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0 09:05:35作者:佚名
海南自貿港關于文旅產業創新發展的指示精神得到深入貫徹,研學旅游行業規范化、特色化發展得到進一步促進,市縣優質研學資源得到充分發掘,8月29日,海南省研學旅游協會主辦了海南自貿港研學行業沙龍市縣行(文昌)活動,該活動在文昌市龍樓鎮航天神舟科技館圓滿舉行。文昌市旅游文化廣電體育旅游局的負責人,海南省研學旅游協會的成員單位代表,以及文昌市各個研學基地的負責人和行業內的專家學者一同參加了此次活動,政府與企業相互配合,各個相關方緊密合作,為海南研學旅游產業的進步匯聚思想,集結資源。
沉浸式調研:摸清航天研學資源底數,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活動剛開始,與會者們跟著航天神舟科技館的專業人士,進行了一次身臨其境的學習參觀。考察團依次探訪了寰宇初探·序啟星辰、礪劍蒼穹·大國航路、月背探索·宜居星球、天宮筑夢·星際家園、太空格物·護航飛天、生命之光·星穹秘鑰、星海無界·未來已至等七個部分,仔細研究了科技館當前研學設施的情況,展品的教育作用,課程的設計流程以及管理運作的方法。
調查期間,科技館的領導詳細說明了現行的研學項目,呈現了文昌航天條件與研學活動緊密結合的實踐效果,參會者借此機會深入了解了文昌航天條件在研學方面的特殊價值與拓展前景,為今后精確整合資源、設計專屬研學方案創造了必要條件。
專業解讀培訓:明確行業規范標準,引導基地規范化建設
為了促進研學基地規范化發展,安排了專門的分析說明環節。海南省研學旅游協會的謝祥項秘書長依據《研學旅游基地指標對照量表》,針對資源與空間、教育服務、人力資源、運營管理、安全保障等核心方面,逐項闡釋了指標的具體內容、打分依據以及評審條件。參照省內其他優質研學示范點,必須突出研學項目需兼具認知價值、動手體驗與育人功能,同時規定安全計劃編寫、應急設備配備、學員活動規范等基本規范。
座談交流:凝聚發展共識,謀劃產業協同路徑
與會代表們就“科技館研學活動的改進”“研學項目的市場拓展”“政府與企業合作的政策扶持”等議題展開了細致討論,建議“設立研學基地的動態考核體系”“開發‘航天發射觀賞 + 學習’的個性化項目”“強化研學導師的跨區域培養”等具有建設性的方案,達成了一系列促進研學旅行行業蓬勃發展的共識和行動方案。
總結成效展望:錨定發展方向,推動產業提質升級
這次前往文昌的活動,是海南省研學旅游協會 “市縣行” 系列交流的重要環節,借助 “考察 + 指導 + 對話” 的方式,達成了 “掌握情況、制定規范、統一認識” 的效果。該活動圓滿完成,不僅促進了政府與企業間的合作海南人力資源,為文昌研學旅游的進步開拓了方向,也為全省研學領域的標準化推進樹立了范例。
海南省研學旅游協會將接著開展 “市縣行” 座談會,深入各個市縣探尋有特色的研學項目,強化行業規范宣傳和技能提升訓練,促進研學基地水平提升和資源集中,幫助海南自貿港研學旅游行業向更高級別、更佳效益、更長久穩定的目標邁進,為海南文化旅游產業開拓新局面提供新動力。
海南航天神舟科技館介紹
海南航天神舟科技館是一個綜合性的現代化航天主題館,兼具知識普及、科技陳列、文化互動與休閑游覽多種功能。它致力于向公眾傳播航天知識,展示前沿科技成果,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互動,同時也是一個熱門的旅游目的地。
海南航天神舟科技館坐落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旁邊,整體占地面積達五千平方米,展館內部包含七個不同主題的展區,分別是名為寰宇初探·序啟星辰的起始展區,名為礪劍蒼穹·大國航路的航天發展展區,名為月背探索·宜居星球的天體研究展區,名為天宮筑夢·星際家園的太空生活展區,名為太空格物·護航飛天的科技應用展區,名為生命之光·星穹秘鑰的宇宙奧秘展區,以及名為星海無界·未來已至的展望未來展區。依據“文明溯源-國家力量 -星際生存 -深空拓展”的總體方針,專注于將航天領域的專業知識轉化為游戲化的互動形式,運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智能計算、網絡互聯等先進技術,構建引人入勝的體驗場景。使參觀者在參與過程中便捷掌握航天知識,領略航天科技的精妙之處,從而培養對航天探索的向往和熱忱。
該館依托其固有的航天背景,著重于空間站醫學研究、航天員生命支持、太空作物培育這三個方面,決心建設成全國第一個“航天生物醫學技術成果轉化實踐基地”,大力促進航天生物醫學技術的轉化和推廣。此外,該館還著眼于銀發族游客與文化旅游的融合,將航天醫學檢測和傳統醫學調理相結合,創建候鳥式健康養老新目的地,滿足不同年齡段游客的需求。另外,利用自貿區的扶持措施,以及全球航天醫學領域的合作機會,建立“太空醫療產業中心”。
海南航天神舟科技館將是中國首個融合知識普及、心靈互動、動手體驗于一體的航天生物教育場所,它將連接國家發展目標與當地文化特色,打造文昌獨有的文化旅行地標,以及城市新的消費聚集地。
此篇內容源自日照新聞網,本站予以轉載,目的在于讓用戶獲取更多相關消息,文中所述信息不能當作投資、購物指南。若對內容中的事實存有疑問,可向相關機構求證或與本站溝通。文章所表達的觀點并非本站立場,僅作為讀者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海南自貿港建設關于文旅產業創新發展的相關部署,進一步推動研學旅游行業規范化、特色化發展,充分挖掘市縣優質研學資源,8月29日,由海南省研學旅游協會主辦的海南自貿港研學行業沙龍市縣行(文昌)活動在文昌市龍樓鎮航天神舟科技館成功舉辦。文昌市旅文局相關領導、海南省研學旅游協會成員單位代表、文昌市各研學基地負責人及行業專家共赴活動,政企協同、多方聯動,為海南研學旅游產業發展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沉浸式調研:摸清航天研學資源底數,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活動伊始,參會人員在航天神舟科技館專業團隊的引導下,開展沉浸式調研考察。考察團參觀了寰宇初探·序啟星辰、礪劍蒼穹·大國航路、月背探索·宜居星球、天宮筑夢·星際家園、太空格物·護航飛天、生命之光·星穹秘鑰、星海無界·未來已至等七個展區,詳細了解科技館現有研學設施配置、展品教育功能、課程開發體系及運營管理模式。
調研過程中,科技館負責人系統介紹了已推出的研學課程貝語網校,展示了文昌航天資源與研學教育深度融合的實踐成果。通過實地考察,參會人員充分認識到文昌航天資源在研學領域的獨特優勢與開發潛力,為后續精準對接資源、打造特色研學產品奠定了堅實基礎。
專業解讀培訓:明確行業規范標準,引導基地規范化建設
為推動研學基地標準化建設,活動設置專業解讀環節。海南省研學旅游協會秘書長謝祥項圍繞《研學旅游基地指標對照量表》,從資源與空間、教育服務、人力資源、運營管理、安全保障等關鍵維度,逐一拆解指標內涵、評分標準及評審要求。結合省內優秀研學基地案例,重點強調研學課程 “知識性、實踐性、教育性” 有機統一的核心要求,明確安全預案制定、應急設施配置、學生管理流程等底線標準。
座談交流:凝聚發展共識,謀劃產業協同路徑
各參會單位代表圍繞 “科技館研學功能優化”“研學產品市場化推廣”“政企協同政策支持” 等議題深入研討,提出 “建立研學基地動態評估機制”“推出‘航天發射觀禮 + 研學’定制產品”“加強研學師資跨區域培訓” 等建設性意見海南人力資源,形成了一系列推動研學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共識與舉措。
總結成效展望:錨定發展方向,推動產業提質升級
此次文昌之行,是海南省研學旅游協會 “市縣行” 系列沙龍的重要實踐,通過 “調研 + 培訓 + 座談” 的模式,實現了 “摸清資源、明確標準、凝聚共識” 的目標。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強化了政企協同聯動機制,為文昌研學旅游產業發展指明了路徑,更為全省研學行業規范化建設提供了實踐參考。
下一步,海南省研學旅游協會將持續推進 “市縣行” 沙龍活動,深入各市縣挖掘特色研學資源,加強行業標準宣貫與專業培訓,推動研學基地提質升級與資源整合,助力海南自貿港研學旅游產業向更高質量、更優效益、更可持續方向發展,為海南文旅產業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海南航天神舟科技館介紹
海南航天神舟科技館是一座集科普教育、科技展示、文化交流和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現代化航天主題科技館。
海南航天神舟科技館位于海南文昌發射中心附近,總建筑面積5000㎡,展館由寰宇初探·序啟星辰、礪劍蒼穹·大國航路、月背探索·宜居星球、天宮筑夢·星際家園、太空格物·護航飛天、生命之光·星穹秘鑰、星海無界·未來已至七個展區組成。圍繞“文明溯源-國家力量 -星際生存 -深空拓展”的總體策略,致力于將硬核航天知識轉化為游戲化體驗,結合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體驗環境。讓觀眾在互動體驗中輕松學習航天知識,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激發對航天探索的興趣和熱情。
科技館充分利用其原生航天基因,專注于空間站醫學實驗、航天員健康保障、太空育種三大領域,致力于打造全國首個“航天生物醫學成果轉化示范基地”,積極推動航天生物醫學技術的轉化與應用。同時,它還著眼于銀發文旅融合整合航天醫學檢測與傳統醫學養生,打造候鳥康養新地標,滿足不同年齡段參觀者的需求。此外,借助自貿港政策優勢和國際航天生物技術交流的契機,構建“星際健康產業樞紐”。
海南航天神舟科技館將成為中國首個集知識傳播、情感共鳴、實踐創造于一體的新型航天生物科普基地,銜接國家戰略和地方特色,塑造文昌特有的文化旅游名片、城市新生消費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