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25 15:09:42作者:佚名
8月15日,國際知名的高等學府評估機構——軟科,正式對外發布了“2023軟科全球大學學術排行榜”。該榜單揭示了全球最頂尖的1000所研究型學府,我國內地共有191所高校入選,其中10所高校成功躋身世界前一百,這一數字相比上一年度增長了2所。十所位列世界頂級學府之列的高校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以及南京大學。
清華大學在全球排名中位居第22,榮登亞洲榜首。北京大學緊隨其后,位列第29位。浙江大學的表現同樣出色,排名第33。上海交通大學則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首次進入全球前50強。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也均有不俗表現,分別排在第54、第63、第72和第89位。中南大學和南京大學更是首次進入全球百強,分別占據了第93和第94的位置。黑龍江大學以及東北林業大學等共計25所院校新晉榜單,這一現象充分體現了我國高等學府的學術實力與國際地位正穩步上升。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亦稱ARWU,系全球范圍內首個推出的綜合性大學排名體系,自2003年首次亮相以來,至今已連續發布至第21版。ARWU的評價體系因其客觀性和透明度而引領了全球大學排名的潮流,成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排名之一。該排名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報道和大量引用,眾多政府和學府以此為依據,對各自國家或學校的狀況進行分析和比較,并據此采取各種措施以增強大學的國際競爭力。
全球第一梯隊保持穩定,清華奪得亞洲冠軍
今年的排名中,榜單前13名的高校排列與去年完全相同。哈佛大學依舊占據首位,已連續21年位居全球首位,緊隨其后的是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它們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在歐洲高校中,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分別占據了全球第四和第七的位置。巴黎薩克雷大學則上升至第15位,繼續在歐陸高校中領跑。在亞太區域內,清華大學榮登全球排名第二十二位,這是它首次榮膺亞洲地區首位,而墨爾本大學則穩居大洋洲第一的位置,繼續保持其領先地位。
2023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全球100強
內地高校上榜數超過美國,新增兩所全球百強
在全球1000強大學排行榜上,我國內地高校今年共有191所高校榜上有名,這一數字比去年增加了28所,創歷史新高。這標志著我國研究型大學的學術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了新的飛躍,首次超越了美國,以187所高校的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清華大學位居全球高校排名之首,高居第22位。北京大學排名有所提升,上升至全球第29位。浙江大學排名同樣有所上升,達到全球第33位。上海交通大學首次突破至全球前50名,排名第46位。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均維持在全球前100名內,其中復旦大學排名第54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第63位,中山大學排名第72位,華中科技大學排名第89位。
中南大學(93)和南京大學(94)的進步顯著,它們首次進入了全球百強大學行列。到目前為止,我國內地已有10所高校憑借其堅實的學術成果,成功躋身世界百強。我國內地百強高校的數量已經超過了英國的8所,位居全球第二。然而,與擁有38所世界百強高校的美國相比,我們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雙一流”高校再攀高峰亞洲大學排名2013排行亞洲大學排名2013排行,“雙非”高校表現亮眼
在入圍全球500強的中國內地高校名單中,共有86所院校,其中“雙一流”高校占據了73席,形成了顯著的優勢。在這73所“雙一流”高校中,湖南大學、南開大學等4所院校是首次進入全球200強的行列。此外,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6所院校也實現了首次突破,進入了全球前300名。同樣,北京工業大學、江南大學等6所院校也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首次進入了全球前400名。河南大學、廣州醫科大學等7所高校首次入圍全球500強。
隨著“雙一流”高校的迅猛發展,深圳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等13所非“雙一流”高校亦憑借卓越表現躋身全球500強行列,上海理工大學、廣州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均實現了首次上榜。同時,黑龍江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25所高校亦首次入選全球1000強。
2023年軟科發布的全球1000強大學排名中,我國內地高校的名單如下:請注意,若不同高校的排名或排名區間一致,則將依照其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進行排列。
中國港澳臺地區擁有23所大學躋身全球千強之列,其中12所成功進入全球五百強,這一數字與上一年度保持一致。香港大學排名持續攀升,目前位居第87位,穩居港澳臺高校之首。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并列全球第101至150名,香港理工大學排名位于全球第151至200名,而中國醫藥大學和臺島大學則維持在全球第201至300名的位置。澳門大學首次進入全球前400強,居澳門地區高校首位。
各國家/地區上榜高校數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