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30 17:07:47作者:佚名
什么是下午茶
午后小食是飲食模式的一種,從字面意思看,進餐時刻位于正午餐與晚間大餐的時段。因為下午小食并非每日必需的餐次,因此并非天天都有安排。
近代的下午茶源自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式茶會,這種茶會最初流行于英國。
英國人享用午后飲品的方式多種多樣,既有講究排場的精致聚會,也有隨意輕松的簡餐,品嘗各式糕點、三明治等美味,統稱為下午茶。
一、英式下午茶的種類
茶主要有兩個類型,一個是下午茶,也稱作Low Tea,另一個是肉茶,也稱作High Tea。
High Tea
High tea這個詞匯大約在1825年就開始使用了,high在這里指的是時間點比較靠后,而high tea所代表的晚間茶點,時間上要比下午茶晚很多,這種說法在英國工人階級以及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方言中非常普遍。
下午五點到七點的工人階級用餐在英國稱作High,餐食一般包含熱菜、點心、面包,配有黃油和果醬,偶爾也會有火腿沙拉這類冷葷。
Low Tea
通常是貴族或中產階層參與的高級社交聚會,一般安排在下午三點至五點這段時間進行。
活動舉辦可以圍繞特定主題,或者選擇時令慶典,亦或是歡慶誕辰等。食物同樣備受關注,是邀約友人或互訪的極好契機。
三、由來
下午茶的由來傳說有兩個。
首個故事:十七世紀期間,葡萄牙公主凱薩琳與英王查理士二世成婚,她將中國茶作為稀罕之物攜往英國。
英國人早餐吃得豐盛,午餐卻很馬虎,晚餐又習慣拖到很晚,凱薩琳公主經常餓得難受,總在午后偷喝摻著牛奶的中國茶,并順便吃點零食,這種習慣逐漸流行開來,不僅被各階層效仿,還被當作高雅生活的標志,后來在維多利亞女皇的倡導下,更演變成上流社會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
傳說二
十七世紀英國的上流人士都有吃豐盛早餐的習慣,相比之下,上午十一點左右的午餐就簡單許多,社交晚餐則通常在晚上八點才開始。下午容易感到饑餓,所以安娜瑪麗亞女爵每天下午四點光景,都會讓女仆為她備上一壺紅茶和些小點心來對付饑餓感。
時間久了她覺得這種體驗非常愉悅,于是邀請朋友一起參與其中,沒過多久,下午茶就在英國上流社會變得廣泛,接著就演變成了下午茶的聚會形式。
十八世紀末期,中產階級也效仿上流人士,因為他們意識到邀請朋友喝茶無需耗費重金。僅需幾壺茶,搭配些專供品茗的三明治,熱黃油吐司以及司康,再添一兩塊蛋糕,便能讓賓客盡歡。
隨著英國在十九世紀末的國力鼎盛,下午茶風尚從該國本土傳播至歐洲及它的殖民地地區,逐漸演變為一種全球性的文化象征。
英國上流人士常常通過飲茶來聯絡感情,其中女性參與者居多,這一習俗至今仍很盛行,如今人們依然用下午茶來款待親友,乃至商業伙伴,這被認為是最恰當的社交手段。
四、下午茶時間
現今通常為下午3點到5點之間。
當今下午茶的習慣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發生了變化,但英國傳統下午茶通常在下午四點半開始,這被稱為Low Tea,原本是上流社會女性午餐與晚餐之間的簡餐時段。
五、下午茶器具
標準的英式下午茶,必備有燒水的壺,飲用的杯盞,放置的托盤,攪拌的勺子,取茶的量勺,計時的沙漏,分離茶葉的器具,以及蓋住壺口的罩子。
六、下午茶擺設
裝飾品包括手工蕾絲的桌布、餐墊和鮮花,這些手工蕾絲桌布和餐墊,在舊時代因為價格昂貴,所以被視為個人審美和家族財富的象征。
挑選鮮花時,要留意不易枯萎且不會掉落花粉的品種,玫瑰和桔梗是最受青睞的植物。
七、主角 - 茶
以大吉嶺、阿薩姆、錫蘭、伯爵與玫瑰茶為主。
其中大吉嶺又有紅茶中的香檳之尊稱,為紅茶中的首選。
根據來源和香氣進行劃分,純種茶當中大吉嶺、阿薩姆和錫蘭最為出名,還有帶有佛手柑果韻和玫瑰幽香的香型茶,深受女性喜愛。
八、主角 - 餐點
餐點包含茶的份量必須是比參加人數多一。
正式英式下午茶,點心是用三層點心瓷盤裝盛:
第一層放三明治、手工餅乾等
第二層放傳統英式點心Scone(司康)
第三層則放蛋糕及水果塔
三層點心的食用順序是:由下往上吃。
Scone的食用方式是先抹上果醬,然后再抹上奶油,吃完一個之后,再繼續吃下一個。
三層架上的點心,總少不了英式鬆餅,還有濃郁果醬,以及手工餅乾,不管怎麼變換,這些都不會缺席。
九、禮儀 - 服裝
那個年代,男士們穿著燕尾服,女士們則披著長袍。如今雖然不再那么講究,不過每年在白金漢宮舉辦的正式下午茶,男士來賓依然穿著燕尾服,戴著高頂帽,拿著雨傘,女士來賓則穿著洋裝,戴著帽子,共同參與這場盛會。
十、禮儀 - 接待
一般由女主人穿禮服親自招待賓客,除非必要才讓傭人幫忙,這樣做是為了表達對客人的敬意。
下午茶要用的茶杯、糖罐、奶壺,都必須在客人到來之前全部備好,茶壺則要等客人落座后才能端上桌,茶杯最關鍵的是要確保杯壁是溫熱的。
標準的英式下午茶若需摻入牛奶,須先往杯中注入牛奶,再倒入茶水,并且務必事先將杯子焐熱,若是僅用普通馬克杯沖泡奶茶下午茶 英文,則是先倒茶水,后加牛奶。
十一、禮儀 - 茶杯
茶杯的放法非常重要。
第一個必須讓杯柄朝右,要配好茶匙,而且茶匙要斜放在杯柄下方,角度是四十五度。在非正式的午后茶時間,茶匙只需豎直擺放就行。另外說說,法式午后茶里的茶匙會水平擱在茶杯頂部。
端茶杯時,需用食指和拇指夾住杯柄下午茶 英文,輕輕提離桌面,切記手指不可穿過杯柄,也不得抓住杯體,手抬起茶杯時,切記小指頭不能翹起。
拿茶杯時,另一手也勿同時取用食物。
品茶人若就座于較高的桌旁,倘若茶盞的位置高于腰部,那么只需端起茶盞品飲即可。
當飲茶人位于矮茶桌旁或以站姿品茗,茶盞低于腰部位置時,應一手托盞,另一手扶碟。
十二、小知識 - 黃金之滴
那就是茶壺里殘留的最后一滴茶液,每一壺茶都要把最后一滴茶液完全倒出,因為這一滴茶液集中了最醇厚的紅茶香氣,也被稱作“精華之滴”( drop),一般會敬給在場的地位最高的人。
十三、文化的傳承
英國貴族的下午茶起初是一種特殊社交活動,后來伴隨帝國擴張,逐漸變得內容豐富起來,形式更加多樣,不再局限于傳統模式,既有保留古典優雅氛圍的貴族式茶會,也有融入普通民眾日常生活的精致茶歇,這些不同的茶文化都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貴族的奢華生活方式曾經體現在下午茶,如今普通人的生活中也能找到類似的精致享受。
十四、香港的下午茶文化
曾被英國殖民的香港也發展出了下午茶文化。
香港許多餐館將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半這段時光稱作“下午茶時段”。多數快餐店、西餐廳以及茶餐廳在此期間會供應比午餐份量小的菜品,價格也相對減低。香港不少酒樓也會在這段時間推出特別折扣,下午茶時段供應的點心或面條通常比正餐時段價格更為實惠。
香港的建筑領域,裝修行業以及部分辦公場所,有稱作“三點三”(即下午3時15分)的午間小憩時段,這僅是一種慣例性質的短暫休整,并非每日都進行用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