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03 07:55:48作者:佚名
點擊關注 簡單好父母 每天閱讀對孩子有用的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針對高二、高三的學生,告訴你進入高二、高三后應該如何學習英語。
特別是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距離高考還有220天,如果到了高三的后期英語還沒有太大的提高,就應該思考一下該怎么學了。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
01
你必須知道的高中英語學習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現在是否有這樣的感受?
1. 我已經很努力了,但是成績還是沒有提高。
我每天背單詞、學語法,到最后只進步了兩三分,又退步了兩三分,成績沒有提高多少。我的努力還有用嗎?學生們開始質疑。
2.詞匯記不住,語法很混亂,不想再努力了!
3.成績起伏不定,考得好不好全憑運氣!
4. 為什么他/她不學英語,成績卻那么好?
5. 中考時英語明明是我的強項,現在怎么樣了?
以上五種情況是同學們在日常學習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難,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如何解決它們。
首先我想告訴大家大家對于英語學習都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這些錯誤的觀念不僅僅來自于我們自己對于英語學習的認識,有時候還來自于身邊人的壓力和一些錯誤老師的示范:
1. 只要你掌握了英語詞匯,你的成績就沒問題。
很多同學都是這樣想的,即使你不這么想,你身邊的好朋友、同學也會這么想,然后就會不斷的笑你,說你不用學英語了,只要學單詞就行了,背單詞就能提高英語水平。
2. 我們的老師說我們不需要學語法,只要能做練習就可以了。
有些老師本身就不太擅長教語法,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的情況,就告訴學生,不需要學語法,多死記硬背就能學會。
3. 英語都是“固定搭配”,只要記住它們就行
4.“語感”很重要,要培養
我們上周學習直播的時候就說過,跟基礎不強的學生講語感,那是耍流氓。
如何培養語感?多讀書。
所以在建立起大量的閱讀習慣之前,根本沒有時間花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件事。
如果到了高一,你還沒有語感,就不要勉強自己了,因為前期可能已經欠下了很多債,很難彌補,不要再追求所謂的語感了。
在我當老師之前,我不懂英語語法。我只能告訴你一個句子是對是錯,卻不能告訴你為什么。但當我當老師,專攻教學之后,我開始研究為什么英語語法是這樣的。
今天我們要告訴同學們,如果你到了高二、高三的時候,你的英語成績還是不好,如果你想提高你的英語成績,你就應該學英語。
英語培訓的一個目的是什么?
今年是新高考元年,很多省市都加入了新高考,明年還會有14個省市加入,所以新高考肯定是我們未來的一個大趨勢。
那么新高考模式對英語有什么要求呢?大家可以看一下:
必須具有文化意識
比如如何向外國朋友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介紹春節、介紹唐詩;你不但要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還要了解西方的文化,比如一些歐美的典故,一些歐美的神話傳說,一些歐美的風俗習慣,你也必須了解。
而且新教材也非常重視這一點,里面收錄了很多歐美的知識,也收錄了很多中國傳統的知識,每本教材都是根據考試大綱和課程要求來編排的。
思考品質
第一,人與自然的關系,要求我們保護自然、珍視自然。
第二,人和社會要尊重社會發展的規律,包括對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有非常清醒的認識。
第三,人與己。不知道大家昨天看到新聞沒有,武漢一個初中生在學校打撲克,老師把他家長叫過來,家長??也狠心,媽媽在樓道里打了孩子好幾巴掌,孩子隨后跳樓。
這則新聞其實反映出來的是,我們的同學可能獲得了知識,但是在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如何處理自己和家人的關系等方面還很不成熟,現在英語科目也需要我們鍛煉這樣的思維品質。
最后一個是學習能力
如今的高考英語,詞匯和語法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學完詞匯和語法之后還要搞清楚內容是什么。
比如你在物理課上學過核能的知識,那么在高考英語考試中,你可能會被考到原子核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原子核是怎樣工作的。
包括我們今年講到的新冠病毒疫苗、群體免疫等,類似的話題在2017年北京考試中都已經考過。
請注意,這三點中最核心的能力就是我們所說的語言能力。所以同學們,其他的能力可以慢慢提高,但是語言能力是絕對不可替代的。
如果不提高詞匯量和語法能力的話,以后的英語成績肯定會越來越差,因為語言能力是我們以后高考英語的一塊基石,是最基本的要求。
不管你是背單詞還是學習語法,今天的課程更多的是讓你對世界有一個認識,并在以后用這種方法去學習。
02
語言技能詞匯
尋找背單詞的“原因”
當你在記一個單詞的時候,它有很多意思,你會感到很困惑。我怎么才能記住這么多的意思呢?
例如這個詞:
意義重大、引人注目、有一定含義、有特殊內涵、影響深刻。
這些詞的意思太多了,我記不住。而且即使我記起來了,考試的時候我也不會翻譯,該選的時候也不會選。
如果你有這樣的疑問,不妨想一想,一個詞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含義,是真多義還是偽多義?
如果你找到這個共性,找到這個道理,這些意義就很容易解決了,很簡單。
比如說remind是什么意思,我們拿這個詞來解釋一下,其實我告訴你,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它的意思和下面這個一模一樣:
舉個例子,我造一個句子:
這首詩對我們所有人都有很大的影響。
這首詩對我們所有人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他的重點是什么?非常,也就是說等于,所以記住這個詞最基本的意思就是沒有什么區別。
但有時也被譯成巨大的數字,明顯的意義,你覺得現在的意思和那個意思一樣嗎?
比如說張逸豪先生每個月的收入如果增長不多的話,這個增長對我來說就不重要,對吧?
如果我的增長每個月都在快速增長,你會不會想過增長是否重要?如果增長重要,增長的數額一定很大,一定有明顯的意義,所以是跟它的意義相聯系的。
很多情況,包括我們前面提到的及物不及物,詞性,多義性等,都和原則有關,只要掌握了原則,就很簡單了。
另一個例子是單詞 sharp,它有很多含義:
請問各位同學,你們覺得這許多意思是一樣的嗎,還是不同的呢?
很多詞語看上去有多重含義,其實不然,只是我們中國人把英文單詞翻譯到中文語境中時,才有多重含義。
以 sharp 這個詞為例。它只有一個意思:尖銳。我們剛才看到的所有意思都與 sharp 有關。
雖然中文意思是尖銳的、敏銳的、強烈的、明確的,而且沒有直接譯為sharp,但其本質意思是鋒利的。
“sharp” 有那么多意思,如果死記硬背的話,確實記不住,而且在不同場合下,也理解不了這些詞的意思。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些詞的由來,很簡單,很多意思都能迎刃而解。
記住“節省精力”的單詞
為了節省時間remind是什么意思,提高效率,在擴充第一個單詞的時候,盡量把高中所有相關的詞匯一起背下來,這樣看上去好像你背了一個單詞,但實際上你同時背了n個以上的單詞。
例如,當我們學習這個詞時,它的意思是宏偉的、壯觀的、雄偉的:
我們想想看,什么詞可以替代它?
當你把這些單詞一起背下來,并且知道這些單詞的區別以及你在高考中需要達到的掌握程度的時候,那么學英語就一點都不難了,因為你只需要花一次時間,就能收到八倍的效果。
我們學不會英語,不是因為沒有花時間,而是浪費了時間,都是死記硬背,不加思考,自然成績不會很高。
一旦你的效率低??下,即使你努力,也只能感動自己,卻感動不了成果。
記住“充分”這個詞
記單詞一定要背全,什么意思呢?記單詞的時候,很多同學發現兩個單詞翻譯成中文意思是一樣的,使用的時候很容易混淆英語作文,為什么要用一個而不用另一個呢?
比如,和是什么意思?回憶,召回,提醒,就好像記憶又回來了。
而且各位同學都學過詞根和后綴。re 是回來的意思。很多人說這兩個詞意思一模一樣。有時候在完形填空測試中,你會遇到 A. 和 B.,翻譯結果完全一樣。為什么選 a 而不是 b?
因為你沒有明白這兩個詞的本質,他們的對象是不同的。
這個詞的主語一定是人。當一個人回憶起某事時,就是某人某事。但是,這個詞的主語一般是賓語。某事使某人想起它。例如,看到這張照片讓我想起了我的前女友,看到這所房子讓我想起了我的祖父母。
我們再來驗證一下,看看這4個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這些詞都表示邊緣和界限,那么有什么區別呢?
“edge”一詞的意思是邊緣(橫向的、三維的),一般在三維空間中,比如劍刃或懸崖的邊緣。
表示平面上的空白空間,例如書本旁邊的空白空間。
“和”,兩個詞都譯為“邊界邊緣”,表示兩個事物之間的分界線或界限,比如男人和女人之間的界限,以及其他認知上的界限,包括我們現實生活中兩個不同事物之間的界限。
最后一個詞特指國家之間的邊界。
例如,我們給你一個單詞選擇任務:
練習:用單詞填空
A.邊緣BCD
1. 人類有——嗎?
2. 她在——中添加了她
3. 美國——
4. 劍失去了它的——
第一,人類知識的邊界之外還有什么?人類的知識是已知的,然后還有世界歷史之外的未知,已知的未知的邊緣。
第二句中,她把自己的評論寫在了書的側面,所以我們選擇B。
第三句,美國和墨西哥重新開放了?國家之間的邊界線被選中。
最后一句,此劍已無刃,選A,很簡單。
所以當你掌握了這些詞匯的用法時,英語就會變得很容易。
綜上所述,學習英語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尋找背單詞的“原因”
記住“節省精力”的單詞
記住“充分”這個詞
特別是進入高中以后,光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一是知識量大,二是要求較高,需要學生更加認真掌握,需要你動腦子。
那么老師們在哪里找到這些東西呢?我沒有能力學會一個單詞然后找到和他們相同的單詞。我無法分辨出后面的單詞之間的區別。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資源,建議你看簡單學習網的課程,在高一、高二的同步提升課程里,都有相應的詞匯同步提升的單元,我剛才展示的其實是我自己課堂上的一個片段。
例如,在我們的詞匯課上,有不同的看法:
哪個詞用來表示盯著,哪個詞用來表示睜大眼睛盯著,哪個詞用來表示看著,哪個詞用來表示瞥了一眼,哪個詞用來表示驚訝地看著,哪個詞用來表示偷看。
除了詞匯,我們來談談語法。
03
語言技能 語法
學習語法時避免“死記概念”
其實很多學校的老師并不會教語法,講解語法題的時候都是先看答案,然后根據答案去講解。
比如,在講解一個概念的時候,很多老師只是把這個概念從頭到尾讀一遍,有的老師甚至要求學生背誦、抄寫好幾遍,這有什么用呢?
有些老師說,如果你記住了這個概念,你就學會了它。你真的能記住它嗎?你真的能記住它嗎?
我不這么認為。這個概念你已經聽過無數次了,但你真的學會了嗎?一次也沒有。
那么,在不記住概念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學習這個東西呢?
我在課堂上總是讓學生去感受為什么這個語法是這樣的,為什么它很重要,然后他們才能學會如何去參加相應的知識測試,這樣你一定會學會的。
我們先通過模擬一個語境,給大家理解一下什么是現在完成進行時。比如,生活中,媽媽經常會問孩子:“你作業寫完了嗎?”孩子會說:“寫完了。”
“我已經完成作業了”用英語怎么說,一還是二?
我 已 做完 了 .
我 做 了 我 的 事 .
這個知識點比較簡單,我們在初三的時候就學過了,要用現在完成時,做作業是幾個小時前發生的事情,現在告訴媽媽是做完作業的結果,所以此時選1而不是2。
但現實生活中,家長往往沒這么好心,會問:“你做完作業就不能學點別的嗎?”這時候,你還能用這句話回答:“作業我都做完了”嗎?你能這么說嗎?
這時候,最好換一句話來說:
我已經做自己的事情一整天了。
如果你觀察一下,除了增加了一個時間狀語,我們的時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剛才是現在完成時“have done”,現在是現在完成進行時“have been doing”。這兩個時態在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現在完成進行時是現在完成時的衍生詞。父子關系在很多方面都類似,都代表著你已經完成了這件事情。
但是兒子也有兒子的特點,兒子的特點是什么呢?
“一直”的意思是這段時間我什么都沒做,一直在寫作業,言外之意就是你得讓我玩一會兒了。
通過這樣的例子來學習這兩個時態,你就會知道這兩個時態其實沒什么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have been doing翻譯成了,強調了過程的艱難,強調了你一直在做這件事情,是不是很簡單呢?
所以你可以比較并決定如何學習語法。
第一是記概念,現在完成進行時是從過去到現在,甚至到將來的動作,強調正在進行的過程。
第二種方式就是給你舉例子,讓大家去體會,并且告訴你這個時態和其他類似時態的區別,以及它的要點。
學習語法需要了解測試點
很多語法是需要知道考點的,如果你花了很大力氣卻還是不知道考點是什么,學了不考或者考了不學都一樣拿不到分數。
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限制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你知道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嗎?
有同學說是逗號。逗號是外觀上的差別,但實質上有什么區別呢?
我可以告訴你,高考中,關于非線性定語從句的考點只有一點:
非限定性定語從句與限制性定語從句在選擇關系詞時的標準相同,但非限定性定語從句中不能使用“that”。
你只要抓住這一點就行了,至于其他的差異,基本沒測試過,你花那么多時間也沒用,對吧?
為什么學不會、不想學呢?
我基礎差,上課根本聽不懂!
我明白,但我不會做題!
找不到學習的途徑和方法!
這時候你不妨找一個好幫手,來聽我們的課程,幫助你學習。
往期精彩
●
●
來源:根據張逸豪老師直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