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1-04 21:00:36作者:佚名
梁晗,梁老侯爺和梁夫人的老來子,備受寵愛。
盛明蘭曾經派自己最小的弟弟盛長棟打聽過梁晗的人品:性子跳脫豪爽,做事大大咧咧,與兄弟好友最是熱血,因永昌侯夫人管得嚴,除了三兩個通房,其它倒也干凈。
這樣的公子哥性子,與盛長楓一般無二,甚至也帶有盛紘的文人風流。
不喜歡梁晗的顧廷燁是這樣評價梁晗的:“梁晗那小子為人仗義實在,不過有些風流自賞。”
婚嫁當日,王若弗瞧見白馬紅衣的梁晗,一身帥氣英武嘴角含笑,就立刻又是一番火氣上涌,只覺得墨蘭撿了大便宜。
作為出身永昌伯爵府的公子哥來說,梁晗并算不上一個太差的婚嫁對象,吃喝賭都不算太嚴重,不過是有些貪戀美色,容易被有手段的美貌女子拿住,比如國喪期間有孕的春舸,設計嫁給他的墨蘭。
男人什么最可怕,莫過于動了真感情,只要沒動真感情,上頭有禮法家規壓著,那些丫頭通房不過是過眼云煙。所以梁晗的母親永昌伯爵府的梁夫人才會想著給他尋一個通透的女子,不求大富大貴,只要能夠收住梁晗的心。
原著里梁晗初見盛明蘭時,有過心動:梁晗目光觸及,只覺得這女孩眉目如畫,清艷難言,雖只低頭肅穆而立,但叫她那么輕巧的一站,滿屋的衣香鬢影似乎都失了顏色。
梁晗心里忽然沉了沉,當初盛家來提親時,他一口應下親事,一來春舸肚子等不住了,二來他覺著那盛家四姑娘也是個難得的清秀佳人,如今,他終于明白當時母親眼中的深意了——“你可莫要后悔。”梁夫人如是道。
可有些事情,錯過了就是一輩子,再無回頭的機會。
梁晗本性不壞,卻并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古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對于那些官宦子弟而言,什么情愛都是短暫的,只有家族,前途,子嗣才是永恒的。可梁晗并非大奸大惡之輩,卻一生沒有嫡子。
盛墨蘭生了五朵金花,卻滿天下找女婿而不得好人選,想把女兒嫁回娘家,盛長柏和宥陽老家的盛家全都婉拒,只有嫡親兄長盛長楓勉為其難接收了一個,還是個庶子。
永昌伯爵府嫡子的女兒,最后朵朵都低嫁,這里面的原因耐人尋味。當年梁家公子眾目睽睽下一抱,成就和墨蘭的婚姻,不可謂不惹人非議,雖梁盛兩家對外聲稱是意外,但好些人家都暗自議論,說是盛氏治家不嚴,縱得小妾庶女竟敢在外公然算計侯門公子。
梁晗與墨蘭的婚事雖一時沒有什么大問題,卻影響久遠。
家庭不順,好在事業總有起色,在戰亂之時,領著家丁幫鄰街人家打退了趁火打劫的蟊賊—而永昌伯爵府的鄰居,非富即貴,梁晗一時贊譽不斷。
永昌伯爵府的嫡子娶媳婦,不論富貴根基,但要品貌德行好便可。
梁晗和梁夫人庶長媳的表姨母的庶妹的庶女春舸有了私情,并且是在國喪期有的。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梁晗并不是一個經受得住美色誘惑的人,春舸故意在這個時刻接近梁晗,顯然是有原因的,但是梁晗卻并不多想。
他打定主意要留住春舸,而梁夫人也不愿事情鬧大盛墨蘭結局,所以她當機立斷,同意春舸為妾,但要梁晗先娶一房正頭太太,雙方僵持許久,梁夫人等得,可春舸小姐卻等不得,梁晗只好同意先娶妻。
對于梁夫人來說,她已有嫡長子和出身高貴的嫡長媳,并不缺好門第的兒媳婦,她很清楚自己的兒子,梁晗談不上情深似海,不過是被一個有手段的美貌女子拿住了。
所以她看上了盛明蘭,雖然不是嫡女,但出身書香,父兄得力,雖然是個庶出的,但教養舉止都十分合她心意。而對于盛明蘭來說,這門親事是她高攀了,如果沒有春舸的事情,怎么也輪不到她頭上。
梁晗最后被盛墨蘭截了胡,甚至可以說他是被設計的,但也是自作自受,經受不住美色的考驗。為此,他付出了一生的代價。
他是妻妾之爭的犧牲品,也是自食無人管制的惡果。
梁夫人本想娶回一個有規矩的正派女子,最好是做派談吐都能壓得住的女子,娶進門能搶回梁晗的歡心最好,要是不成,只消在禮法上拿住了,便出不了大亂子。
可墨蘭卻不是這樣一個兒媳婦,林小娘教她的是如何順著丈夫的心意,如何討丈夫的歡心,如何和小妾爭斗。所以,盛墨蘭給梁晗納了一屋子的鶯鶯燕燕,只為扳倒春舸。
盛墨蘭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針并沒有錯,她要這些小妾分了梁晗的心,而不管怎樣,她都是梁晗的嫡妻,這一點是不會變的。但是她的重心卻放錯了地方盛墨蘭結局,梁晗本就是一個貪腥的貓,將魚放在嘴邊,自然不求上進。
古代大戶人家的嫡子,為什么一定要娶嫡女?
不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更是為了家族的命運,并不是說嫡女一定人品貴重,但大多數人家會將嫡女教養得更好,像盛明蘭這樣的庶女很少見。并且嚴格來說,盛明蘭并算不上一個地地道道的庶女。
其一,她是掛在王若弗名下的嫡女,而盛墨蘭卻不是。在如蘭和明蘭同時出嫁之時,盛紘要求王若弗給如蘭和明蘭的嫁妝要一樣多,當時盛紘說過這樣一句話:“墨兒和棟哥兒就不用說了,可明丫頭卻是記入你名下的!是以,不論你給如蘭置辦多少,明丫頭就得多少!”
其二,盛明蘭是養在盛家老太太膝下的,而盛家老太太是曾經的勇毅侯府嫡女,自然非一般庶女可比。不然以盛明蘭的身份,不要說永昌伯爵府看不上,單是賀家老太太就未必選她做孫媳婦。
梁夫人曾經并未說過一定要娶嫡女,但是她的要求卻是沖著嫡女的教養去的。大多數庶女應該是康兆兒那般,任由主母發配。當然,真正的名門貴族是不會苛責庶女的,因為誰也不知道庶女以后的前途,嫡女開始嫁得好,最后過得不如庶女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古代的娶妻娶嫡女,可以理解為娶妻娶賢,不說華蘭那般玲瓏剔透,單是如蘭的通透豁達也是墨蘭不能比的。
如蘭雖然大大咧咧,并非良善之人,但在王若弗的熏陶下,管家理事的本領卻是一流的。而作為嫡女的如蘭,只要不在墨蘭面前,也是一個大智若愚之人。
從王氏身上,她學到娘家的威勢可以震懾任何人,甚至婆婆妯娌,但永遠不能用來逼迫丈夫。從林姨娘身上,她學會了示弱,談感情,一定要談感情。
嫡女的眼界和心胸,也不是林小娘能夠教養出來的,從長遠來看,王若弗和林小娘的妻妾之爭,還是王若弗勝了,這是一開始就注定的。
和梁晗極為相似的盛長楓,娶了延州柳家的嫡女。
柳氏出身世代書香官宦,綿延一兩百年的世家望族。同樣是面對著風流成性,一屋子通房的男人,同樣有禮法的撐腰,婆母的護航,柳氏的相貌甚至還不如墨蘭,但是柳氏卻拿住了長楓。
從一開始柳氏就知道和盛老太太、盛紘里應外合,而這種默契是不需要提前商量的,就像盛老太太說的那句:“聰明人,無需串聯。
可盛墨蘭不同,林小娘以身作則,卻是教她整日糾結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甚至和梁晗的婚事也是在林小娘的推波助瀾下完成的。這樣的盛墨蘭,遠遠比不上出身名門的柳氏。
“娶嫡”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使放在現在,也沒有人愿意娶一個拎不清的媳婦。真正的通透,一定是經歷過世事,不整日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計較,而這樣的女人,就稱得上嫡女。
現在的嫡女,不是出身高貴,而是眼界和格局的“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