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18 16:06:45作者:佚名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于8月14日公開發布了2012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這份排名囊括了全球頂尖的500所研究型高校,中國內地共有28所高校入選,較上一年度多了5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4所高校躋身世界前200名行列。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全稱為“ of World ”,也被稱作ARWU,于2003年進行了初次發布,并且此后一直保持著每年更新的狀態。這一排名憑借其評估標準的公正與公開,帶動了全球高校排名的潮流,構建了大學評估的中國標準美國大學排名2012,在海外獲得了大量報道和采用,眾多政府與高校以此為基礎,對比分析本國及本校狀況,實施多項措施增強學校的國際影響力。
2012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數據表明:美國大學的領先地位依然十分突出,哈佛大學連續十年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美國一共有53所高校躋身世界百強名單。英國的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則分別位列第五和第十,英國共有9所大學進入了世界百強榜單。歐洲大陸排名靠前的大學有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位列第二十三,還有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起步網校,排名第三十七。亞洲表現突出的大學包括日本的東京大學,位居第二十,以及京都大學,排第二十六。
今年國內在世界500強大學中,有28所高校入圍,比去年多了5所。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和浙大,這四所大學位列世界前200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大和浙大,它們是自2003年ARWU開始發布排名以來,首次躋身世界前200強。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南京大學,則排在第201名到第300名之間。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這四所高校首次進入世界500強名單,這一現象反映出我國高等教育實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大學擁有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資本,同時一些重點大學的國際聲譽逐年得到鞏固。
根據排名標準分析:國內頂尖高校在國際論文數量方面最為突出,部分院校已達到或超越世界頂尖百強的平均水平;清華、北大近年持續在國際一流期刊以通訊單位身份發表研究成果;上海交大、復旦、中國科大等在高被引學者方面實現顯著進展,然而總體上,我國高校在反映重大創新和影響力的這些指標上,與世界頂尖百強的差距依然明顯。
然而,目前尚沒有一所中國大學能夠躋身世界百強。
最新公布的2012年"全球高校學科分類排行榜"與"全球高校學科排行榜"同時顯示,各領域和各學科榜單前三甲的位置依舊被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伯克利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美國頂尖學府牢牢占據著。清華等六所中國內地高校進入全球工科百強名單;北大首度闖入理科領域世界百強行列,并且是除工科外唯一入圍的內地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在“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成果顯著,北京大學于物理、化學、計算機三個領域躋身世界百強之列,其中物理學科為我國獨有,位列百強,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則分別于化學和計算機學科排名中進入世界百強南京大學、吉林大學以及復旦大學躋身化學領域全球百強行列;上海交通大學和東北大學則位列計算機學科世界百強行次。就數學學科而言,以及經濟學與商學領域,今年內地高校均未能進入世界百強排名。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每年發布一次。排名依據國際通行的科研成就和學術水平作為核心標準,涵蓋獲獎校友的折算數量,含諾貝爾獎得主和菲爾茲獎得主,也包括獲獎教師的折算數量,含諾貝爾獎得主和菲爾茲獎得主,同時統計各學科領域引用次數最多的科學家數量,統計在知名期刊發表的論文折算數量,統計被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論文數量,統計被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論文數量,還要計算教師平均學術表現。這份排名依據的是能夠核實的信息,這些信息來自外部機構,并且是客觀存在的,排名的宗旨、計算方式以及數據出處等細節都公布在排名的官方網站上,每所高校都可以將自身的資料與其他學校的資料進行對照,來確認排名情況,整個過程公開透明。
為助力各國高等教育進步和頂尖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于2011年1月發起了“全球研究型大學信息庫工程”( ,縮寫為GRUP美國大學排名2012,該工程致力于匯集更全面的世界各國研究型高校信息,并開發更多衡量大學綜合實力及國際地位的評估體系。二零一二年,將近四百五十家全球頂尖高校參與了這項研究,世界一流大學研究機構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評估了三十多個衡量學生狀況、師資力量、財政投入、學術成果的運營數據,并且依據學校的聲譽等級和地理位置,完成了歸納整理和比較研究,旨在為各國高等教育決策者、研究型大學負責人以及教育學術工作者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