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1-29 09:09:43作者:佚名
根據運聯傳媒預估的2018年各細分領域市場規模數據:快遞市場體量6000億左右,零擔市場規模約為14000億。
據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統計,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體量前8的企業占行業百分比)提高到82,這意味著現存市面上幾千家快遞企業只能圍繞不到1000億(18%左右)的市場相互廝殺。
而規模14000億的龐大零擔市場CR10市場集中度僅為5.99%,仍有近94%大片剩余。
在大片剩余的零擔市場中,大件快遞的市場規模約為2000億-2500億元,這相較于競爭激烈、剩余規模不足1000億元的快遞市場來說,大件快遞,大有可為!
②快運入局快遞:利用大件優勢順豐快遞收費標準,擴大服務范圍
物流行業是規模經濟和長尾效應最為明顯的領域,所有物流企業要想發展成為行業巨頭都將朝著業務綜合化的方向發展。
快遞覬覦零擔快運的市場份額,快運則“眼饞”快遞的海量數據。業務接入場景單一、海量快遞用戶數據的缺失,已經成為快運企業向綜合物流企業發展的巨大障礙。
快運企業入局大件快遞,是利用自身大件優勢與傳統快遞行業差異化競爭重要手段。
二、大件快遞競爭格局如何?
1、當前入局者
2018年“大件快遞”之爭被反復提及,業內部分人士認為2018年是大件快遞的發展元年,但事實是大件快遞從2013年就已經開始醞釀了。
按照入局的時間和企業階段性發展,頭等倉把大件快遞發展的歷程分為開創、入局、升溫階段,不同階段的時間分布和玩家動作大致如下圖所示:
2017年以后大量物流企業加碼大件快遞順豐快遞收費標準,截至2018年,大件快遞主要入局企業有:
德邦快遞、日日順(海爾)、順豐快運、蘇寧物流、京東物流、安得智聯(美的)、跨越速運、百世快遞、優速快遞、安迅物流(國美)、中通快運、速必達(TCL)、韻達快運等。
2、價格戰服務戰:降價、上門、提升重泡比
大量企業入局,同質化競爭加劇,各玩家為了獲得競爭優勢,拉開了價格戰、服務戰序幕:細化公斤段提供差異服務,調整重泡比變相打折,完善上門服務……
單價調整:
中通快遞對1kg內小件,派費下調了0.15元左右,并同時給予增量補貼,力度空前;圓通和申通為應對中通的降價,也進行了價格調整,圓通單票收入下降8.99%,申通下降2.31%。
服務調整:
順豐快運無憂入戶,變向對重貨包裹上樓費打折;
安能、百世推出省外倉線大促、一口價等打折方式……
重泡比調整:
安能快運對70kg以下的貨物,重泡比從6000調整至8000,相當于原費用基礎上打了7.5折;
百世快運、壹米滴答分別對70kg以下、65kg以下的貨物重泡比從6000調至9000,相當于打了6.6折;優速快遞對省內外重泡比統一調至8000,此前為省內8000,省外7000。
*注:重泡比是重量與體積的比值,重量(kg)/體積(cm3)小于1:6000為重貨,按重量計費;反之為輕貨,按體積重量計費(體積重量=體積/6000)
三、大件快遞發展趨勢預測
1、產品細化:5-100kg將成重點
消費升級帶來的需求多樣化、生產分工的精細化,使得大件快遞貨品規格、重量進一步細化。隨著競爭愈發激烈,大件快遞的重量/體積計費、時效計費等將朝著更加細化的方向發展。
目前主流的大件快遞覆蓋重量已經從3-60kg(如德邦快遞)延申到了5-600kg(如韻達快遞)。
據貝恩預測顯示,到2020年,受大家電、家裝行業線上滲透率的影響,大件快遞30~100kg公斤段的業務量增速將達到20%,5~100kg產品將會是布局大件快遞重點。
2、服務升級:上門服務,運營升級
“上門難”、“上門貴”問題已經成為行業痛點,同質化競爭帶來的必然是差異化服務。
未來大件快遞企業或將創新服務模式,提升運營效率,在上門服務場景下疊加更多服務或者盈利模式,以克服“管控難”、“成本高”這是兩大服務難點。
3、平臺管控:有序競爭,高效配置
無論是傳統快遞入局大件快遞,還是快運起家企業加碼大件快遞,不同貨物對于運輸、分撥等裝備、車輛的要求雖然不同,但部分硬件、數據是重合的、可共享的。
從政府角度,針對快遞行業,政府已經出臺眾多政策、成立諸多協會以期避免無序競爭及資源浪費,隨著大件快遞競爭深化,政府對于這個細分領域的管控也會日漸嚴格,或將成立相關的管控平臺以促進資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
從企業角度,快遞快運企業雖有業務重合,但是側重點、優勢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合作共享,能最大程度節省成本提升效益。目前大件快遞行業市場分散,近期形成龍頭企業可能性不大,但從效率角度,“互補型”企業之間有可能會形成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