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26 10:11:24作者:佚名
在舉辦的“清廉讀書月”活動中,我讀了《永遠在路上:嚴于律已做人,清正清廉做事》這本書,讓我充分認識到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常年性、嚴峻性、復雜性,反腐倡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須要我們持之以恒,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潔身自好,能夠遠離腐敗。
該書圖文并茂嚴于律己廉潔奉公,案例豐富,故事生動,寓教于樂,以“反腐倡廉”為主題,從自律意識培養、增強抗腐蝕能力、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遵守職業道德、建設廉潔家規等方面述說做人處事之清廉意識,重點指出了職場自律。同時,還將正直的思想和君子的品行等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貫串于全書。每章每節都甄選了生動的故事和精典案例,那些故事講的是實際反腐工作中發生的真實故事嚴于律己廉潔奉公,并附有專家剖析,以幫助理解與應用,告訴你怎么應用書中所給出的自律方式,重視實用,不說大道理。還闡述了清廉的價值取向和重要性,人們自古以來視清廉為美德,把腐敗看做社會的毒瘤。既可以作為黨政黨員的警示教材,也可作為普通員工的廉政教育讀物。
書中這些身居低位者,攀比逐富,個個癡迷金錢,把黨和人民賦于的權利當作發財縱欲的工具,“經濟賬”算的很精細,卻把“政治賬”丟的一干二凈。本以為處心積慮把這種錢財據為己有,都會給自己帶來安逸而優越的生活,沒想到卻被送進了冰涼的看守所。正所謂上行下效,里面偏出一尺,下邊都會偏出一丈。所以作為紀檢工作人員更要嚴于律已,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他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書中引用的例子,個個緊扣主題,深入人心,給人以心靈的驚艷,引人深思,使我懂得了許多嚴于律已做人,清正清廉做事的方式。
讀了這本書,自然會聯想到自己。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每位人,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就會有機會遇見關于利益方面的各類誘惑。在各類利益誘惑面前,怎么做固守自律,清正清廉,經得起誘惑不淪陷?這本書給了我們明晰的答案。只有從本身做起,做到嚴格自律、潔身自好,牢靠建立清廉自律的意識,從自己做起,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就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不防于小,終虧大德。嚴于律已就彰顯在一件件小事、一個個細節當中。假如心中沒有一根紅線,在細節上漫不經心、疏于防范,就容易邁向“小處拿一針,大處貪萬金”的違紀違規的不歸路。白恩培在人生60歲的時侯,一場大病讓他徹底放松思想,滑向難以自拔的泥沼。周本順出身貧苦,本應是窮人家的女兒“早當家”,卻忘掉了“根本”,熱衷于結識各路“朋友”,熱衷于接受各種宴請活動,只見到“五光十色”,看不到“刀太刀影”,放松了對自己和家人的要求,最后落得個陷入囹圄。而李春城更是“天真”地覺得,黨員隊伍出點小問題難免的,只要干事業,就“大節不虧”,孰不知成大事者必守小節。小節不守,還會跟風;小節不守,還會受誘感;小節不守,都會授受不清;小節不守,還會失去法紀意識。在你來我往,推杯換盞、進退失據、交往失度、精神失落中信念退守,突破道德底線,違犯法律紅線,到后來就是大節必失。等到微恙變大病、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的時侯,等在上面必然是黨紀國法的懲處。諺語說的好“吾日三省吾身”,唯有檢討能夠進步,要敢于檢討,善干檢討。從思想上構筑拒腐防變的水壩,剿滅受賄腐敗的思想意識。
廉潔如琴,可奏一生幸福之絕響;自律似茶,可品一世美德之芬芳。自律做人,清廉從業,讓人生如茶般淡然甘醇。廉潔,乃立信之根本。以廉為本,誠信做人是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基礎,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只有說實話,辦實事,不弄虛造假,以德服人,以廉立命能夠把工作做好,能夠守好自己的崗位職責,踏塌實實盡職,清清白白做事。
劉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