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22 09:05:36作者:佚名
作者牛彈琴
加拿大政府,現在也懸了。
觀察西方社交媒體,可以發現關于特魯多即將辭職的言論層出不窮,更有一些熱心人士,甚至制作了特魯多淚流滿面宣布辭職的視頻。
怎么會這種情況?
因為現在的特魯多政府,真的是內憂外患。
CNN的一篇文章提到,一片陰霾正籠罩著特魯多日益不受歡迎的政府……面對要求特魯多辭職的壓力不斷升級,他對國家原本就岌岌可危的掌控力現在愈發顯得薄弱。
在社交媒體上,一條視頻迅速傳播開來,畫面中一位加拿大公民對著特魯多大聲疾呼:特魯多,你把加拿大搞砸了,你身邊的人一個個都離你而去,你應該離開,加拿大需要重新進行選舉,你不是君主,你已完全失敗……
特魯多一臉無奈,鉆進汽車,揚長而去。
在過去的短短一個月里,全球范圍內重大事件接連不斷,韓國總統遭遇彈劾、法國總理突然宣布辭職、德國政府面臨解體,而目前,加拿大也正面臨著新的危機。
特魯多最大的危機,一是來自內部。
在加拿大政壇擔任副總理及財政部長職務長達四年之久的克里斯蒂婭·弗里蘭,近期出乎意料地宣布了辭去職務,這一決定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特魯多剛剛嘲笑美國未能選出一位女總統,緊接著,他自己的女副總理卻與他產生了分歧。
為什么鬧掰?
理念不同,尤其是針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弗里蘭主張強硬回擊。
在遞交的辭職信中,她這樣表述:“近期,你我二人對加拿大未來發展的正確路徑產生了意見上的不一致。”
她指出,我國當前正遭遇著極其嚴峻的挑戰。美國新上臺的政府正打算實施激進的經濟民族主義策略……我們目前應對國家所面臨的威脅的方式,將直接決定我們這一代人的命運,甚至可能深遠影響更長遠未來的走向……
特魯多并未敢于進行反擊,即便特朗普多次對他進行嘲諷,他終究只是美國的一個州長,即第51州的長官。
最終,弗里蘭選擇了離職。加拿大廣播公司對此進行了分析,認為弗里蘭的辭去職務“令人震驚”且“前所未有”,對于民意調查中大幅下滑的特魯多而言,這無疑是一場災難。
越來越多的加拿大民眾涌向街頭,強烈要求特魯多辭職。與此同時,反對派持續發起挑戰,力促特魯多退位,進而推動加拿大提前舉行大選。
根據民意調查結果,自由黨領導人特魯多在競爭中相較于保守黨領導人波利耶夫爾,落后了整整20個百分點。
弗里蘭的離職進一步凸顯了特魯多政府的內部矛盾,自由黨內部涌現出了幾位重要的反對派成員。
特魯多的重大挑戰,還來自外部。
更準確地說,來自美國,來自特朗普。
特朗普明確表示,將針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實施高達25%的關稅措施,即便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急忙前往海湖莊園尋求對話,特朗普依舊堅定立場,未有任何讓步。
面對弗里蘭的離職,特朗普不僅落井下石,更是直言不諱,“她將不會被人們銘記!!!”他還強調:“她的所作所為純粹是有害的,絲毫沒有助于達成一項對不悅的加拿大民眾極為有利的協議。”
更讓加拿大屈辱的,是特朗普的侮辱性言辭。
他不止一次將特魯多稱作州長,并暗示,若加拿大無法滿足美國的某些要求,那么不如直接加入美國,成為其第51個州。
加拿大畢竟是一個大國,位列西方七國集團;特魯多至少也是一位國家領導人,在西方國家中享有一定的地位。
但特朗普吃定了特魯多的豆腐。
何須提及加拿大,實則不過是加拿大州;何須稱道總理特魯多加拿大新聞,實則不過是州長特魯多。
我觀察到,《卡爾加里先驅報》不禁發出感慨,認為這簡直難以置信,竟有比這更加具有破壞性的侮辱。
加拿大保守黨領袖波利耶夫爾氣憤地指責道:“歸根結底,特魯多表現出了領導力不足,無法贏得全球各國的敬重。”
最后,怎么看?
完全個人看法,粗淺三點吧。
第一,特魯多,活成了一個政治笑話。
需明白,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加拿大對美國可謂是傾力相助,面對他人不敢涉足的棘手任務,加拿大卻勇于承擔,諸如突然對孟晚舟實施拘押……
不料,即便加拿大已經低頭順從,甚至以冷漠的態度示人,特朗普仍舊毫不留情地對其施加了兩次重擊。
看了一下,加拿大與幾個世界大國的關系。
與中國關系,大家都知道,現在很糟糕。
與俄羅斯關系,不用多說,現在更糟糕。
與印度關系,很有意思,兩國的外交官都快驅逐光了。
與美國關系,更有意思,特朗普還在不斷吃特魯多豆腐。
特魯多啊,他原本也算得上是個英俊少年,可如今卻落得如此境地,這其中的艱辛確實難以言表。
第二,特朗普,還在磨刀霍霍。
看了一下,特朗普又新鮮出爐了一條推文,直接點名加拿大。
他說:“為何我們每年向加拿大提供超過一千億美元的資助,這實在說不通!眾多加拿大人渴望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這樣做能顯著減少他們的稅收負擔和軍事防衛開支。我個人覺得這確實是個不錯的提議。第51個州,多么令人興奮啊!”
最后,三個嘆號。
盡管一項針對加拿大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3%的加拿大民眾期望加拿大并入美國,而高達82%的民眾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但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特朗普認定了。
還有比這對加拿大更大的侮辱嗎?
第三,特魯多,可能也快了。
內外交困,國內執政黨出現分裂加拿大新聞,遭到在野黨的猛烈攻擊;國外面臨印度的步步緊逼,再加上特朗普的追擊……
哦,還有家庭內部,原先看似神仙眷侶的一家,最終也離婚了。
特魯多的下臺日子,可能確實快了。
眾多加拿大學者紛紛表示,這位處境艱難的領導者,目前已是陷入絕境,卻依然在竭力拖延不退。
CNN最近有一篇文章,寫得很有意思,文章最后這樣說:
四十年前,皮埃爾·特魯多,在卸任加拿大總理職務的前夕,于渥太華那場肆虐的暴風雪中,獨自踏上了漫長的歸途。
目前,加拿大絕大多數地區正飄灑著雪花,而年輕的特魯多也該獨自出門去漫步了。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
特魯多啊特魯多
怎么搞成了這樣
認為他咎由自取的
就鼓勵五毛錢吧
好好一個加拿大
能搞成這樣
也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我們就鼓勵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