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26 15:04:18作者:佚名
2022年MBA聯考備考已進入“一志愿報名”環節,考生們面臨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要報考哪所商學院,又該如何選擇MBA項目,這些問題是所有渴望晉升的MBA學子必須認真思考并做出抉擇的。
筆者曾在數所商學院任職,算是對商科教育有較深認知的人士。由于常與MBA申請者交流,他們頻繁詢問“長江MBA同北大清華MBA有何差異”,故此再度陳述個人見解。
面臨長江商學院和清華經管或北大光華的選擇時,多數人可能會憑借直覺傾向于北大或清華,優先考慮這兩所院校。但申請MBA需要權衡的方面遠不止學校聲譽,還應綜合評估考試成功的可能性、課程的價值回報、在校期間的感受以及畢業后的職業發展潛力等諸多方面。因此,進行這樣的比較具有實際意義,也能為MBA申請者在第一志愿選擇時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關于北清情結
清華北大在中國人心中地位極高,沒有任何學校能比得上,就連首批985高校中其他擁有校園的7所大學,也有不少申請人根本沒放在眼里。我曾詢問過一些申請者為何要報考北大清華,他們大多回答“想實現一直以來的夙愿”,接著會講述自己與這兩所大學的淵源,比如家族中有多少親友畢業于北大或清華,甚至自己在參加高考時就把這兩所學校當作首選目標。讀MBA進入北大清華可以說是他們圓夢的絕佳機會。
有傳聞稱,不少人持續三四年向北大清華的MBA項目遞交申請,今年我碰見一位一心想上北大的申請者,他第五次報考北大,最終被錄取了!四次落榜第五次得償所愿,算是走了運清華大學mba,然而像他這樣有好運的人實在少見,北大清華那極低的錄取比例,決定了多數人就算拼盡全力,也不一定能得到期望的回應。
北大清華方面未曾公布MBA的報名人數,有消息稱清華去年的申請與錄取比例高達三十比一,錄取比例極低僅三成,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錄取比例也相差無幾。哈佛商學院的MBA數據可以在網上查到,2020年共有九千三百零四人申請該校MBA項目,最終八百五十九人獲得錄取,錄取比例約為九成二。
追求理想應當持續奮斗。若申請未果,不妨先暫停腳步,一方面積累職場閱歷,另一方面增強個人能力,以便后續申請時更具競爭力,可間隔兩到三年再度嘗試,倘若第三次仍不理想,則需思考其他發展路徑。只要為理想付出過努力,便不會感到失落。
關于大學校園
有人提到清華北大是歷史悠久的學府,校園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包括食堂、運動場和電影院,并且各學院各學科之間相互促進,而長江商學院則沒有獨立的校園。但據筆者了解,北大清華的MBA學生大多過著工作—學習—生活的節奏,行色匆匆,許多人甚至未曾踏入圖書館,也未在運動場上活動過,對他們來說,是否有校園并無太大影響。
長江商學院為一所獨立的學術機構,專注于商業領域的研究,聘有四十余名全職頂尖學者,不招收本科生,僅提供商科課程,其模式與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相似。該學院在歐洲的法國、亞洲的新加坡、阿布扎比以及美國的舊金山共設有四處教學地點。本人曾前往新加坡的亞洲分部,該校址位于該市中心的一棟獨立建筑之中,環境顯得較為封閉,難以感受到傳統校園的氛圍。但是,該校商科專業沒有本科生,也沒有校園,卻在2021年英國《金融時報》MBA排名中位列全球首位,因此吸引了大量申請者,看來是否擁有校園和能否創建出色的MBA項目之間并無必然聯系。畢竟,在職人員攻讀MBA更看重的是通勤便利程度、課程安排、師資力量、同學背景等整體感受。
再提一下,長江商學院的教學地點分別設置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核心商業地帶,具體坐落在東方廣場、虹橋商務區以及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出行十分方便,設備條件極為優越,配有圖書館,其數據庫資源可與哈佛等國際知名學府相提并論,在教學支持方面,一點也不比北大光華和清華經管差。
綜上所述,假如并非攻讀全日制MBA,有無校園人脈關聯不大,畢竟通常難以抽出時刻常去圖書館或體育場館。不過若是攻讀全日制MBA,且學校提供宿舍,將有充裕光陰參與各類社團活動,亦可聆聽各系舉辦的各類報告,這樣求學感受確實不同。
關于學費
長江商學院常被視為商界精英的首選,其收費標準極高,顯著高于清華及北大的MBA項目,因此多數人對其望而卻步,不愿過多了解。然而長江的EMBA項目確實擁有全國最昂貴的學費,但MBA項目則有所不同,其目標群體主要是經驗豐富的職業經理人以及新興的商業領袖。經過咨詢得知,長江MBA為了吸引那些學歷出色且職業履歷優異的申請者,設立了多種豐厚的獎勵學金,以協助優秀青年完成MBA課程的學習。需要留意的是長江MBA聯考的專項獎勵、智造創業的助學金、女性領導力的資助,能夠讓杰出的申請者同時獲取好幾個種類的獎勵。
因此實際支付給長江MBA的學費數額,與清華北大MBA的收費標準相仿,各位學員需要多向招生負責人了解關于獎助學金的安排,切莫在報名環節就給自己劃定太多門檻,畢竟各個項目都會努力吸引那些學業表現優異的申請者。
長江MBA與北清MBA之比較
這個議題頗具爭議性,三個計劃特色鮮明,不過對于攻讀MBA學位的人選,全面掌握信息、從多個角度分析評估,對選擇目標院校而言極為關鍵。為此本人向就讀學員及課程導師征詢意見,查閱相關媒體報道和官方資料,歸納整理了以下內容。
這篇文章不涉及對這三所院校MBA項目的評價高下,只是分析它們的異同點。
1.長江MBA與北清MBA差別之處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是九所首批獲準開展MBA教育的高校之一,于1991年啟動MBA項目,至今已走過三十載歷程。北京大學作為教育部核準的第二批MBA試點院校,其光華管理學院于1994年開辦MBA課程,至今也已運營了二十七年的歷史。長江商學院系李嘉誠基金會出資建立,于2002年獲得國家官方認證,2003年11月啟動英文全日制MBA招生,2009年增設中文在職MBA課程,至今已運營MBA項目十八年。由于歷史積淀和培養目標各不相同,這三所院校的學員在綜合素養與職業形象上呈現出明顯區別。長江商學院天生具備企業家精神特質,這種特質深入其核心理念,因此長江MBA在招生時更傾向于選擇不拘一格的申請者,加入的學生構成更加豐富多樣,既有海外名校畢業且成就斐然的創業者,也有國內接受教育但工作履歷和個人經歷非常獨特的申請者,他們同樣受到長江的歡迎。
課程實用性方面,長江MBA項目融合了學院的獨特之處,在必修基礎課程之上,針對金融投資、智能制造創業、文化創意產業這三個發展前景廣闊的領域,以及整體經營管理方向,設置了多樣且與時俱進的選修科目,同時借助多元化的行業實踐項目,幫助學生持續關注行業最新動態,達成資源跨領域聯合,運用豐富的行業論壇和現場案例分析課堂,為學生帶來更為充實的教育感受。
三所學校均設有校友導師項目,會聘請表現突出的EMBA畢業生擔任MBA指導老師,但長江MBA在促進EMBA前輩與MBA學生之間的溝通協作方面更為周全,渠道也更通暢。商界人士普遍清楚,不同課程常常各自構建信息壁壘,長江MBA項目的分管領導既負責學院行政,又主管校友聯絡,這種組織設置方便MBA學生鏈接長江杰出的前輩網絡。此外長江商學院高度關注校友群體的聯絡與維系,營造了濃厚真摯的社群氛圍,時常開展多樣多姿的聯誼項目,消弭了不同課程結業生之間的隔閡,眾多離校生對此贊譽有加。
業內專家認為,公立大學附屬的商業學習機構類似政府機關,而長江商業學習學院則如同私營企業。這種說法有多種理解方式,但顯而易見的是,私營機構運作更為敏捷,對于學員的咨詢無需經過層層上報程序,能夠迅速回應。年輕人普遍反感刻板的管理模式,參與長江MBA項目的學員也指出,在長長江商業學習學院就讀期間享受到細致周到的照料,絕大部分疑問都能得到及時的處理和解答。
2.長江MBA與北清MBA相近之處
通過調研,發現在以下方面長江MBA與北清MBA不分高低。
北大的教師團隊整體素質優異,清華的師資力量同樣強大,既有杰出的專家學者清華大學mba,也有教學科研能力平平的教員,MBA課程里部分教師的教學反響平平,不過多數教師還是獲得了學生的良好評價。長江商學院的學者大多畢業于頂尖學府,并且都具備終身教職經歷,他們接受了系統的學術教育,同時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曾榮獲七十多項世界性學術榮譽,在管理學頂級期刊上的論文發表量居全球第六位,該校教師的教學水平還需接受學員的嚴格考核,與北大清華相比,長江商學院更加注重教學環節。
這三所院校的MBA項目都很出色,都建立了規范化的學習機制,課程安排和實踐活動緊密圍繞培養宗旨,構成了教學環節與成效評估的完整流程。學員在認知格局、知識結構、實踐能力方面都能獲得顯著進步。
這些項目的學習感受十分出色,學員們在學習期間能感受到這一點。這三所學校,無論是教師團隊還是班主任、項目工作人員,都展現出高度的專業水準。學校的物理環境、軟件設施以及整體氛圍的營造,都達到了國際一流大學的標準。學員們能夠結識到志趣相投的同學進行深入交流。所有參與這三所項目的人士都表示,他們的學習經歷非常愉快。
寫給2022級MBA聯考生
讀北清還是讀長江?
分析長江商學院MBA與北大清華MBA的目的是為了指導考生進行專業選擇,整合前述內容,再為你歸納如下:
若要攻讀全日制的MBA課程,應優先考慮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以便充分借助大學豐富的學習條件,并且珍惜這或許是你人生中最后一次體驗的校園氛圍。
若選擇攻讀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最好制作一份清單,將入學門檻高低、專業契合度、學習內容安排、項目獨特點、社交圈拓展等要素,對照個人需求設定比重,逐一評定等級,然后排列優先級。
當然,和選擇高考志愿相似,多數人在決定是去北大還是清華時并不會感到為難;對于申請MBA的學生,面對是北清還是長江的選擇,也無需過多糾結,選擇其中一所同樣可以取得出色的成就。
愿所有2022級考生都能如愿考入最適合自己的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