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09 16:04:24作者:佚名
當地時間22日,哥倫比亞大學對學生中涉及“反猶”抗議行為者實施了停學、開除、撤銷學位等嚴厲處罰措施。恰逢此時,該校與特朗普政府之間的談判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且被凍結的聯邦資金有望得到部分解凍。這一情況讓一些權益組織不禁感嘆,美國頂尖的私立大學最終還是向政治勢力屈服了。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在23日的報道中指出,哥倫比亞大學于22日發布聲明,確認學校對參與“反猶太”示威的學生實施了紀律制裁。這些學生中包括5月份在巴特勒圖書館抗議活動中的參與者,以及2024年春季校友周末期間的滋事者。學校采取的具體措施有:留校察看、停學(期限從1年至3年不等)、撤銷學位以及開除學籍,然而,并未對外公布受到處罰的學生名單。學校官方聲明明確指出,我們必須集中精力完成教育任務,任何干擾學術秩序的行為都違反了學校的規定和準則,此類行為必將招致相應的懲處。《紐約時報》報道,據知情者透露,此次共有70余名學生受到了處理,其中大約60人被暫停學籍,且大多數暫停期為兩年。校方進一步說明,學生若需重返校園,必須提交書面道歉信,否則將面臨被開除學籍的處罰。另有不到10人留校察看,至少一名情節嚴重者學位被取消。
哥大最近采取的行動在美國引起了輿論的顯著分歧。部分網民嚴厲指責這成了學校的“恥辱”,同時鼓動受處罰的學生向校方提起訴訟。另外哥倫比亞大學,也有人懷疑這一舉措是在幫助某些力量進行“封口”,指責“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施行暴行,卻不容許外界對此事進行討論”。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部分保守派媒體突出報道了學生示威活動對校園和教學環境的擾亂——例如,圖書館抗議現場不僅留下了眾多涂鴉,還導致校園安保人員受傷。這一事件最終引起了紐約警方的注意,超過80人被警方拘留。在《紐約郵報》22日的一篇文章中,其標題如此描述:“哥倫比亞大學終于對那些反以色列的暴徒實施了懲罰。”
由于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展開的軍事行動表示不滿,美國眾多高等學府去年相繼出現了學生抗議的風潮,其中哥倫比亞大學的抗議聲浪尤為高漲。自1968年反對越南戰爭的運動以來,哥倫比亞大學首次準許警方進入校園進行鎮壓哥倫比亞大學,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使得該校成為了全美高校中“反猶太”活動的核心區域。今年三月,特朗普政府因憤怒取消了哥倫比亞大學價值40億美元的科研資金。在那之后的幾個月里,雙方持續進行著談判起步網校,哥倫比亞大學在被動中不斷作出讓步,包括按照政府的要求對紀律處分流程進行重新修訂、對示威者的口罩佩戴實施嚴格管控、以及增派了數十名校園安保人員等。
與其他知名學府相比,哥倫比亞大學此次的處罰力度和范圍實屬嚴格;去年六月,哈佛大學在處理抗議學生事件時,只有十名學生受到了留校察看的處分;而賓夕法尼亞大學在去年七月,也只有四名學生被暫停學籍,期限為一學期至一學年。
美國Axios新聞網透露,哥倫比亞大學在嚴厲處理學生問題的同時,與政府層面的對話亦取得了一定進展,雙方有望就協議達成一致,科研經費的部分撥付可能得以恢復。然而,美國“高等教育內幕”網站指出,眾多抗議學生對此表示不滿,認為哥大的做法是對特朗普政府的討好與妥協。一些學生團體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此次紀律處分是聯邦協議內容的一部分。美國伊斯蘭關系委員會在紐約的負責人納西爾對哥倫比亞大學的這一舉動提出了批評,認為這是對學生的一種“壓迫”。他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些學生團結一心,共同呼吁結束種族滅絕的陰謀。然而,校方似乎已經向政治壓力低頭,這一行為不僅損害了言論自由和高等教育,更暴露了其道德淪喪、學術不誠和育人宗旨的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