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08 10:10:41作者:佚名
關鍵數據戳穿美國算盤
觀察一組統計數據,我們發現:在2024年,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額在其總出口中所占比重達到了36.9%,而進口占比則為25.8%;相較之下,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占比僅為4.6%,進口占比為11.8%。
澳大利亞的每一筆收入中,大約有四成源自我國,而來自美國的收入則不足半成。更令人矚目的事實是,我國購買了澳大利亞37%的羊肉、25%的鐵礦石,甚至連蘋果也剛剛獲得對華出口的批準。
澳貿易部長法雷爾面對美國試圖通過聯合對抗中國的壓力,果斷亮出底牌:“我國與中國的貿易額是同美國的十倍之多,究竟誰更為關鍵,還需各人自行權衡。”
澳大利亞的“叛逆”操作
2025年5月的大選成為關鍵節點。澳大利亞工黨的領導人阿爾巴尼斯順利實現了連任。選舉結果揭曉的同一天,中國迅速發出了祝賀的電報——這種迅速回應的外交行為,在世界上極為少見。
美國面臨更為尷尬的局面,因為特朗普政府剛剛宣布對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實施10%的關稅(對中國則高達125%的稅率),而澳大利亞方面卻毫不猶豫地采取了強硬的對抗態度。
拒絕參與美國主導的“對華貿易圍剿”
法雷爾公開喊話:“我們不會為了協議而妥協”
澳大利亞農業部長親自帶貨中國藍莓市場
美國施壓的戲碼早就有跡可循:
2025年2月,美國出人意料地對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實施了關稅政策,這一舉措致使澳大利亞牛肉出口商遭受了高達數億澳元的巨額損失。
澳大利亞煤炭在中國市場單價暴跌40%,美煤趁機漲價20%
但澳方用行動證明:跟著美國搞對抗,錢包先受不了。
葡萄酒行業提供了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在2020年,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額銳減了98%,然而到了2024年,工黨政府主動重啟了貿易往來,使得對華出口額激增了320%,這一變化直接促使南澳產區新增了2000個就業崗位。
中美博弈下的生存智慧
澳大利亞的“騎墻術”玩得明明白白:
美國是保障安全的基石:我國將積極投身于AUKUS核潛艇項目,并將國防預算提升至占GDP的2.4%。
中國經濟依賴度高:在2024年,我國進口的鐵礦石總額達到了1360億澳元,這一數字占據了全球鐵礦石市場份額的63%。
外交策略講究平衡:我國堅決不站在中美兩國任何一方美國 澳大利亞,甚至明確表示不會因美國而舍棄我國的市場。
這種策略正在產生連鎖反應:
澳洲鐵礦巨頭必和必拓在華營收增長28%
悉尼大學的中國研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有高達76%的澳大利亞企業將中國市場視為“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背后的全球變局信號
這場中澳博弈折射出三大趨勢:
資源型國家開始覺醒,智利銅礦和巴西的大豆出口商紛紛效仿澳大利亞,他們均提出要求,希望獲得“對華貿易的特殊待遇”。
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有所減弱,2024年,美洲各國對中國的出口總額首次超過了它們對美國出口的總額。
我國在市場話語權方面表現顯著:我國已連續六個月減少對美國國債的持有量,同時美國 澳大利亞貝語網校,對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的股份進行增持。
現實利益壓倒意識形態
看看澳洲超市的變化就知道風向:
澳大利亞本土牛肉的售價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從中國進口的豬肉價格卻下降了12個百分點。
悉尼港口對華集裝箱吞吐量占比達37%,超過美國、日本總和
中國游客在澳消費額比美國游客高4.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