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4 14:32:40作者:佚名
根據(jù)計劃,隨著南大蘇州校區(qū)的落成,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將整體搬遷至蘇州高新區(qū),并于2021年9月在蘇州校區(qū)啟動首批招生。
再見了!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長江之濱,龍王山腳下,有一所被綠色植物包圍的大學。 占地1011畝,校園綠化覆蓋率較高,擁有“三湖兩園一山”等標志性景觀。 被譽為“南京十大最美大學”之一。
如此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足以讓人向往。 它就是——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正在崛起。 “真誠、雄偉、勵志、務實”的校訓銘刻于此,堅守“啃根、干大事”的精神家園。 這里,花香書香是永恒的風景,這里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優(yōu)秀學子。
被學生戲稱為“藍鯨大學精靈學院”的南大金陵,也有很多同義詞勵學南京大學考研網(wǎng),如“龍王山腳下的藍精靈”、“學府路8號”、“濮院”等。 .. 跟隨我們今天的步伐,再次行走。 南大金陵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我還記得第一次走進校園的情景。 我首先看到的是矗立在馬路中間的南大之星。 這是大學生活開始的地方。
南大之星前的噴泉池,入住時有幸看到一次灑水。 現(xiàn)在已經被填滿了,就像老校友的青春一樣,被時間埋葬了。 左邊的綠色植物也被新的建筑所取代。
還記得剛開學的時候,我已經數(shù)不清在八角樓迷路了多少次,在Pu1 Pu2 Pu3的交匯處,我經常遇到一起迷路的同學。
里區(qū)錯綜復雜的教學樓就像一座米諾斯迷宮,讓人看了不禁落淚。
抓不到路人就等于抓到了救命稻草。 問浦路 XXX 要去哪里是不科學的。 如果你碰巧遇到一個同樣困惑的前輩,你得到的答案將是害羞的微笑和“我也在尋找”。
至于八角樓的傳說,則是在高年級學生中口耳相傳的。 誰知道迷宮般的浦區(qū)教學樓走了四年也沒有弄清楚!
那時我總覺得西平很平坦,教室也很大。 有四門無論什么專業(yè)必修的課程。馬遠、斯修、近代史、毛澤東也是晚上自習的地方。
學校里考研的人很多。 他們每天早起,去食堂買豆?jié){和雞蛋餅。 穿過山坡,經過雙亭花園,來到思源圖書館。
當時考研教室要到八點才開,大家都在大廳里背書。 中午我們在附近的San 吃飯,三個人點一鍋剛剛好。
我們在圖書館待了一整天,晚上10點左右聽到小白船的聲音后我們就被疏散了
那時候餓了就去匯文吧買奶茶加鮮花餅,就能多背五十個單詞。
秋冬大霧的時候,行走在那些雄偉的石柱之間,南天門清晰可見,別提有多神奇了。
我還記得教學樓的109教室。 我通常在這里上主要課程或聽大型講座。 有兩層樓,我最喜歡坐在樓上聽課。 如果閑著沒事也可以去散步。 恐怕大家都睡過這里了。
學校擁有眾多優(yōu)秀教師,其中有臺大退休教授,有南大浦口留學畢業(yè)生,還有985、211攻讀博士學位并在校擔任輔導員的青年教師。
我還記得左地江體育館里的汗水和青春,那些吶喊、歡呼、尖叫,還歷歷在目。
還記得當時住20多棟樓的學生最怕的就是去裕惠樓拿電腦,那會橫跨整個校園,翻山越嶺。
選擇在體育館打羽毛球的學生總是讓人羨慕不已。 有時在乒乓球館的后山上還能看到學校看門的阿姨養(yǎng)的雞。
我還記得第一次走進公共澡堂時的驚訝和羞澀。 即使搬進了有獨立衛(wèi)生間的新宿舍,我仍會想起那升起的薄霧和歡樂的氣氛。
藝術學院是學校里最有藝術氣息的地方。 其他部門既好奇又羨慕。 獨特的江南風情,無論什么季節(jié)都散發(fā)著優(yōu)雅的氣息。
濮院的共享單車讓懶人們有了出門的勇氣。 喜歡呆在宿舍的同學時不時寵著小黃,騎著它去圖書館、上課、取快遞、走路……
微風和煦,陽光明媚,落葉成蔭。 你還記得那個騎著自行車從你身邊經過的馬尾辮、樹影斑駁的女孩嗎?
再看看美麗的校園。
南大金陵擁有“三湖、兩園、一山”等標志性景觀。 南大金陵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麗,每天都能收獲不同的快樂。
玉惠樓對面是明湖星湖,夏天荷花優(yōu)雅地矗立,非常美麗。
星湖、明湖、云湖留學之路,三湖各有魅力。 湖邊有長凳和草地,偶爾還能吃到情侶送的狗糧。 這就是大學生特有的荷爾蒙幸福味道。
連接宿舍和浦區(qū)的小竹林,專門用于藝術花園的教學樓,每天上課經過的百年紀念館,還有學校里熟悉的道路,看似相似,卻有著不同的韻味。
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景色各不相同,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花朵,嬌艷欲滴。 我在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生活了短短四年,在這里度過了我最美好的青春歲月。 母校已成為我揮之不去的精神寄托。
每年春天,二月蘭花裝點了學校的每個角落,紫藤走廊也不斷披上紫色。 隨便走走就能拍到各種不知名的花。
思源圖書館蜿蜒的櫻花路現(xiàn)已重新開放。 周圍樹木遮天蔽日,蟲鳥鳴叫勵學南京大學考研網(wǎng),蝴蝶飛舞。 仿佛徜徉在春天的秘境中。
四月,楊絮、柳絮、梧桐飛舞,即使是最英勇的武士也不忍心打擾。 如果你看到有人突然停下來在路上揉眼睛,最好表示同情,因為你可能就是下一個受傷的人。
夏季,星湖、明湖、云湖荷花開滿,滿目綠意,讓人心曠神怡。 熱戀中的情侶們占據(jù)了湖邊的特殊情侶座位。 他們都坐在那里看月亮數(shù)星星嗎?
秋天,圖書館和教學樓附近高大的梧桐樹下鋪上了一層黃色的地毯,美麗極了。
以前還抱怨上課路上的大大小小的坡,現(xiàn)在想起沿途的翠竹、鳥語花香,只是來回路上的一點樂趣。
還記得春天和夏天的每條路都一年比一年密。 原本稀疏的地方現(xiàn)在變成了綠色隧道。 微風吹過,落葉飛舞,很舒服。
還有一條陡峭的路通向San ,給人一種大西北路的熟悉感。 路兩邊的松樹、柏樹和樟樹都比以前高了很多,我每次都不自覺地放慢了速度。
還有那常綠的竹林,吸收了十幾年的天地精華,如今茂密得令人震驚。 無人的時候四處走走,有一種曲徑通幽的感覺。
而且每次從西門進來,都會看到南鑫大學那個冰淇淋一樣的大球。 藍天、白云讓你心情舒暢。
學校里還有一排排的高低杠,天氣晴朗的時候就變成了絎縫區(qū)。
網(wǎng)球場上還有一面涂鴉墻。 女孩子都喜歡在那里拍照。 那時的照片至今仍能找到。
還有后山龍王山。 看來每個人都想去這里參觀。 山上有一座承啟樓,看上去很像福建土樓。 里面有一個戲劇舞臺,墻壁上滿是涂鴉。
還有一座具有藝術學院風格的江南風格建筑。 南大搬走之前,這里是南屏教學樓。 走進去,處處充滿藝術氣息,讓周圍的學生既羨慕又喜歡。
藝術學院旁邊還有靜靜隱藏的藝術培訓中心。 堆放的舊自行車墻透出一種狂野頹廢的美感。
學校的生活也很方便。 還有專門的商業(yè)區(qū),賣的東西從水果、零食、奶茶,到修手機、電腦、眼鏡,甚至洗剪吹,一應俱全。
以往,雙十一快遞覆蓋了雙庭園二樓。 稍后收快遞時,可以到達學生活動中心一樓、第一食堂、學校西門。
學校里的共享單車也換成了小黃的哈羅助力車。 現(xiàn)在我騎車時甚至不需要踩踏板。 我總喜歡騎上自行車一路跑去取快遞或者去上課。
行駛在連路緣石都沒有的道路上,你可以隨意切換路線,一口氣到達你想去的地方。 走過綠蔭,耳邊吹著風,真是心曠神怡。
但進城就沒那么開心了。 當3號線停運時,一直擁擠的131和159是進城的唯一選擇。 后來又推出了D4/531。
每次過長江大橋都是一種折磨。 運氣好的話,半個多小時就能過橋。 堵車的時候橋堵了三個小時,連司機都下車聊天!
但無論發(fā)生多么悲傷的事情,學校的食物都會治愈你。
大家難忘的不僅是學校美麗的風景和美好的回憶,還有難以割舍的美味佳肴。
校園的三間食堂里,無數(shù)人一起悄悄變胖了。
三個食堂各具特色,美食眾多。 雖然不一定絕對好吃,但至少味道好,干凈,安全。
比如第一食堂的陜西蒸面和地鍋飯,第二食堂的麻辣香鍋和麻辣香鍋,第三食堂的炒米粉和街角餐廳,酒店式的梅花餐廳,有很多好吃的。
有時食堂也會提供深色菜肴。 火龍果七彩雞、培根香蕉、芹菜炒草莓……
這些水果和蔬菜的奇妙組合,一開始被大家拒絕了,但是嘗試之后,沒想到味道還不錯。
每到不同的季節(jié),南大金陵學子都能在濮院食堂看到各種季節(jié)驚喜。 春夏秋冬,食堂里藏著許多美味佳肴。
尤其是冬天,寒風刺骨。 一天的課程結束后,學生們走進食堂,喝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配上一些紅辣椒。 麻辣爽口,暖身暖心!
在那些昏昏欲睡起不來的早晨,一份熱氣騰騰的煎餅就足以讓你一整天都充滿活力。
除了鴨血粉絲湯,還有美味的湯包。 這樣的搭配無論是早餐還是晚餐都非常滿足。
喝一口粥,咬一口茶葉蛋,嘴里就會充滿熱粥的柔軟觸感。 配上鮮咸的芥末,隨著粥在食道中流動,溫暖的感覺會溫暖你的胃。
還有各種瓦罐湯,有蘑菇雞湯、冬瓜排骨湯……多種口味供你選擇。 每一口湯汁都濃濃的,醇厚誘人,味道醇厚。無論天氣多么寒冷,你的心都會被溫暖治愈。
三石堂的炒米粉、豆芽、青菜、肉類也可以加入,與米漿米粉一起炒。 它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口味獨特。 它受到許多“藍精靈”的喜愛。
第三食堂前的大草坪上偶爾會舉辦音樂會和露天電影,這已經成為很多學生一起狂歡的記憶。
每個月都有幾天我想額外吃點東西。 這時,食堂的麻辣香鍋就成了我的首選。 點一份40多元的菜,兩個人可以吃到肚子飽。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有錢的人,不要跳過免費的湯,去隔壁的窗戶做兩份老母雞湯。 這種香鍋+雞湯的組合可以說是學生時代最幸福的吃法了。
即使在食堂吃膩了,雙亭園也有很多小吃、小吃。 一鳴湯圓、煎餅、關東煮、冷面……方便快捷的首選。
另外,學校外的美食廣場也填飽了很多人的肚子。 西門相宜子君和東門力鵬廣場有很多小餐館。 當我有空閑時間時,我總是喜歡讓我的室友來辦理入住。
每到晚上總是人頭攢動,不知道東門小吃街喂飽了多少人的體脂。
來自西安的爺爺親手做的紅燒肉,肉嫩多汁,肥瘦相間,配上酥脆的剛出爐的包子,這樣的肉夾饃真是讓人過癮! 用老人的話來說就是:不含糊!
多種食材,滿足你對燒烤的所有幻想。 深夜,只有炸串和燒烤才是學生最大的安慰。 但仔細想想,沒有什么比在宿舍里吹著空調自慰更好的了。 肉串還有什么好吃的呢?
熬夜寫作業(yè)的時候,東門的紅燒豬蹄特別滋補。 豬蹄富含膠原蛋白。 估計沒有一個學生能夠抗拒這樣的誘惑。
在東門,炒飯必須有名字,有肉、有蔬菜、有米飯,而且營養(yǎng)均衡。 即使是最實用的食材,在攤主手中也能轉化。 老干媽的蛋炒飯一碗肯定不夠兩碗。
當然,除了這些,東門還有烤冷面、雙皮奶、炸雞柳、烤雞腿、梅菜煎餅……各種真正能吃一個月的小吃。
恨不得時光倒流,但人間總有不散的宴席。 本以為南大金陵還在,還能在這里回憶起往日的美好時光,但終究是留不住了。
關于南大金陵,有無盡的青春回憶。
那時,我們一路笑著,裹著被子,包著粽子。
你還記得女生宿舍樓前排列成心形的蠟燭,還有小男生打電話到宿舍表白的情景嗎?
但通常的結果是宿舍阿姨大喊大叫,把蠟燭和吉他都拿走了。
每當樓道里響起一聲“檢查宿舍”的聲音,宿舍里的人就會立刻跳起來,把明目張膽地放在桌子上的電熱水壺、小炒菜鍋藏起來,然后面帶微笑地迎接阿姨的檢查。臉。
記得三市和十五樓之間的空地,是社團活動必去的地方。 還記得百團大戰(zhàn)、彩虹跑、信息學院的篝火晚會、藝術學院的新生迎新表演嗎?
還有宜人的校園環(huán)境。 隨著四個季節(jié)的變化,春、夏、秋、冬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景色。 行走其中,詩情畫意,令人陶醉。
回首過去,美食街、圖書館、教學樓……這里的每一個角落都給學子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舊時光記憶。 青春最美好的時光,就是遇見南大金陵。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見面還是像以前一樣
龍王山腳下,濮院正青春
歸來我還是金陵人
隨著金陵學院搬遷,南大浦口校區(qū)有了新的定位。
據(jù)悉,南京大學將在浦口校區(qū)與英國KCL教育集團等世界一流大學在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技術研發(fā)、科技成果轉化、匯聚世界一流人才等方面開展合作幫助南京江北新區(qū)提升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
關于南大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