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31 20:04:55作者:佚名
美國留學變天了。
根據(jù)2025年5月最新公布的數(shù)據(jù),我國已不再是美國留學生人數(shù)最多的來源地。
簽證亂局、就業(yè)困境和安全焦慮,讓中國家庭開始用腳投票。
這根本不是衰退,而是留學理性的覺醒。
十年前擠破頭去加州的日子徹底翻篇了。
觀察當前美國的舉動:四月和五月接連出現(xiàn)重大事件,哈佛大學直接禁止招收國際學生,成千上萬的在讀學生F1簽證突然被撤銷,甚至預約面簽的進程也被迫暫停。
簽證官審查你的三年社交圈內容已成為常態(tài),而國土安全部明確表示,將大規(guī)模撤銷中國學生的簽證。
這還怎么安心讀書?
家長們在群里討論的并非是藤校的錄取通知書,而是某所學校的學生在海關被攔截的資訊。
選美國的不如選英國的。
去年英國簽證的通過率高達87%,澳大利亞政府直接向畢業(yè)生發(fā)放為期四年的工作簽證,而德國的公立大學甚至免除了學費。
歐洲上課能周游十國美國大學費用,新加坡畢業(yè)起薪不比硅谷低。
我國高等學府表現(xiàn)突出貝語網(wǎng)校,其中上海交通大學實驗室的設施甚至比某些美國州立大學的更為先進,清華大學蘇世民學院采用全英文教學模式,其錄取難度甚至超過了哈佛大學。
誰還非盯著常春藤?
數(shù)據(jù)不會騙人。
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比例經(jīng)歷了顯著下滑,從最高峰的35%驟降至26%美國大學費用,與此同時,印度學生的數(shù)量卻激增至33萬。
尤為重要的是,選校趨勢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德克薩斯州取代加利福尼亞州成為熱門目的地,文科和理科院校的申請人數(shù)逆勢增長達8%,而研究生的數(shù)量則首次超過了本科生。
說明什么?
大家不圖虛名了,更看重性價比。
安全社區(qū)的實際價值遠勝于大城市的虛名,而那些確定能留下的STEM專業(yè)在就業(yè)市場上比商科更具吸引力。
連中介話術都升級了。
以前吹“爬藤改變命運”,現(xiàn)在推的是“英美雙申保底方案”。
上海家長們計算得更為精細:投入相同的資金,在英國可以購買曼城公寓并從中獲得租金,而在美國則可能面臨資金損失的風險。
國內中外合辦項目今年爆滿,港大申請量翻倍。
當伯克利教授視頻卡成PPT時,深圳北理莫的線下課它不香嗎?
美國自己關上了大門,就別怪生源繞道走。
三十年前靠獎學金吸引中國精英,如今拿政治籌碼賭教育未來。
簽證剪刀咔擦響的時候,早把學術自由剪碎了。
世界那么大,何必單戀一枝帶刺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