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15 17:05:00作者:佚名
說到澳大利亞,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大袋鼠和樹袋熊,接著想到的是世界聞名的大堡礁和風景優美的黃金海岸,最后想到的是該國最負盛名的兩個都市悉尼和墨爾本。
悉尼和墨爾本是澳大利亞最突出、最知名的兩個城市。悉尼位于該國東南方,靠近植物學灣,是澳大利亞人口最多的城市,超過500萬人居住于此,2000年在此舉辦過奧運會,因而聞名于世。
墨爾本在澳大利亞排名第二,僅次于悉尼,是該國第二人口大城,超過四百萬居民聚居于此,工業實力雄厚,兼具工業與文化中心的地位,與悉尼實力相當。
不過貝語網校,坐落于悉尼和墨爾本中間的堪培拉,盡管是澳大利亞的首都,卻好像鮮為人知。
這是為什么?我們還要從悉尼和墨爾本的歷史說起。
悉尼和墨爾本之爭
1.悉尼的建立
悉尼是英國在澳洲的第一個殖民地。
18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在工業革命影響下,人口數量急劇攀升。1701年至1801年這百年間,該國人口總共增加了六百五十六萬六千人,最終總數接近一千六百萬人。
人口數量急劇增加,造成了兩個顯著影響:首先是人口數量過多,其次是犯罪數量上升。
圈地活動導致眾多農夫失去家園,英國因此急需吸納外來人口。
1800年繁華的倫敦
到了19世紀,英國著手實施大規模的海外移民計劃。然而,因為1775年北美獨立戰爭起事,英國喪失了作為北美流放罪犯的殖民地,因而必須另尋其他適宜的場所。
澳大利亞最終被英國選中,成為流放犯人和?;逝傻陌仓玫兀驗樗敃r是未開發的殖民地。
一七七八年一月十八日,菲利普領航的艦隊由六艘船只組成,共計一千五百三十名成員,他們抵達了澳洲的植物學港灣,船上有七百三十六名服刑人員
這些被驅逐的罪犯和效忠舊王朝的人,揭開了澳洲殖民的篇章,也塑造了澳大利亞聯邦的初始模樣。
植物學灣和悉尼
這支囚犯隊伍在海軍將領亞瑟菲利普的指揮下,最終在當代澳大利亞東南部植物學灣的北部區域,靠近杰克遜港口的地方,找到了一片能夠進行農業生產和定居,并且水源充沛的陸地,他們決定將這片土地稱作“悉尼”。
菲利普船長一行在悉尼升起英國國旗
悉尼便成了英國在澳洲建立的最初據點。隨后的歐洲殖民者,以悉尼為出發點,逐步向澳洲腹地遷移,到了1803年,已經慢慢延伸到現在的塔斯曼尼亞州。
悉尼鳥瞰
悉尼作為歐洲最早在澳大利亞建立的據點,吸引了大量外來者前來安家落戶,在經歷了與原住民的爭端、囚犯的騷亂之后,該城市的人口逐漸發展壯大。
1851年,由于金礦被發現,悉尼的居民數量迅速增長,二十年間便增至二十萬之眾。如今,悉尼都市圈的人口已超過520萬,在金融業、制造業以及旅游業等多個領域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世界金融中心排名,悉尼和墨爾本位列前15
2.墨爾本的建立
1803年,首批抵達現今墨爾本菲利普港的歐洲居民,在該地居住時間短暫,僅不足一年澳大利亞的首都是,便遷移至塔斯馬尼亞島。
1835年,墨爾本才建成為城市。1851年,它發展成一個小城鎮,當時居住著2.9萬人。同一年,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省從新南威爾士分離出去,墨爾本被定為該省的省會。
1860年繁華的墨爾本
同一年,維多利亞省發現了金礦資源,引發淘金熱潮。墨爾本因此迎來興盛時期,涌來大量尋求財富的人,其中不乏華人,這些人中許多最終選擇在墨爾本安家落戶。
19世紀后期,墨爾本經歷了迅猛的發展階段。許多新穎的建筑物相繼建成,各式橋梁和醫療設施不斷落成,墨爾本大學也在此期間正式建立。
二戰結束之后,墨爾本經歷了長達二十年的繁榮階段,人口數量從一百二十萬激增至二百二十萬。這一階段的人口大幅增長,為墨爾本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有力地推動了制造業的進步。
墨爾本遠眺
二十多年來,墨爾本人口增至493萬,成為澳大利亞關鍵的工業與金融樞紐。這座城市因其宜人環境聞名,并享有“體育名城”的美譽。眾多國內外體育活動在此定期舉辦。
堪培拉:設計出來的首都
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后至1911年這十年期間,該國規模最大的兩個殖民地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其首府分別為悉尼和墨爾本,雙方就應當將哪個城市定為全國首都的問題持續展開討論。
那時候,兩個地區的行政當局達成了一致意見,白種人唯有在氣溫較低的區域,才得以延續后代,這些區域與地球赤道相距較遠。
內政部部長金歐馬利另外指出,縱觀世界歷史,只有嚴酷的氣候條件,才能孕育出卓越的基因。
這也成為影響聯邦政府選址首都的重要因素。
1913年,歐馬利(右一)參加堪培拉命名儀式
歐馬利砌上第三塊奠基石
澳大利亞的首都選址不能臨近海岸線,以免遭受軍艦的炮火襲擊,此外還要求不能將政治中心僅僅設在某個單一城市,以免過分削弱悉尼和墨爾本的影響力。
最后,雙方決定將澳大利亞的首都定在距離悉尼大約300公里,距離墨爾本大約700公里的堪培拉地方。
澳大利亞的首都堪培拉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脈的腳下,這個地區在1820年有外來者首次涉足,之后被用作放牧的場地,到了1840年,這里逐漸演變成一個規模較小的小鎮。
確定為聯邦首都后,澳大利亞政府于1912年面向世界征集城市藍圖,次年國會收到137份不同構思,最終選定由美國知名建筑師,36歲的芝加哥籍沃爾特伯里格里芬提出的規劃。
格里芬設計方案
伯里格里芬在堪培拉市中心修建了一個規模宏大的湖面,這個湖將城市分割成兩個部分,讓原本干旱的區域煥發了生機。
建成后的首都山
湖北省的城區布局,以中心廣場為起點,向各個方向呈網格狀擴散,由此劃分出居住地帶、學習場所和經營地帶。
湖南面,以首都山為中心,向四周形成政府的行政區域。
湖的東面和西面分別修建了一座橋梁,東側的是聯邦橋,西側的是國王橋,這兩座橋將城市的南半部和北半部連接在了一起。
公共機構與政府辦公場所多選址于人工湖畔,堪稱園林都市的標桿。
此地歷史積淀不深,未曾歷經戰火,然而區域內處處體現著精心布局,處處展現著優美景致,如今近四十萬堪培拉居民,居住在八百一十四點二平方公里的疆域內(此面積較新鄭八百七十三平方公里稍遜)。
澳洲主要城市人口密度
悉尼、墨爾本和堪培拉的各項比較
悉尼、墨爾本和堪培拉都位列世界宜居城市前列。
在教育領域,墨爾本和悉尼都出現在全球“最佳學生城市”的榜單上。
不過澳洲國立大學在堪培拉,該學府國內排名第二,國際排名位于前五十位,同樣極具誘惑力。
就房產價格而言,悉尼的整體價位較為突出,緊隨其后的是墨爾本,而堪培拉則顯得比較平易近人。
依據維州人均年收入八十萬元人民幣的統計澳大利亞的首都是,這三座城市的房產價格十分合理,民眾購買力充足。
從官方發布的GDP數值來看,2017到2018年:
悉尼的經濟總量為4430.9億美元,這個數額幾乎占據了澳大利亞全國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
墨爾本GDP占到3510.1億美元,占全澳的19.3%;
堪培拉394.42億美元,占全澳的3%。
不過從人均GDP來看,堪培拉人均較為富裕。
這三座城市,都擁有世界頂尖的高等學府,都具備充足的職業發展空間和舒適的生活條件。對于計劃前往澳大利亞定居、深造的人群而言,究竟選擇哪一個,其實完全取決于個人的傾向。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