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1 21:04:33作者:佚名
香港大學作為世界知名學府,歷經超過百年時間,已經培養出大量杰出人才。現任第十六任校長張翔表示,香港大學將緊跟國家發展步伐,抓住時代賦予的良機,為國家與香港帶來更多價值,開啟更加輝煌的新篇章。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的采訪,照片拍攝于10月7日。這張照片由新華社記者吳曉初提供。
有責任也有信心為國家科技創新發展作貢獻
我們是一所享譽全球的學府,理應擔當起推動國家科技進步的重任,并且堅信自己能夠達成這一目標。張翔近期應新華社記者邀請進行對話時談到,香港是東方與西方文明融合的地方,香港大學擁有高度國際化的學術氛圍,其研究方法與世界標準保持一致,得益于“一國兩制”的政策優勢,能夠吸引全球一流的科研人員到港任職,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創新基礎研究,進而助力國家整體經濟與科技的長足進步。
近些年,香港大學和香港社會一樣遭遇諸多困境。時任香港大學校長的張翔,正如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對他的評價,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里一直無畏艱難,體現出化解危機的能力香港大學校長張翔,使大學在科研和教學方面均表現出色。
自2018年7月就任此后,張翔促使香港大學啟動了許多具有開拓性的重要計劃,諸如在香港深圳建立校區、實施全球招募杰出學者方案等,并獲得了顯著成果。他的膽識和勇氣因此贏得了廣泛贊譽。十月三日,港大同校務委員會全體通過決議,張翔將于二零二三年七月合約屆滿之后繼續任職五年,至二零二八年止,堅信他能夠持續展現領導才能,引領學校邁向更高境界。
張翔對香港大學的將來,懷有明確構想,他希望將這所大學推向更卓越的學術境界,這對大學自身、對香港這座城市、對整個國家而言,都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性。
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大學提供大舞臺
今年九月,香港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達成了合作協議,將在深圳建立港大校區,致力于培養專業人才,開展尖端科學研究,期望將其打造成為一所具有國際視野的頂尖綜合性學術機構。
大灣區建設創造了極好的機遇,如同為香港大學裝上了助推器,使其能在更寬廣的天地里為國家效力。張翔談到,他們打算在深圳設立分校,把香港出色的教育資源以及前沿的基礎研究帶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其他城市。未來,這所大學有望成為大灣區科技創新的驅動力香港大學校長張翔,促進大灣區經濟與科技的緊密結合。
香港大學深圳校園有個獨特之處,叫做“兩條腿走路”。張翔打比方說,這就像一個學校有兩個校區,如同一個人用兩條腿走路。一條腿在香港,另一條腿在深圳,但兩校區共享一個核心,依靠學術往來和資源共享,緊密地結合成一個整體。
深圳高校相當于港大升級版,旨在服務大灣區、服務全國、走向全球。港大在科研管理領域擁有百余年積累,這些經驗若能引入大灣區其他地區,將極大助力國家科技發展。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10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香港大學一直以“為中國而立”為宗旨
香港大學是當地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機構,它于1911年成立時的基本目標就是“為了中國設立”。張翔對此表示了高度關注,他指出:“香港大學的師生們始終堅守這一目標,在各個歷史階段都為國家進步提供了支持。”
他舉例,過去內地眾多法官在香港大學接受學習,香港大學對內地早期法治發展貢獻頗豐。近些年,香港大學也為內地造就了眾多金融專才,例如與復旦大學聯合開辦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等。
助力香港打造國際科技創新高地,也是香港大學服務國家及本地的擔當。張翔談到,香港大學長期位列全球最具國際視野高校行列,其中約三分之二的教師來自世界各地頂尖學府,學生構成同樣豐富多彩。學校期望能夠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互動,特別是在科技領域,擔當起溝通的紐帶作用。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十月六日所發的施政報告里講明,港島薄扶林有塊四公頃即四萬平方米、原本是“綠化地帶”的土地,政府準備用來蓋深科技研發大樓,這塊地是給香港大學準備的。
張翔透露,他們打算在這片土地上建造一個面向全球的科研機構,將其打造成頂尖的科技創新中心,持續不斷地為香港、國家以及世界提供支持,尤其是在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公共衛生等世界性議題上發揮重要作用。
香港青年能把握大灣區機遇找到自身位置
張翔身為國際頂尖納米工程學領域的杰出學者,并且擔任大學校長職務,他將更多心血投入到青年人的教導和栽培之中。他著重指出,青年群體是香港發展的希望所在,社會各界應當關注香港年輕一代的實際狀況,為他們營造優良的學習條件與職業發展空間。
香港當前產業格局較為單一,主要涉及房地產、金融、航運等領域,應當推動產業多樣化,為年輕一代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張翔期望,香港青年能夠抓住大灣區發展帶來的契機起步網校,發掘個人適合的領域,體驗多元發展模式。在深圳設立校園亦有助于增進兩地青年互動,讓香港學子有機會到深圳企業實踐,從而加深他們對國家整體發展的了解。
香港大學在“一國兩制”框架內,不只是全球化的學府。張翔的目光投向了更為遼遠的將來,它的基礎性探索和原始性突破,將為國家未來五十年乃至一百年的持續進步奠定堅實根基。
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張雅詩、牛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