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27 21:04:17作者:佚名
國內及國際眾多大學常以“工業”為名, , 這些學府為全球培養了大批工程技術者和技工。
但對于全球的工業大學的實力,卻長期以來缺少一個排名。
2025年某個評價組織評選了全球二十一所工業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這份名單重點考察了德、中、奧、芬等國的技術院校,具體結果附在后面,各位校友的母校有進入榜單嗎?
01
[]
ABC的全球工業大學排名出爐,中國占據的席位最多,一共列出了12所,德國緊隨其后,入選的有7所。
簡直不可思議,德國的國土面積與中國的一個省份相仿,卻擁有數量眾多的技術院校,由此可以推知該國工業基礎之深厚。
排名榜表明,全球工業大學中排名靠前的五所分別是慕尼黑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西安工業大學,以及德累斯頓工業大學。
德國在排名前五的高校中占據了三個位置,中國則有兩個位置,進入前十的高校里,德國有五個,中國有四個,另外還有一個名額由奧地利的維也納工業大學獲得
國內眾多理工大學多分布在第10位至第21位區間,其世界綜合排名大致落在500名到1000名之間。
這幾所院校包括南京工業大學,廣州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以及沈陽工業大學。
德國無論品質還是規模都更為突出,我國當前規模已經居于前列,不過在國際上的名次方面,與頂尖學府相比還存在距離。
02
哈工大只能排名第二
哈爾濱工業大學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直接管理,是國內頂尖的全國重點高校,始終位列全國高校排行榜前十名,并且是國內工業界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2025年全球工業大學排行榜上,哈爾濱工業大學位列第二,由于位居其前的是德國頂尖學府慕尼黑工業大學。
該大學在全球高校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十二,在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位列第二十六名慕尼黑工業大學,其計算機學科全球排名十五,歐洲地區排名第二。
慕尼黑工業大學是德國工業領域的頂尖學府,其特色學科共有六個,具體包括機械制造、信息科學、電力系統、自然哲學、構造設計以及生命科學。
慕尼黑工業大學最為出眾的方面在于,該校造就了十九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二十五位萊布尼茨獎獲得者等杰出人才,這些杰出人才無論身處何地都是頂尖人物。
哈工大作為國內頂尖學府之一,其國際聲譽同樣卓著,全球排名常居百名之內,然而具體位置多在八到一百區間徘徊,與慕尼黑工業大學相比仍存在一定距離。
因此,哈工大雖只能排名第二,但也不冤。
03
廣東工業大學超北京工業大學
這個排名名單里有個讓人不太明白的情況,就是廣東工業大學的位次,竟然超過了北京工業大學。
廣工目前只是普通非985非211高校,北工大既是211大學又是雙一流建設高校,且位于北京,因此其排名本應更為靠前
在寰球工業大學排序里,南京工業大學和廣東工業大學的位次都領先于北京工業大學,并且都更為靠前。
這或許同ABC世界大學排名的評估標準有關,該排名包含學術科研、畢業生就業、教育投入、國際化和整體聲望五個方面。
詳細來說,研究評估涉及論文數量、被引頻次、學術影響力等要素,這些方面合計占總權重的百分之三十五。
北工大或許在某一時段某個方面稍顯遜色,因而位置有所下滑,但這并不能抹殺它的實際能力。
04
德國高校霸榜工業大學全球榜單
在全球工業大學榜單中,德國高??芍^是霸榜了,表現非常亮眼。
慕尼黑工業大學位居首位,亞琛工業大學、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柏林工業大學以及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也躋身全球工業大學前十行列,這幾所院校全部位列全球高校500強之內。
德國屬于資本主義發展歷史悠久的國家,其基本國策向來是注重科技發展,重視大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諸如慕尼黑工業大學于1827年建立,柏林工業大學于1870年成立等機構,起初就確立為“滿足制造業對工程師的需求”,而非學術研究型高校。
因此德國的這些高校直接響應了當時機械制造、化工、電氣等新興產業的迫切需要,進而促使德國的經濟與工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
因此,德國的這些工業大學這么強,也就不足為奇了。
05
結語
工業高等院校在世界各地都發揮著關鍵作用,尤其在中國和德國這樣的制造業強國,更需要增設工業高等院校并培養專業人才。
另外,在一些高校合作名單里,可以看到日本八戶工業大學、白俄羅斯國立工業大學等海外具有“工業”字樣的學校,這些并未出現在這個列表中,或許它們被歸入了綜合性大學類別。
名次雖然存在高低之別,不過他們造就的人才價值連城,而且都對地域發展做出了關鍵性貢獻。
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