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2 11:09:45作者:佚名
最近,澳大利亞十歲到十八歲的年輕人破壞東西、偷東西,甚至打人導致傷亡的案件常常出現在新聞里,這讓當地居民非常擔心。中國媒體記者最近就這個問題采訪了在青少年犯罪和預防方面研究很久的悉尼大學犯罪學副教授加納·克蘭西,這位教授說,在防止年輕人犯罪這件事上,教育和社區的幫助同樣關鍵。
失學與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
克蘭西教授指出,澳大利亞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一個因素是,部分年輕人輟學后無法重返校園,另有一些青少年在家庭里受到虐待或被疏忽起步網校,流離失所,生活困頓。他們為了生存,選擇盜竊、搶劫,甚至被犯罪集團利用,參與更為惡劣的犯罪活動。
當今網絡平臺廣泛流行澳大利亞教育聯盟,網絡平臺在年輕人違法事件中亦產生了一定不良影響,年輕人借助呈現非常規舉動來確立個人身份。
悉尼大學犯罪學副教授加納·克蘭西表示,部分青少年借助社交平臺展示其違法事跡,他們記錄作案情形,帶有一定的扮演成分。在澳大利亞某些區域,一些年輕人實施入室行竊時會錄像,盜取汽車鑰匙后駕車離開,特意引誘警察進行追捕,因為這樣的場面能被視為“刺激”的鏡頭。他們接著會把那些東西放到個人社交平臺上,意圖讓其他人知曉自己的不當行為。
預防青少年犯罪 育兒策略與社區支持同等重要
當前青少年犯罪問題愈發突出,澳大利亞當局也在逐步調整應對策略。該國政府于去年推行一項規定,禁止未滿十六周歲的年輕人開設和使用社交網站賬號。同時,相關部門及執法機構正要求網絡平臺及時移除涉及違法活動的影像資料,意圖減少此類行為的模仿風險。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已經實施了多項舉措,比如為年輕人提供心理疏導、推行一對一的干預方案以及給予個別化援助。澳大利亞各州同樣在積極應對這一挑戰。北領地借助立法手段,把須承擔刑事責任的最低年齡從十二歲下調至十歲;南澳州則針對有前科的青少年,調整了取保候審的相關規定。
克蘭西教授強調,各項舉措中,防止年輕人違法的核心環節在于加強事先控制。這項任務必須由各相關方共同面對。教育機構、未成年人關懷機制、衛生組織、執法部門、司法機構都承擔重要職責。尤其需要特別關注的是澳大利亞教育聯盟,家庭環境的改善和社區層面的援助最為關鍵。
加納·克蘭西是悉尼大學犯罪學副教授,她認為這是預防工作中的關鍵環節。要積極與父母協作,共同制定有效的養育方案。澳大利亞各州政府實施了多項舉措,旨在推廣科學的育兒方法。然而,一旦問題顯現,就需在社區層面構建完善的支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