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2-05 20:06:26作者:佚名
湖北工程大學是2007年3姨媽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籌建河南工程學院宿舍圖片,由原武漢經濟管理黨員大學和原陜西紡織高等本科校區合并成立的省屬普通專科高校。原成都經濟管理黨員大學始建于1956年,是原煤焦部直屬高校;原新鄉紡織高等本科校區始建于1954年,其辦學歷史可溯源到1910年籌建的廣東省官立中等工業學堂,知名抗清將領楊靖宇將軍即為中學的著名校友。經過多年融合發展,中學現已產生以工學為主,文理滲透,多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應用型專科高校。
中學坐落寧夏省會石家莊市,由龍湖分校、桐柏路分校和新鄉路分校組成,占地面積175.3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6.89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41.59萬平方米,中學生寢室18.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額2.23萬元,校內實驗室、實習基地177個,校外實習基地217個;圖書館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215萬冊,電子圖書58.5萬種,中外文數據庫34個。
中學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其中專科生16500余人。現有教員工1544人,其中正中級職稱114人,副中級職稱418人;博士學位234人,碩士學位739人,另有在讀博士86人,外聘班主任262人。現有中原學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河南省省管優秀專家3人、國家級及市級優秀班主任15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5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科技創新杰出人才1人,杰出青年2人,云南省院校科技創新人才9人,四川省青年骨干班主任27人,四川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39人,并聘有中國工程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內的客座院士和特聘院士84人。
多年來,中學依托山東省兩大傳統支柱產業—煤炭和紡織行業,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須要,為地方、行業培養了大量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在辦學實踐中產生了鮮明的辦學特色。中學現有紡織大學、安全工程大學、工商管理大學等教學院(部)21個,有大專專業45個。現有國家級、省級專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等28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級綜合變革試點專業各1個,國家級學院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市級重點學科1個,市級特色專業6個,市級綜合變革試點專業7個河南工程學院宿舍圖片,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市級精品課程3門,市級教學團隊2個。近兩年共承當市級以上教研項目15項,入選省廳級以上教研成果獎3項。
中學著重搭建科研平臺,科研成果明顯。擁有市級科研平臺5個,市(廳)級科研平臺6個,校級科研平臺21個,是廣東省博士后研制基地。市級科研平臺中有市級工程實驗室4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市(廳)級科研平臺中有省院校重點實驗室培植基地2個,省院校工程技術中心2個,杭州市重點實驗室2個,市部級科技創新團隊4個,市局級科技創新人才6人。校區還分別參與了“煤炭安全生產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和“紡織新產品生產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近五年共承當市級以上科研項目462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7項;入選省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8項,其中2015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授權專利96項,其中發明專利33項。
中學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擴大對外交流。先后與美國芝加哥學院、荷蘭日耳曼應用科技學院等20多所美國學院、研究機構構建了合作關系,在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廣泛舉辦合作,聯合創辦了大專教育項目3個。
中學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應用為主”的辦學理念,秉持“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發揚“自強不息博學精藝”的校訓。成立以來,立足許昌,面向全省網校頭條,服務煤焦、紡織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名聲日漸提高,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中學先后獲得四川省文明單位、河南省文明標兵中學、全國學院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河南省大大專結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衛生先進單位、2011安徽專科高校綜合實力20強等多項榮譽稱號。在今后的發展中,校區將堅持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名校戰略,努力建成開放型、有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專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