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6-21 11:05:01作者:佚名
[]
[id_5[]]傳媒學院、設計學院、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人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均設立于此;學院共設有35個本科專業,這些專業涵蓋了文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既面向市場需求,又充分考慮了考生對專業選擇的個性化需求;目前,在校學生總數超過11000人。
我們的辦學目標是,致力于打造一所扎根于廣東地區經濟建設的大學,以現代傳媒為核心學科,以設計藝術為鮮明特色,實現多學科之間的和諧發展,并努力提升學校的國際化水平,使其成為一所應用技術領域的佼佼者。
教育特色鮮明:秉持市場導向,強調技術與學術的雙重培養,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追求國際化的教育發展路徑。
該校位于廣州市知名的生態景區,即享有“中國溫泉之都”美譽的廣州從化,占據廣州北部高校生態圈的核心地帶,是區內九所高等院校之一。校園周邊交通便捷,毗鄰105國道與地鐵14號線,北靠大廣高速,西側則是白云國際機場。
學校歷來致力于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學生,配備了國際導師團隊,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全方位服務于學生成長的全過程,使他們不僅能夠扎根于中國傳統文化,還具備了跨文化的思維模式。目前,國際化的教育理念已經深刻融入了學校的教學持續發展和長遠規劃之中。
[]
[id_41[]4921]
[]
四會校區總覽圖
從化校區在2022年啟動的新建工程項目,其總投資規模預計達到,涵蓋了約13萬平方米的總建筑面積。該工程包含多個新建設施,具體包括一座新的教學樓、一座創新創業中心、一座體育館、一座禮堂、教師公寓、學生公寓以及人才公寓等。
四會校區預計投資總額達到20億人民幣,占地規模約為800畝,設計總建筑面積預計約為65萬平方米。項目完工后,將能夠接納14000名學子。預計在2023年3月,該校區將分階段開始投入使用。
在未來的日子里,華珠將持續提高校園硬件設施的品質,全面推動各項工程的建設進度,竭盡全力改善教育教學的條件,以文化為載體培養人才,鞏固校園文化的根基,專心致志地塑造華珠的教育品牌,并持續推動學校向更高層次、更大規模、更著名學府的目標邁進。
二、2023藝術類擬招生專業一覽
預報名入口
凡預報名學生我校會有招生老師聯系同學進行填報指導
[]
01
播音與主持藝術
(總分300分)
面試過程中需考察應聘者的氣質、形象和身材,同時要求進行自備文學作品的朗誦,作品類型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寓言等,亦或展示個人才藝,整個過程限時3分鐘,滿分為100分。
播讀指定新聞稿件:需朗讀一篇指定的新聞稿件,時間限制為3分鐘,滿分為100分。
即興進行評論,依據所抽取的稿件進行現場分析,時間限制為4分鐘,滿分為100分。
02
攝影
(總分300分)
1.文學藝術常識、影像與美學理論常識,限時5分鐘(20分)
2.影像畫面作文及專題論述題,限時20分鐘(180分)
3.攝影作品分析,限時20分鐘(100分)
03
戲劇影視導演
(總分300分)
1. 情緒理解與音樂效果,限時20分鐘(80分)
2. 畫面應用與故事構建,限時20分鐘(120分)
3. 編劇與故事編寫,限時20分鐘(100分)
04
廣播電視編導
(總分300分)
1.基礎知識:文學藝術學常識,限時5分鐘(20分)
2.命題創作:指定內容創作,限時20分鐘(130分)
影視作品解析:請依據所提供資料進行深入剖析,整個分析過程需在20分鐘內完成,滿分為150分。
05
影視攝影與制作
(總分300分)
1.影視理論及文藝素養基礎,限時 5分鐘 (20分)
2.即興短片創作構思,限時20分鐘 (120分)
3.影視作品分析,限時20分鐘 (160分)
06
戲劇影視文學(擬開設)
(總分300分)
1.戲劇與影視文學基礎考察(90分)
2.戲劇與影視文學理論闡述(60分)
3.劇本創作(150分)
07
數字媒體藝術
(總分300分)
1.美術作品分析:根據所給材料進行分析。(50分)
2.影視作品分析:根據所給材料進行分析。(100分)
3. 創作題:指定內容創作。(150分)
08
書法學
(總分300分)
書法練習:針對古代經典作品的臨寫,時間限制為90分鐘,滿分為150分。
書法命題創作要求根據給定主題進行創作,整個過程需在90分鐘內完成,滿分為150分。
09
表演
(總分300分)
在自我介紹環節,請闡述您的身高、體重、三圍等基本信息,并分享您的個人特長、興趣愛好以及家鄉的迷人風光。在發音上,無論是普通話還是英文,都需做到準確無誤,充滿表現力和感染力。請注意,嚴禁提及您的姓名。整個介紹過程請控制在1分鐘之內,即30秒。
在鏡頭前進行全身正面、側面和背面的展示,穿著緊身衣以全面展現五官、脖頸、軀干及四肢的線條,整個過程需在1分鐘內完成(此項得分為70分)。
即興舞動:依據提供的旋律,通過舞蹈動作和身體語言來展現音樂所營造的意境。時間限制為3分鐘,滿分為100分。
請提供作品名稱及展示方式,并自行準備音樂、道具等,以充分展現作品的深層含義和藝術表現力。(計100分)
10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總分300分)
1.基礎知識:文學藝術學常識2023年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錄取分數線(2023-2024各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限時90分鐘(100分)
2.命題創作:指定內容創作,限時90分鐘(200分)
或依據命題要求進行繪畫創作,需對所提供素材進行深入分析,整個創作過程限時90分鐘,滿分為200分。
四、美麗華珠
五、國際華珠
本碩直通班千人培養計劃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發展目標,致力于為社會輸送更多熟悉國際規范的高素質、實用型人才,我校主動打造國際化的教育體系,與國外著名高等學府攜手實施“國際本碩連讀項目”,助力學生達成進入國際知名學府并實現本碩無縫對接的愿望(故此項目亦被稱作“國際本碩連讀班”)。
“國際本碩直通班”將單獨設立班級,并實行學分制管理。該班將運用導師制工作坊、跨學科教育以及雙語教學等與國際教育接軌的先進理念和模式進行培養。學生在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同時,還將參與跨文化教育、學術研究培訓以及雅思英語等課程的學習,從而實現起點高、發展個性化的全面成長。
學生在取得我國本科學歷并滿足既定的語言要求之后,將赴海外高校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最終獲取海外院校的碩士學位,從而實現國內本科教育與國外碩士教育的無縫對接。自2008年以來,我校畢業生憑借“國際本碩直通班”項目,成功獲得了包括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拉夫堡大學、悉尼大學、墨爾本大學等在內的世界頂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積累了寶貴的國際化教育經驗。“國際本碩直通培養計劃”不僅助力上千名學生實現了進入國際名校的夢想,而且逐漸演變成一個更加可靠、便捷、溫馨,且規模優勢明顯的全球本碩直通教育項目!
教學及升學路線
六、育人華珠
考研就業情況
2021屆畢業生考研就業率為95.12%;
2020屆畢業生考研就業率為90.56%;
2019屆畢業生考研就業率為98.21%;
2018屆畢業生考研就業率為99.15%;
2017屆畢業生考研就業率為99.42%;
2016屆畢業生考研就業率為99.83%。
七、實力華珠
01
2008
榮獲“廣東省十佳獨立學院”
02
2010
榮獲“廣東省十佳最具就業競爭力獨立學院”
03
2014
榮獲“中國最具知名度獨立學院”
榮獲廣東省首家“全國啦啦操實驗學校”
04
2015
榮獲“品牌實力獨立學院”
05
2016
榮獲“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
06
2017
榮獲“影響力獨立學院”
被授予“全國啦啦操示范窗口學校”
華珠學校榮幸地迎來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里克·馬斯金,他在此受到了聘請,擔任了該校的名譽教授職位。
07
2020
榮獲“廣東省十大全民健身高校”
08?2021
人力資源管理、環境設計兩個專業入選省一流
榮膺“回響中國”2021年度綜合實力獨立學院
國際在線“2021年度品牌影響力民辦高校”
09?2022
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總決賽獲4個國家級獎項
第十四屆大廣賽全國總評審中榮獲佳績
“深圳杯”數學建模挑戰賽中斬獲佳績
“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省賽特等獎
第十四屆大廣賽全國總評審中榮獲佳績
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賽獲銅獎
八、學院介紹
01
傳媒學院
傳媒學院目前設有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導演、攝影、影視攝影與制作、廣播電視編導以及播音與主持藝術(包括粵語播音與主持藝術)等六個專業,在校學生人數超過3100名。學院師資力量強大,且擁有豐富的實習實踐基地資源。自學院成立至今,始終堅守先進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傳媒文化產業的教學科研優勢,緊密跟蹤傳媒行業和新媒體的發展動向。學院遵循“寬口徑、厚基礎、應用性強、復合型、一專多能”的原則,科學合理地創新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同時,配備了先進、完整的影視攝錄、編輯制作以及演播設備。學院不僅緊密對接廣播影視和新媒體行業的實踐與教學,還積極拓寬傳媒專業教育的范圍。致力于打造大傳媒學科集群,為社會,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源源不斷地輸送符合新時代全媒體需求的高級應用型傳媒專業人才。
學院配備了實景與虛擬演播室、多功能的攝影空間、非線性編輯區、蘋果計算機房以及錄音室等共計26個影視傳媒專業實驗室,以及5個影視專業創研中心,整體面積達到了約2342平方米,整體投資規模更是高達數千萬元。此外,學院還擁有約2000余件各類攝像機、照相機、照明設備、錄音設備以及編輯制作設備等,這些設備足以滿足學生在課堂內外學習與實踐的需求。正在積極打造超大規模的專業演播實驗大廳,同時建設專業影視攝影和燈光實驗大棚,以及戲劇影視導演實驗劇院等一系列頂尖的傳媒專業教學實驗設施。
教師節選
張靜民(教授)
傳媒學院的院長,同時也是戲劇影視學以及廣播電視新聞學的研究生導師,擔任廣東省廣播影視獎和新聞獎的評審專家,并且是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的會員。
劉廣宇(教授)
擔任文藝與傳媒專業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天府萬人計劃中的文化領域杰出人才,傳媒學院特邀教授,并擁有超過十年的省級電視臺工作背景。
李雪冬(教授)
擔任攝影專業教師,同時身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攝影教育專業委會的常務理事,中國高校攝影聯絡會的常務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的會員,以及全國攝影藝術學會的會員。
孫瑋(副教授)
傳媒學院副院長,此職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少數民族電影專業出身者擔任,且該人士曾于深圳大學新聞傳播學智能媒介專業完成博士后研究。
劉樂(副教授)
傳媒學院院長助理,鄭曉龍導演的得意門生,曾參與執導《金婚》、《甄嬛傳》和《羋月傳》等多部知名劇集,中國電影家協會的成員,四川攝影家協會的理事2023年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錄取分數線(2023-2024各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以及四川電影家協會的會員。
邱興聯
擔任高級記者(正高級別),在廣播電視編導教研室授課,之前曾是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的教授,同時,還曾擔任過地方電臺的播音員、記者、副臺長以及總編室主任等職務。
專業介紹
(一)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本專業旨在培育具備廣播電視基礎理論及知識、節目策劃基本手法、節目制作基本技巧的復合型人才,使他們能夠在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采寫、拍攝、制作等多個環節施展專業技能。此外,學生還將掌握劇本編導及視頻創作能力,并具備適應廣播電視媒體、影視傳媒公司、互聯網公司等在前期策劃、影視節目制作及相關領域欄目編導等崗位工作的素質和能力。
就業領域廣泛: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就業路徑涵蓋七個主要方向,即電視節目剪輯、文藝節目策劃、新聞節目制作、影視劇創作、專題節目編導、音樂節目編輯和網絡藝術創作等。這些方向專注于研究廣播電視媒體中的新聞播報、文藝表演、紀錄片制作、音樂節目編排以及網絡藝術作品的策劃與制作。涉及的領域包括影視制作機構、廣告企業以及電視臺的節目策劃、采訪報道、節目剪輯等崗位,未來職業發展空間十分寬廣。
核心課程包括:廣播電視編輯的基本理論,視聽語言的運用,導演藝術創作的基本原理,廣播節目及電視節目的編導技巧,電視攝像與影視剪輯的實際操作,微電影的制作,紀錄片的創作手法,電視專題片的編導藝術,電視節目文本的撰寫,廣播電視的采編與寫作技能,以及出鏡記者的實務操作等。
傳媒學院教師參加第六屆中國廣播創新發展高端論壇
(二)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本專業致力于為廣播、電視、電影、影視錄音制作、文化藝術、網絡與新媒體等行業輸送播音員、節目主持人、記者等職業領域的人才,旨在為大灣區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我們致力于培養具有扎實科學文化基礎、深厚人文素養、高尚職業道德、創新思維以及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夠勝任播音、配音、節目主持、采訪報道、活動主持以及網絡與新媒體傳播等工作。
就業領域廣泛:畢業生可在廣播電視媒體、互聯網媒體、文化傳播企業、文化事業機構、企業單位宣傳策劃部門、藝術教育機構以及網絡媒體等領域,從事播音與主持、配音與解說、新聞報道與采訪、新媒體電商運營、新媒體內容管理、藝術與語言教學等新聞傳播及社會文化傳播相關工作。
核心課程包括:播音與主持藝術的基本理論,普通話的發音技巧與播音技巧,播音主持的創意與基礎,廣播節目與電視節目的播音主持,全媒體環境下的播音實踐,出鏡記者的現場報道技巧,綜藝節目的播音主持,電視欄目的配音,以及影視配音的藝術等方面。
(三)攝影專業
培養目標在于,學生在完成本專業四年系統的學習過程后,將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同時,他們能夠熟練地運用攝影和攝像技術,并精通圖片與視頻的創作;此外,他們還能熟練操作各類攝影、攝像設備,并精通攝影攝像的后期編輯與制作技巧。
畢業后,學生可獨立擔任攝影師、攝像師等職位,不僅能在各級各類媒體、機關團體和事業單位從事圖片及視頻拍攝相關的工作,而且能夠在影視、網絡、廣告等媒體機構中從事攝影攝像相關工作。此專業特別適合具備攝影攝像技術專長的畢業生自主創業并尋求發展。
核心課程涵蓋攝影構圖、攝影技巧、照明藝術與技術、影視畫面制作、鏡頭解析、鏡頭設計、微電影制作以及紀錄片制作等多個領域。此外,選修課程還包括商業攝影、婚紗攝影、素描、速寫、導演入門、表演基礎、劇本編寫和視覺心理學等。
華珠傳媒學院攝影學子北京實訓掠影
(四)戲劇影視導演專業
目標是培育對文化藝術事業充滿熱情的專業人才,他們不僅道德高尚、敬業樂業,還擁有堅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及導演創作技能。同時,他們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和藝術造詣,精通影視導演創作的核心規律,擅長運用視聽手段進行表達。在創意構思、故事敘述、造型設計、聲音處理等方面,他們展現出高超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出色的組織協調能力,能夠滿足新媒體產業多元化、國際化發展趨勢下的影視導演創作需求。
畢業后,學生可在電視臺、電視劇制作機構、電影制作公司、視頻平臺等眾多單位,以及相關的高等院校,從事電影、電視劇的導演、教學以及理論研究等多種職業。
核心課程包括:導演入門知識、視聽表達技巧、編劇初級課程、語言運用能力培養、中外電影發展歷史、攝影技術基礎、表演技能訓練、影視照明技術、聯合實踐作業、影視制作管理知識、不同類型電影研究、微電影制作工作坊、紀錄片制作技巧以及劇情片創作等多個領域。
國家留學人才就業服務平臺上線儀式暨
2022全球留學英才網絡招募季直播工作
(五)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
四年的學習旨在使學生精通影視攝影的藝術原理及拍攝手法,同時具備較為豐富的科學文化素養和美學素養,使他們能夠勝任影視劇、紀錄片、廣告、微電影、短視頻等作品的拍攝與制作,成為影視攝影和新媒體節目制作領域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就業領域廣泛,涵蓋傳媒、文化藝術、各級電視臺、影視制作公司、廣告企業、影視制作團隊和網絡媒體等,旨在培育既掌握攝影藝術知識技能,又具備扎實電視攝影專業理論與實踐能力的,適應時代發展及市場需求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核心課程涵蓋影視攝影構圖、影視攝影技術、圖像處理軟件PS和PR、影視色彩構成、影視照明技術與藝術、影視畫面創作、鏡頭分析、影視剪輯藝術與技術、微電影制作以及紀錄片制作等;而選修課程則包括劇本創作、影視特效制作、紀實攝影、影視場景設計、無人機拍攝技術、新聞采訪與寫作以及新聞攝影等多個領域。
專業外出采風
(六)戲劇影視文學(2023 新專業)
本專業旨在使學生精通戲劇、戲曲、影視劇本創作的基本理論及技巧,同時要求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學、現當代文學及外國文學有扎實的功底,并能勝任從策劃戲劇影視項目到劇本創作、拍攝制作以及市場營銷等戲劇影視作品全流程的各項工作。同時,應具備出色的“洞察”才能、鑒賞力、革新精神、創意才能,能夠在劇本撰寫、文藝執導、學術研究等領域進行職業活動。
就業領域廣泛,可在話劇團、電視臺、文化中心、網絡新聞平臺、影視制作公司、報紙雜志社、出版社等機構擔當戲劇影視文學創作、編輯、文藝節目編導與策劃等職務,同時,也是具備堅定社會主義價值觀、明確審美傾向、國際視野、規范化操作和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此外,還能在國家政府部門、文化教育類企事業單位的相關專業領域從事劇本撰寫、學術研究等工作,成為具備高素質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涵蓋戲劇劇本創作、影視劇本創作、創意寫作(第一部分)、短視頻劇本撰寫、創意寫作(第二部分)、嶺南戲曲劇本創作、影視導演基礎知識、新媒體節目策劃與編導、影視攝影技術、影視制作流程、短視頻節目拍攝制作、紀錄片制作、嶺南戲曲節目導演與拍攝制作、大灣區民族影像拍攝制作,以及影視制片與管理等領域。
02
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實施了“扎實基礎、強化實踐、注重個性”的培養策略,扎實基礎意味著加強學生漢語言文學根基和人文修養;強化實踐則是指通過校內外的多樣化實踐來提升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注重個性則是通過開設選修課程和第二課堂等活動,有計劃地推動學生個性能力的提升。這樣的培養方式旨在全方位地培育具備一技之長且多才多藝的應用型人才,歷屆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5%以上。
教師節選
陳軍(副教授)
人文學院院長,文學博士,湛江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1999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華南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07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12年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
楊小勇(副教授)
人文學院副院長,中共黨員,MTI翻譯碩士。
李萬堡(教授)
暨南大學文藝學領域的國內訪問學者,目前擔任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科負責人,榮膺第二屆“十大名師”稱號,是中國散曲研究會的會員,同時也是廣東省中國古代文論研究會、廣東省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會、廣東省中國文學學會的會員,以及廣東省教育學會國學專業委員會的常務理事,并具備廣東省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員的資格。
徐學毅(副教授)
攻讀博士學位,2013年取得北京理工大學碩士學位,2007年榮獲華南農業大學學士學位,擔任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書法學科負責人,是西泠印社成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的副理事長,以及廣州市書法家協會的理事。
專業介紹
書法學
書法學專業致力于塑造具備深厚人文底蘊、廣闊文化視角及卓越書法技藝的復合型人才,此類人才能在書法創作、書法學術研究、書法教育以及書法藝術多元應用等領域發揮專長。該專業于2022年晉升為一級學科。
主要課程包括:楷書仿寫、篆書仿寫、隸書仿寫、行書仿寫、草書仿寫、書法創作實踐、篆刻技藝學習、篆刻創作實踐、篆刻歷史研究、書法技藝分析與實操訓練、中國書法發展歷程、中國古代書法理論、文字學知識、工具與材料學、山水畫入門、花鳥畫入門、裝飾設計原理、藝術理論概述、中國美術發展史。
本專業旨在培育具備德才兼備、身心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使其熟練掌握書法與篆刻的基礎理論與技能,洞悉書法發展的趨勢與規范書寫教學,同時涉獵藝術設計、教育學領域,增強書法與篆刻的鑒賞與創作能力。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書法篆刻技藝及文化素養進行藝術創作、書法篆刻教學及初步研究,從而成為能夠勝任書法創作、教學及宣傳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書法學專業課程成果匯報展
03
設計學院
設計學院推行“專業基礎教學、專業工作室、綜合實驗室以及海外實訓”相結合的全方位協同育人機制,構建以“職業素養、技術能力、學術研究”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架構,致力于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精通現代設計應用方法與技巧,且能在設計行業各崗位發揮作用的復合型應用人才。該學院擁有一支由校內教師、企業實訓指導師以及海外實訓指導師等構成的多元化師資團隊。
已設立67個專業實驗室,包括蘋果機房、非線性編輯室、圖形工作站、綜合演播室等;同時擁有15個學生專業工作室、1個校內實踐基地即藝園校內實踐基地、1個文創空間即23°文創空間;此外,還配備了43個校外實踐基地,如安徽宏村、廣東民間藝術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等;以及9個協同育人的主要合作單位和3個產品研發中心。
教師節選
何新聞(教授、設計學博士)
設計學院院長,博導,中國美術家協會成員,中國裝飾協會教育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學會的理事,廣東省環境藝術設計學會的副會長,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評審委員會的委員,以及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獎評審委員會的成員。
葉滿波(副教授)
設計學院副院長,身為中共黨員,他在廣東省重點培育學科(產品設計)、廣東省一流專業(環境設計)、廣東省試點學院、廣東省產業學院等多項建設項目中擔任關鍵角色,同時,他還積極參與了10余項省級教育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
陳立新(副教授)
設計學院視覺傳達教研室的副主任,同時也是一名中共黨員,擔任設計專業教師,曾榮獲第五屆中國高校美術作品學年展的優秀獎。
專業介紹
(一)表演
專業介紹:表演專業是藝術學門下的一門實踐性專業。深入研習表演藝術與文化傳播的基礎理論與實操技能,接受包括表演基礎、編排技巧、形象塑造、舞臺演出以及新媒體創作在內的全面訓練,掌握藝術表演的思維方式與表現技巧、時尚品牌展示、舞臺編排與演出、新媒體傳播以及網絡營銷等領域的核心能力,能夠滿足現代時尚產業在表演、傳播、開發、營銷和經營管理方面的需求,同時具備出色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
主要課程包括表演基礎、形體訓練、傳播學基礎、主題人物形象設計、化妝基礎、表演編排、廣告創意與表演、鏡前表演訓練、新媒體表演創作、舞臺表演、舞蹈編導、音樂賞析、新媒體舞臺與展示設計以及服務與禮儀等多個方面。
表演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將時尚展示與文化傳播理念相結合,力求為時尚媒體、影視娛樂、演藝、航空、電視等行業輸送具有開闊國際視野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專業人才。這些人才應具備優雅的國際禮儀和敏銳的時尚感知力,掌握表演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他們將以新媒體作為主要傳播渠道,同時展現出創新精神,成為具備復合型能力的表演藝術人才。
表演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多個領域展開職業生涯,包括時尚傳媒、電視媒體、影視娛樂機構、演藝公司、航空公司、電視臺、影視廣告公司以及各類企事業單位。他們從事的工作涉及表演編排、廣告創意與表演、鏡前表演訓練、新媒體表演創作、舞臺表演以及舞蹈編導等多個方面。
(二)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積累,緊密對接大粵灣區的人才需求,致力于專業基礎建設。該專業依托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雙一流”學科資源以及國際化的學術與實踐平臺。根本宗旨在于立德樹人,堅持夯實基礎、強化專業、注重實踐的教育理念,旨在培養既懷揣家國情懷又具備國際視野的、應用型與復合型的高素質創新人才。
本專業核心課程包括:藝術理論概要、舞臺與美術歷史、影視美術基礎、舞臺與美術設計課程、燈光設計技巧、影視化妝與造型藝術、視聽語言研究、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用、影視后期制作流程、編導基礎知識、人物形象塑造、服飾搭配技巧、攝影攝像技術、影視分鏡頭處理、中外劇本深度分析以及場景設計等多個領域。
本專業旨在造就具備扎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同時精通戲劇、戲曲、影視及其他舞臺表演領域美術設計技能(包括燈光、服裝與化妝、布景繪制、場景規劃、舞臺空間布局、人物形象塑造)的專業人才。此類人才將能夠勝任劇院、電影制片廠、電視臺以及電視劇制作機構等單位的美術設計工作。
畢業生就業領域廣泛,他們主要在廣播電視媒體、新聞宣傳部門、視聽傳播機構、互聯網信息企業、影視廣告企業、新媒體出版機構、科研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等領域,從事新聞攝影、紀錄片制作、全媒體采編以及視聽節目制作等工作。此外,他們還可在劇院、電影制片廠、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等地,擔任美術設計等職務。
學生作品一覽
(三)數字媒體藝術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依托于新媒體融合的背景,致力于服務于社會的進步與文化的發展,同時展現出藝術與科學緊密結合的交叉學科特點。
核心課程包括:數字媒體藝術的基本理論,影視制作的根本原理,導演技巧入門,影視剪輯技術,影視特效制作,影視策劃與構思,三維動畫在影視中的應用,定格動畫技術,交互式設計,動態圖形藝術,數據可視化創作,界面設計原理,視聽語言分析,創新思維培養,品牌形象設計,以及網絡傳播學的相關內容。
本專業致力于塑造具備優秀人文素養、較高審美及藝術造詣,擁有國際視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本科設計人才。系統內化數字媒體及影視制作領域的核心理論及基礎技巧,對多媒體藝術設計、圖形圖像處理技術以及網絡傳播學有所了解,精通影視特效制作、影視制作流程、互聯網產品開發、網絡交互設計以及相關工具的操作技巧和應用方法。
就業領域廣泛,涉及現代數字媒體領域的影視、網絡、移動三大媒體,以及新興的數字傳播媒體;還包括新聞媒體機構、影視制作公司、教育及培訓機構、大型企事業單位等。在這些機構中,可以從事網絡視頻節目制作、媒體運營策劃、產品與服務設計、視覺與交互設計等工作;所需人才應具備創意與設計應用能力。
全國大學生無人機航拍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