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1 15:59:23作者:佚名
針對部分朋友提出的問題正式回復:
1.第五輪課題評審原則為“自愿申請參加評審”。
二、實行“同類學科同時參加”規則: 1、同一學科類別必須同時參加評價; 2、理工學科必須同時參加評價; 可以授予多個類別學位的學科,所涉及的類別必須同時參加評審。
這是相比第四輪最大的亮點。 理工類專業必須同時參加評估。 確實第三輪學科評估英語作文,教育部看到一些高校利用“田忌賽馬”的原理達到了新的水平,但這并不妨礙一些高校玩錯游戲。 結構、材料被選擇性地包裝并集中到某一主題中。 農、醫、理、工等許多二級專業的界限非常模糊。 生物工程專業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其實大家關注的一所大學的學科評估結果也是A+頂級學科。 對于沒有A類科目的大學來說,利用現有材料獲得A-也是一種進步。
順便說一句,所有的評價體系都涉及到如何在有限的支撐材料下實現整體的優化排列和組合的問題。
預計明年下半年會有更多公布,但學科評估的可信度會降低,因為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部分高校通過包裝材料獲得了總體良好的評估結果。 受試者評估是自愿的。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部分高校主干學科中,部分主干學科選擇性參與評估或直接不參與評估。 典型的例子是某985理科學校不整體參與評估,所有配套材料都打包給工科系。 大家都看到了這種操作的好處,也必然會將這種做法繼續下去。
業界對一個學科實力的認知最接近其真實水平,并且對排名不感興趣。 而且,一級學科參與評價。 每個學校開發的二級科目都不同。 我們無法獲得單一軌道上的客觀數據。 我們只能說第三輪學科評估,學科評估是目前最權威的評估方法,但很快就會有一些高校走得太遠,包裝材料本身就是一項技術活。 一個學校的學科發展不平衡是很正常的。 田忌賽馬可以在有限的資源下優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