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06 20:06:12作者:佚名
今年正值中日建交五十周年紀念,為促進兩國文化交流與協作,10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推廣局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聯合主辦,上海市廣播影視制作業行業協會承辦,國內多家影視單位共同參與的“2022年東京國際影視節展——中國聯合展臺”舉行“中日合作影視論壇及‘全球發展 影像交流’日本作品展播活動”啟動典禮。此次活動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在北京、上海、香港、東京四個城市建立聯系,中日影視界的代表們一起探討了中日影視的進步和前景。
東京國際影視節展是亞洲極具影響力的影視互動場合,2021年期間,有313個不同國家與地區的團體參與其中,進行了2536次商業層面的溝通,當場達成的交易總額達到了2.11億元。由于疫情關系,2022年活動改在網絡上開展,上海市廣播影視制作業行業協會負責召集了三十多家國內頂尖影視單位,他們以一個中國聯合展位的名義參與其中,展示的作品門類包括電視劇、紀實片、動畫、電視節目、網絡平臺、發行環節、后期制作以及元宇宙概念等。
今年東京影視節期間,經兩國視聽機構合作推動,《超越》《人間至味是清歡》《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等共24部杰出中國視聽佳作,將逐步亮相日本衛星劇場、銀河頻道、bs11等電視頻道,并出現在亞馬遜日本站等數字媒體平臺,憑借這些形象生動的影像、觸動人心的人物故事,幫助日本民眾更全面地認識中國的歷史、現狀及發展前景。
中日合拍論壇探討了怎樣制作出廣受歡迎的合拍影片的話題。中國制片人、影評人以及井樹文化創始人藤井樹提出觀點,不論選擇何種題材,關鍵在于故事要具有地域特色,情感表達要真切,能夠觸動人心。他強調,不必刻意突出合拍片的身份以及外國人的觀察角度,這樣就能創作出讓兩國觀眾都喜歡的作品。日本影視界人士大平太表示,中國的喜劇片在日本擁有相當大的受眾群體,他從業三十余年的經驗告訴他,觀眾們對于作品的個性化特征和獨創性表現尤為重視。
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合作影片并非簡單相加,如何使合作雙方的長處得到最充分運用,并最終在影視作品中得到體現,也是相關影視從業者思考的問題。曾執導過中國與希臘首部合拍片《一日有朝》的導演藍天,也參與過中日合作拍攝的電影。“我們在國內取景一條小巷,原定拍攝時長為45分鐘,日方則希望拍攝兩三個小時。起初我們不同意,覺得那條小巷子很一般,不過對方攝影人員覺得巷子里光線運用得特別出色,在反復商量后還是決定投入很多精力去拍攝,最后拍出來的畫面效果相當理想。
編劇兼制片人孫允亭談到,日劇類型多樣,除了歷史劇之外,以日常生活為背景的劇集占比較大,并且在中國觀眾中頗受歡迎,原因是劇中人物互動和情節發展與中國現實生活存在差異,能帶給觀眾新奇體驗。他進一步指出,在改編日本原作時,必須根植于中國本土文化進行再創作,避免簡單復制,而是要實現兩種文化優勢的有機結合。
動漫作品領域在中國與日本均廣受歡迎,相關討論在交流平臺上展開,參與者就兩國動漫創作上的不同之處以及合作前景進行了踴躍交流。月岡貞夫被稱作“日本動畫廣告界的奠基人”之一,他是中國最早引入的外國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的核心創作者,他預測,中日動畫今后合作前景廣闊,中國廣泛運用cg技術,而日本觀眾更偏愛二維動畫,那里cg技術應用比例大約為15%,但日本國內目前正就“技術過度使用是否會損害內容”的問題展開熱烈辯論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副會長兼上海市福煦影視公司董事長袁峰談到,國內觀眾心態很包容,對動畫類型沒有固定看法,只要內容吸引人,就能被市場認可。他還預測,二維與三維技術的結合前景廣闊。另外,曾多次參與中日版權合作的燃麥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于皛指出,元宇宙或許能為雙方合作開辟新途徑。
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副主任朱曉茜,日本nhk娛樂事業部資深制片人山中宏之,分別談到了中日紀錄片、中日綜藝和音樂會合作的可能性。朱曉茜指出,海派紀錄片與日本紀錄片都善于描繪普通人在重大歷史背景中的際遇,拍攝過程中都不預設結果,以開放的態度進行跟蹤拍攝,這為中日紀錄片合作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山中宏之用音樂會作為例子說明,中日年輕人對虛擬歌手都很喜愛,這種歌手類型能夠促進雙方的合作,他表示音樂是溝通最有效的橋梁。
于志慶秘書長作為上海市廣播影視制作業行業協會的代表中日語在線翻譯中日語在線翻譯,談到他期待中日兩國在影視制作方面能有新的合作機會,特別是在拍攝場地的相互利用、版權的開發與保護這些方面,可以互相交流學習,加深彼此的合作關系,以此來促進兩國影視產業的共同進步,同時協會也將為相關的合拍項目提供良好的服務支持。
欄目主編: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