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1 16:10:53作者:佚名
?先生明德首先提出并回答了自己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標題——捐100萬考南京大學: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猶豫了很久留學之路,我決定寫點東西:因為高考馬上就要到了!
哪怕只是為了在這個世界留下一些旅途的痕跡……
今天的主角是——南京大學!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網上找到了一份判決書點招,《黃健龍受賄案二審刑事判決書》(案號:(2014)蘇刑二終字第0003號)。 這里面隱藏著一些讓我震驚得說不出來的東西。 言語的真實性。
黃建龍二審請求書一開始就明確表示,其收受吳某某向南京大學捐贈以獲得“特招”名額,行賄金額為100萬元。
黃建龍兒子未達到南京大學錄取分數線:
那么,它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呢? 請看當事人“吳某某”的證言筆錄:
這里提供了兩個關鍵線索(非常重要,在下面很有用):
一、可以通過捐贈的方式考入南京大學,捐贈金額最低為100萬元;
其次,通過一個名為“趙小亭基金”的賬戶進行捐款。
我們先順著線索走。
現場招聘的名額如何獲得? 答案是:捐100萬,獲得名譽理事身份,同時獲得一個護理錄取名額(即招聘名額)。
當我繼續讀判決書時,我發現原來學校校長的話還是打了折扣:
不僅如此,本次招聘名額到期后將失效:
我突然感興趣了,“技巧”到底是什么?
百度百科上有相關解釋:一看,恍然大悟,原來是“校董指標”,選擇性計劃! (注意下面紅字:教育部明令禁止招生,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南京大學好像是部屬大學吧?)
出現上述“截止日期”的根本原因是學校教授、領導的子女不可能每年都參加高考,所以這個指標溢出了……
那么,點移動的得分線是多少呢? 答:如果你達到最低要求(第二行——15分),你就可以985考入南京大學!
那么,這個比例是多少呢?
答案是:5%!
然而點招,2013年5月15日,江蘇省發布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意見,這個5%的比例被降低到1%!
對于定向招生,南京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龔芳表示:
“分數比金錢更公平,而金錢比與銀行家或領導者的簡單關系更公平。” (最后一句話)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出價最高者得之!
畢竟2013年高考剛結束,天涯上就出現了一個帖子:招聘費從2011年的100萬元漲到了200萬元(真實性有待檢驗)……
至此,我們已經基本弄清楚了第一條線索,是時候回過頭來看看第二條線索了。
什么是“趙小亭基金”?
答:全稱是“江蘇元盛趙小婷愛心基金”,成立于2010年8月8日。
其成立初衷是為了紀念兩次到貧困山區支教的江蘇如皋21歲女大學生趙小婷。 她在教學期間不幸去世。
那么問題來了,這個基金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是:1、救助在志愿服務過程中遭遇意外的青年志愿者; 2、資助貧困地區建設“希望小學”; 3、獎勵和幫助如皋市青年志愿者。 (見上面的報告)
我們后來才知道這個故事。 該基金成立僅一年時,就以自己的名義向南京大學捐贈了100萬元。 目的就是為黃健龍兒子爭取南京大學的“招生名額”!
這么搞笑的事情還真的發生了。 如果趙小挺知道了,他會作何感想?
當我在這里尋找的時候,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南京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嗎?
我決定去看看它的官網:哇,找到了它的2011年度發展報告!
翻開第43頁,南京大學特別致謝的單位和個人中出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江蘇元盛趙小婷基金!
對組織和個人的致謝清單總共四頁:
我一一數了數,總共是:179個。
我決定再查一個數字,就是2011年南京大學錄取的學生總數,哦,3600人!
如果還有朋友還記得前面提到的5%點擊率,那么現在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候了:
3600*5%=180!
179 VS 180? ? ?
大家驚訝嗎? 令人驚訝嗎?
我們根據點擊招聘比例計算的人數實際上與南京大學特別感謝的捐贈單位和個人的總數基本吻合!
來,我給大家講一個黑色幽默:
早在2010年,就有人在網上詢問南京大學能否以130萬元申請頂線招聘?
學校招生辦的回答很給力:我們學校沒有專門招生!
另一位朋友好奇,這是你唯一確鑿的證據嗎?
答案是不!
另一起案件在《高志云受賄罪一審刑事判決書》(案號:(2018)蘇1182行初81號)中明確記載:
這里的彭是句容市原副市長彭良浩。
雖然我在微博上看到彭家人為彭辯護,但彭本人也承認女兒花了100萬元考入南京大學的事實。
到這里,討論完畢!
我是一個出身貧寒的孩子,通過高考改變了我的命運。 于是,猶豫、掙扎了很久之后,我決定寫下這段話:
或許,這只是八九年前的過去; 但誰能保證過去的事不會再回來呢?
南京大學招生辦親自辟謠,前面白紙黑字寫著“我校沒有專門招生”的謠言。 說實話,我只能以懷疑的態度去看待,不敢相信特招就這樣消失了……
畢竟還有1%的名額……
高考是公平的、神圣的。 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勇氣!
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我是明德先生,我只用事實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