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26 09:10:22作者:佚名
4月21日,俄羅斯喀山聯邦大學孔子學院,即喀大孔院,迎來了建院十周年的紀念活動,該活動在喀山聯邦大學主樓內舉辦,俄羅斯喀山聯邦大學是該國歷史悠久的學府之一,而喀大孔院十年的成長歷程,也反映了俄羅斯境內所有孔子學院的發展軌跡,隨著孔子學院的持續壯大,漢語及中華文化在俄羅斯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好評與接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俄羅斯123所中小學,以及約200所大學,都設有漢語課程,參與學習的學生總數將近4萬人。
連接中國與俄羅斯交流的橋梁與紐帶
馬克西姆作為該校畢業生且現為專業歌手,在喀大孔院十周年慶典上完美演繹了《飛得更高》這首歌曲。他高亢的嗓音、純熟的中文表達,以及飽滿的演唱激情,讓人幾乎感覺不到演唱者是一位外國人。這首歌曲將慶典活動推向了頂點,并且與喀大孔院的未來發展方向高度一致。
喀大東方學院二年級的雷娜塔主修中國文化方向,盡管中文學習時間總共才兩年喀山大學,她卻已經能和記者大致用漢語對話。雷娜塔興奮地告訴記者,她對中國語言懷有濃厚興趣,孔院舉辦的各類活動她幾乎全部參與,漢語能力提升十分顯著。雷娜塔在孔院初次贏得漢語競賽的冠軍,因此獲得了前往中國深造的資格。在這個值得慶祝的時段,她真心希望孔子學院未來更加興旺,學習漢語的俄羅斯學員會持續增加。
那天,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還有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團成員、文化、教育和民族問題委員會主席瓦列耶夫,以及喀山大學校長卡夫洛夫等人參加了慶典活動。卡夫洛夫在講話中提到,自喀山大學孔子學院建立十年來,它促進了這所大學以及整個共和國的漢語學習熱潮,在全共和國范圍內構建了分布廣泛的漢語教學網絡。目前高校里學習漢語的學生數量已經突破一千,國學院在祖國其他的中小學布設了九處教學網點,同時也在托兒所推行漢語特色啟蒙教學。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趙國成,曾任國家漢辦副主任職位,向本報記者透露,十多年前,國家漢辦在俄羅斯多所高校陸續創辦了若干孔子學院,喀山大學便是其中之一。彼時,湖南師范大學被選定為合作院校,與喀山大學攜手共建該校的孔子學院。需要指出的是,這兩所學院的合作關系并非始于此刻。卡夫洛夫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這兩所院校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達成了合作意向,時至今日,合作關系已持續近三十年之久。
卡夫洛夫強調,隨著中俄政治和經濟往來持續加深,孔子學院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該機構能有效促進中俄之間的溝通與互動。當地民眾若想與中方成功協作,就必須掌握漢語知識,熟悉中華文化。這樣才能共同開拓更加光明的前景。孔子學院正是培育這類人才的基地。
喀大孔院在2011年榮獲國際優秀孔子學院頭銜,能獲此殊榮并非偶然。該校依托喀山大學,這所俄羅斯歷史悠久的學府創建于1804年。該校在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領域均根基深厚。作為俄羅斯最早開展漢學研究的機構,其東方學院漢語教學部門今年將迎來180周年慶典。此外,該校還與湖南師范大學展開合作,該校是國家重點建設的211高校,基礎學科發展強大。匡樂滿副校長向本報記者透露,兩校往來一直很密切,自從孔子學院建立以來,雙方在文化層面的互動愈發頻繁。
樹立高校合作、互利共贏的成功典范
喀大孔院十年的成長歷程貝語網校,反映了俄羅斯孔子學院的整體發展狀況。李輝談到,中國和俄羅斯兩國在彼此國家建立孔子學院和俄語教學機構,充分展現了雙方互信程度提升以及人文領域合作不斷深入的成果。這些學院為中俄人民學習對方語言、交流各自文化創造了機會,也提供了便利條件。
喀大孔院聲名卓著,建立了卓越的聲譽,成為了交流語言心得、融合中俄文明的顯著平臺,展現了大學協作、共同發展的成功樣板,并對當地漢語教育產生了指導作用。李輝全面總結了喀大孔院十年的成就,并明確了其核心價值。
十年來成果豐碩,此次儀式實際上標志著全新階段的開啟。活動期間,李輝與卡夫洛夫共同簽署了《中國孔子學院總部同俄羅斯喀山聯邦大學就推進合作共建喀山聯邦大學孔子學院達成的共識》。
中俄關系持續進步,民眾互動日益頻繁,為此,喀山大學孔子學院將開啟新征程,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提升教育質量,致力于將此學院打造成為兩國教育協作的典范,作為培養中俄友好青年的搖籃。喀山大學方面對于深化與中國伙伴關系的期盼非常熱切。慶典開始前,卡夫洛夫通過中文制作的幻燈片,向眾人展示了喀大的當前狀況,著重說明了其重點學科領域,并介紹了教師團隊的構成情況,幻燈片頁面上的“海納百川 構建未來”八個醒目大字,充分體現了喀大的遠大志向和宏偉氣概。
從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發展態勢分析喀山大學,漢語學院已成為中俄高校間增進合作的橋梁和助推器。喀山大學漢語學院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趙國成指出,喀山大學孔子學院與別處孔院不同之處在于,參與合作的雙方大學在孔子學院合作基礎之上向其他科研方向延伸,這反映了中俄教育交流邁入新階段:從建立機構發展到科研合作,合作層次更進,合作范圍更寬,科研合作向更深層次推進。孔子學院對大學合作起到推動作用,這種互相促進的關系值得各高校學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