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05 20:39:16作者:佚名
五年級第二卷第四單元的主題是“家國情懷”。 《古詩三首》、《軍神》、《青山遍埋忠骨》、《貧窮》四篇文本都契合了這一主題。 文章對人物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人物的高貴品質。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三首》,描繪了生動的邊塞風光圖畫、春天的告別圖畫、殘存思鄉的圖畫。 今天我們重點學習第一首詩《行軍》。
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花木蘭的故事。 花木蘭代表父親參軍,在戰場上英勇作戰,立下了許多戰功。 代父從軍,就是代替父親從軍的意思。 我們可以把這個故事延伸到我們今天要學的詩中。
每個時代,都有愛國將士守邊殺敵報國的感人故事。 我們今天學習的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寫的邊塞詩《行軍》中的第四首。 這首詩是塞外詩中最經典的一首。 讓我們通過這首詩來感受愛國軍人。 驕傲。
解讀標題,了解作者
了解詩名是我們了解古詩的第一步。 漢文文獻注釋中稱,“參軍”是樂府歌名,內容多為邊疆情況和將士生活。 題名后加“歌”、“吟”、“吟”、“曲”、“行”等的詩,多為樂府詩。 理解后可以多讀幾遍。
我們還需要了解詩人王昌齡的相關信息,這將有助于我們了解古詩的內容。 我們要明白,王昌齡的邊塞詩,氣勢磅礴,意氣風發,充滿積極向上的精神。 主要作品有《出塞》、《行軍》、《芙蓉樓辭辛儉》等。
在學這首詩之前,我們讀了一些邊塞詩從軍行古詩的意思翻譯,如“秦明月漢關,行萬里人未歸”、“醉臥勿笑”等。多少人從遠古戰場歸來”。 你可以結合這些詩,讓孩子思考邊疆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王昌齡筆下的邊塞風光與別人筆下的有什么區別? 這非常值得老師帶領學生去探索。 教師從邊塞詩詞的介紹入手,讓學生對邊塞詩詞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對邊塞詩風格的整體感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軍進行曲》時更快地融入到這首詩的獨特情境中。
掌握學習古詩詞的方法,理解古詩詞的含義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古詩詞學習經驗。 我們可以和學生一起總結一下理解古詩詞的方法:
帶著情感朗讀,看注釋,看插圖,想象圖畫,大膽放手,讓學生用這些方法默讀這首古詩。 然后逐句閱讀,邊讀邊看筆記,讀完后思考句子的意思。 讀完一首詩后,思考整首詩的含義。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標記出來,并在閱讀時與同學討論。
教師帶領學生聯系這首古詩的字面意思:
“青海長云暗雪山”的意思是:青海湖烏云密布,連綿的雪山昏暗。 “孤城遙望玉門關”的意思是:古邊城與玉門關相距萬里,遙遙相望。 “黃沙百戰穿金甲”意思是: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已磨損。 “樓蘭不滅,永不歸還”是指他們胸懷遠大的志向,發誓不打敗來犯的敵人,決不返回故鄉。 這首詩前兩句描寫邊塞風光,后兩句抒發將士保家衛國的英雄氣概。
讀古詩詞,大膽想象詩詞的意境
這首詩的字面意思很容易讓學生明白。 作為老師,我們需要和學生一起理解這首詩的深層含義。
讀完后可以讓學生感慨地說一下在邊塞看到的事情。
學生會回答青海湖、長云、雪山、孤城,還看到了玉門關等。
這時,老師需要問:什么樣的雪山?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文章中詩詞上方的插圖。 這里的雪山指的是祁連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終年積雪。 祁連山的雪晶瑩剔透,極其壯麗。 怎么現在這么黑?天空漫滿黃沙,四面八方升起的炊煙,將雪山遮得漆黑一片。
人們有時會因心情的不同而對周圍的景色產生不同的感受。 比如,杜甫家破人亡,家破人亡時,看到花開他就流淚,聽到鳥鳴他就害怕。 引導學生思考對“黑暗”的不同理解。 大膽想象一下:戰士們遠離家鄉、遠離親人。 他們無法回家與親人團聚,心情也低落。 懷著這種低落的心情,再讀一遍這首詩。
請學生思考所積累的詩詞中是否有提到玉門關的? 竹笛為何怨柳,春色未度過。 這時,對“黑暗”的理解就會加深。 這句話反映了邊防官兵壓抑、孤獨的心情,以及對故土、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邊塞的環境如此惡劣,思鄉之情如此深沉,但守邊將士——黃沙百戰金甲,樓蘭不破不歸,戰場上布滿黃色沙子里,士兵們的金甲被磨破了。 他們說,不攻占樓蘭,他們就不會回來。
這里要注意一個“穿”字。 這里不是說穿金甲從軍行古詩的意思翻譯,“穿”是磨損的意思。 金屬打造的鎧甲竟然會被磨損,太不可思議了! 邊防士兵身上的金甲怎么會磨損呢? 因為戰斗持續時間較長,暗示著戰爭的激烈和頻繁。 穿的是金甲,但牢不可破的是精忠報國的志向。
金甲易損,命可喪,但邊防軍報國的志氣不會減弱。 所有的豪情和氣勢都融入到了這兩句詩里。 劍影中立著的劍影,透著馬皮裹尸的傲氣。 一定要讓孩子們大聲朗讀這首詩,以這種英雄壯志來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多讀幾遍,體會作者的感受
“樓蘭不毀,永不還來”的鏗鏘有力的話語,讓我們感受到了軍人的偉大自豪感。 難道他們就不想念家鄉的親人,不想回家嗎? 他們想念親人,想盡快回家,但忠誠報國比這些更重要。
同學們可以想一想,家鄉有誰關心他們?
也許是鬢發花白的父母拄著拐杖,一次次在村頭焦急地等待著。 也許有一對年幼的孩子正在打電話給他們的父親回家。 或許,留在家里的妻子,因為思念留學之路,過早地染上了霜的黑發。 這時,你可以做一個寫作小練習:讓學生代表邊境的戰士給家鄉的親人寫一封信,告訴他們你為什么“一去不復返”。
在這首詩中,我們看到了邊塞的惡劣環境,感受到了守邊將士的苦難、孤獨和蒼涼,也感受到了戰士們誓死報國的抱負和自豪。 這幅孤獨、悲傷、向往的畫面是唐代邊塞詩的象征。
中國古典詩詞精品欣賞:王昌齡
京東好評96%,無理由退換貨,京東送
¥14.9
買
王昌齡的《行軍》中有詩七首。 這七首詩呈現了七個不同的場景。 我們今天學的是第四首詩,還有其他六首詩。 希望同學們課后可以選擇自己喜歡讀的一本。 。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回國后收集閱讀其他詩人的邊塞詩,感受盛唐邊塞詩的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