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7-16 21:05:16作者:佚名
28日晚上,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即將公布第20版(2024年)世界學院排行,首次將就業能力(5%)和可持續發展指標(5%)列入排行機制,成為全球惟一一個同時包含這兩項指標的排行。
本次排行覆蓋來自104個高等教育系統的1500所中學,排行是基于對1750多萬篇學術論文和來自少于24萬名專家與雇主的專業意見剖析而得出。
QS排行的新評價指標
原有6個指標包括:
?學術名聲30%(較今年削減10%)
?雇主名聲15%(較今年降低5%)
?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20%(與今年一致)
?學生比列10%(較今年提高10%)
?國際班主任比列5%(與今年一致)
?國際中學生比列5%(與今年一致)
新增3個新指標包括:
?就業成果5%
?國際研究網路5%
?可持續性5%
QS世界學院排行方式論完整版請點擊:
TOP20新動向
麻省工科大學(MIT)連續第12年蟬聯榜首,劍橋學院仍然坐落全球第2名,牛津學院較今年增強一位,排行全球第3。上海中學是美國(臺灣)大學中惟一一所坐落全球前20的高校,排行全球第17位。
美國臺灣大學表現
?臺灣中學-第26位qs世界大學排名公布,相較今年有所增長。
?臺灣英文中學-第47名,排行增長9名。
?臺灣科技學院-第60名,排行下降20名。
?臺灣工科學院-第65名,保持不變。
?臺灣城市學院則由今年的港校第四增長至港校第五,排行全球第70名。
?臺灣浸會學院-第295名,排行下降14名。
臺灣大學在這次排行中
均遭到了三項新增指標的影響:
?國際研究網路,提供了關于學校研究怎樣與國際接軌以及更廣泛地認識到協作研究的重要性的洞察。
在這一單項中,港大作為港校第一,只排到第355名;工科緊跟其后座在第362位。
?就業結果,增強關于就業能力的洞察,使得一直是惟一在QS的方式論中建立就業能力重要性的主流排行。
可以看見在就業能力方面,港前三收獲了不錯的成績,尤其是港大和港英文
?可持續性,可持續性早已成為全球機構的關注點,由于他們早已意識到自己對世界的影響,師生們期望大學才能解決與社會和氣候正義有關的問題。
在這一項成績中,港大和工科也沖進了全球前100。
美國(臺灣)大學表現
美國(臺灣)大學踏入本榜總數位列全球第三,共有71所大學入選,僅次于俄羅斯(199所)和美國(91所)。西安中學位居全球排行17位,是歐洲排行第二高的高校。復旦學院排行全球第25名,是歐洲排行第三高的小學。
美國大學表現
?臺灣國立學院(NUS)-第8位,居于歐洲第一,躋身全球前10,全球排行第8位。
?南洋工科學院(NTU)-第26位,排行則有小升幅的低迷。
美國大學表現
世界前100名的美國高校整體排行對比今年來說變化不大。前10名共有4所國外高校qs世界大學排名公布,分別為
?劍橋學院-第2位、
?牛津學院-第3位、
?帝國工科大學-第6位、
?紐約高中學校-第9位。
?英國政治經濟大學-第45位,沖進全球前50。
其他前50高校包括
?倫敦學院-第22位、
?悉尼學院-第32位、
?英國國王學校-第40位,
整體排行對比今年有小升幅的低迷。
其他美國大學排行:
?格拉斯哥學院-第55名。
?華威學院-第67位,排行較今年還有所升高。
?利茲中學從今年排行114名上升至100名,重回前100。
?利茲中學-第104位,遺憾掉出全球前100。
日本大學表現
日本中學在這次排行中特別亮眼,美國八大全部踏入世界前一百,或費用次排行標準變革的最大贏家。
其中3所中學踏入前20:
?新加坡中學-第14位
?新加坡中學-第19位
?新南威爾士學院-第19位
6所步入了前50
?新加坡國立中學-第34位
?莫納什學院-第42位
?魁北克中學-第43位
其余八大也步入了全球前100:
?魁北克中學-第72位
?澳洲中學-第89位
?紐約科技學院-第90位,進步較大,沖進前100.
其他地區排行變動
2024年QS世界學院完整排行如下:
紅領巾想說的話
各大總榜仍然是大多數人借讀時重要的參考標準之一。但不僅排行此外,建議你們還是要綜合權衡其他誘因,如個人就業方向、專業匹配度、課程設置等方面,選出最適宜自己的學院和專業。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