機票。
國內的人力資源部門對于英國學歷尤為青睞,尤其是商科領域的碩士學位英國大學排名2014,他們的簡歷在篩選過程中甚至比北美留學生的更容易通過。
英國課堂的案例教學夠實戰,小組作業能吵到凌晨三點。
練出來的不只是英語,是跟各國同學拍桌子爭資源的本事。
金融城實習過三個月,寫進簡歷馬上被國內券商高看一眼。
沖著學術跳板去的不虧,但得做好一年花光一輛寶馬的準備。
指望靠留學換護照的,不如直接申加拿大。
值不值全看你要什么。
要鍍金學歷快進快出英國大學排名2014,曼大商學院夠用了。
想搞學術深造的,牛劍圖書館古籍夠啃十年。
非倫敦地區租房的起步價也要達到五千元,而超市里的牛肉價格相較于國內確實便宜了三成。
身邊的朋友們要么選擇了留英深造,要么是與當地人結為連理,亦或是那些計算機專業的博士畢業生,他們紛紛進入了研究所工作。
普通商科生?
回國秋招季投出百份簡歷才是常態。
不過25歲手持碩士學歷卷秋招,確實比國內讀研的省兩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