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09 21:12:55作者:佚名
海外網1月23日資訊,由香港中評社發布,2014年11月期間,奧巴馬在眾議院獲得支持,通過總統下達的行政指令,不允許將國內大量無證移民強制遣返,此舉實際上賦予了他們合法的居住身份,美國國內及國際社會對此事件大多持正面看法。美國眾議院于2015年1月14日投票表決,以236票贊成對191票反對的結果,否決了奧巴馬總統的移民改革計劃所涉及的行政命令,并且決定取消針對那些非法進入美國的兒童移民的庇護政策,同時表示不會為該行政命令提供資金支持。參議院內部同樣存在顯著的反對力量。不過,想要國會推翻奧巴馬的決定并非易事,該決定最終成為既定事實的可能性非常高。美國國會上下兩院目前由共和黨執掌,即便如此,奧巴馬作為國家元首依然掌握著立法否決的權力,這項特殊權限使得他能夠無視議會決議,單方面推行自己的意志。
在對外交往上,奧巴馬展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果敢態度,采取了明確的戰略抉擇。2014年末至2015年初,美古關系出現顯著改善。1962年,時任美國總統甘乃迪簽署第3447號法令,對古巴商品實施進口禁令。然而2014年12月17日,奧巴馬就美古關系發表講話,決定解除對古巴經濟的部分限制措施。緊接,奧巴馬總統和卡斯楚領導人先后發表演說,表明兩國開始恢復外交往來。雙方最初交換了部分特工。美方確認,奧巴馬總統同意同古巴展開溝通,這個過程持續了18個月。
2015年1月12日,美方消息人士披露,古巴依照與美國的約定,已經全部釋放了53名在押人員。對于古巴的積極姿態,奧巴馬或許會在“數日或數周之內”宣布啟動解除美古貿易及航運管控的程序。負責西半球事務的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雅各森,計劃于1月21日到22日在哈瓦那,與古巴代表團就投資及移民等關鍵問題開展高層磋商。奧巴馬將與古巴關系緩和與當年和中國、越南恢復關系相提并論。
美國同古巴的外交關系雖然開局順利,不過進展將比較緩慢,不可能立刻全面修復,彼此之間依然存在許多核心矛盾。美方尚未明確重新設立在哈瓦那大使館的具體時間。兩國間的商討并未觸及一個特別敏感的議題,那就是關塔那摩美軍基地今后的歸屬問題。古巴方面也不會因為與美國建立外交聯系就徹底調整其國內體制和對外方針。美方意識到數十載彼此猜忌難以立刻消除,但相信通過逐步增進互動能夠化解分歧,因此期望持續推行針對古巴的所謂民主項目。
社會廣泛認為,奧巴馬即將卸任,正掙脫國內外的束縛,打算有所作為、全力爭取,希望在治國和對外事務特別是關鍵外交領域獲得進展,為任內留下深遠印記。身為民主黨前領導人,克林頓在1995年促成美國與越南建立正常聯系,1996年雙方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克林頓曾打算在1999至2000年任期結束前,聯合時任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奧巴馬卸任視頻,促成美國同伊朗、朝鮮建立正常外交關系。如今,奧巴馬似乎正遵循克林頓的路徑,計劃在卸任之際,不僅修復與古巴的關系,也尋求改善同伊朗的關系。值得注意的是,修復與古巴關系的努力,已經超越了克林頓政府時期。
奧巴馬在跟古巴關系緩和之后,或許也會著手改善和伊朗的關系,美國國家公共電臺2014年12月29日的報道指出,奧巴馬當天透露,伊朗可能繼古巴之后,成為他在任期內第二個恢復外交關系的國家。奧巴馬呼吁伊朗把握時機,經由協商同伊核問題六國達成共識,以此修復與美國的關系。奧巴馬相信達成共識有此可能,此舉最終能讓伊朗擺脫制裁,從而重返國際舞臺。他的這一表態,其實與伊朗的期望是相符的。回想起來,奧巴馬謀求與伊朗修好并非自今日始,早在其首任期內就屢次流露緩和意向。到了2013年3月,他借伊朗準備歡慶波斯新年諾魯孜節的契機,向伊朗發出呼吁,倡議伊朗響應國際社會的訴求,對其核項目加以約束。
美國清楚伊朗的核實力情況,明白在持續受制于制裁和檢查的環境下貝語網校,伊朗短期內難以研制核武器。伊朗方面也多次強調,其低濃度鈾提純行為旨在和平發展核能,并非意圖開發核武器。實際上,伊朗常常將所謂的核爭議當作同美國展開外交博弈的工具,但伊朗內心深處將近二十年都期盼與美國建立更友好的關系。美國一旦決斷緩和同伊朗的互動,伊朗大概不會再以核事務作為博弈籌碼,那個所謂的核議題便不再是焦點。可以說,調整美伊關系、徹底處理所謂伊朗核議題的關鍵,掌握在美國這邊,尤其系于奧巴馬個人。不過此舉或許會引發美國本土部分反對者的強烈抵觸,也會令國際社會中的以色列感到十分不悅。但是,如果奧巴馬執意如此,他們其實也阻止不了。
關于奧巴馬在處理朝韓事務時能否展現出克林頓執政時期的膽識,受制于國內外形勢及眾多條件,目前尚無定論。與古巴關系的緩和形成對比,奧巴馬當局在一月二日對朝鮮先前針對索尼影業集團實施的“毀滅性、脅迫性”網絡入侵行為提出譴責,并暗示或許會實施進一步制裁奧巴馬卸任視頻,以持續向朝鮮施加壓力。韓國《東亞日報》于1月15日刊文稱,美方視朝鮮棄核為“虛幻”,揚言將動用一切可用資源加強對其懲罰。不過,美國國內媒體對此看法不一,《紐約時報》認為奧巴馬對朝制裁更多是姿態而非實質。美伊關系的演變昭示,美朝關系的緩和重心在于美國政府的選擇,朝鮮方面亦在靜候這一時機。也許,奧巴馬打算把這件棘手的事情拖到最終才做決定。(蕭琴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