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04 16:04:18作者:佚名
航空航天學院致力于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產教深度融合,打造航空航天領域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新培養平臺。
李胤東 王謙?鄧為民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潮流中,航空航天產業作為我國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對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起到了關鍵的引領與促進作用。伴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的迅猛進步,航空航天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與此同時,該產業對于高素質、多面手人才的需求也愈發急切。
航空航天教育,作為培育航空航天專業人才的關鍵渠道,承擔著為我國航空航天產業輸送人才支持的重任。然而,現行的航空航天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產業快速發展的新需求。探索如何運用前沿技術,革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品質,培養出滿足產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刻不容緩需要解決的問題。
航空航天學院在積極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產教融合,致力于創新產教融合的模式。學院整合了航空航天領域的教育資源、產業資源以及吉利控股集團的相關資源,旨在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同時,學院還致力于促進學生、教師與產業界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培養具有“千人千面”特點的航空航天學院學子,以更好地適應未來航空航天產業的發展需求。
高質量產教融合保障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
航空航天學院致力于實施高質量的產教融合策略,遵循“走進校園以更好地融入社會”的校訓,努力打造產業與教育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學院積極探求人工智能在產教融合中的應用,推行“科研、教學、產業”三位一體的三輪驅動戰略,全面提升航空航天領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水平,為學校建設成為具有高質量產教融合和鮮明數字化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貢獻力量。
產業導向下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學院針對四川省低空經濟產業對人才的具體需求,與行業內的領軍企業縱橫無人機、沃飛長空攜手推進產教融合,緊密對接產業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共同研討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策略,致力于打造航空領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
與時空道宇研討航空航天類專業產教融合模式
學院針對吉利控股集團在商業航天產業對人才的具體需求,攜手行業領軍企業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青島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臺州星空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研究項目,致力于攻克產業中關鍵的技術難題;同時,雙方合作建設“吉利星座”衛星地面站,模擬衛星的測量、運行和控制等實際操作場景,進行教學實踐,推動產業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高水平的航空領域應用型人才培育體系。
與青島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吉利星座”衛星地面站
學院依據產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對人才培養計劃進行了優化調整,對教學計劃進行了修訂,并與企業攜手合作推進人才培養,確保學生的技能與企業的用人標準相契合。此外,學院還陸續安排學生前往集團進行實習和學術交流。
學生們前往臺州星空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目的是參與“吉利星座”第四顆衛星的制造工作。
人工智能驅動的產教融合創新路徑
人工智能正推動社會發生變革,它不僅革新了社會生活和生產模式航天專業,而且對教育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改變。特別是在高等教育與產業融合的過程中,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對產教融合的效果進行科學、系統的評估,是確保高質量產教融合的關鍵路徑。
航空航天學院依托大語言模型搭建了產教融合的實訓項目平臺,該平臺使學生、學院及企業得以實時溝通,從而加強了知識的傳播和經驗的交流。平臺的數據分析能力可對產教融合項目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影響進行即時評估,確保教學與產業需求高度契合,有力地促進了人才培養方式的革新。
科研、教學、產業三輪驅動產教融合
學院依托飛行器和衛星制造及應用的尖端領域,成功搭建了包括“載人航天空間站高精度時頻實驗系統(成都站)”、“空間時頻立方星實驗平臺”、“衛星遙感與測控實驗室”、“微小衛星載荷工程實驗室”以及“高精度導航與控制實驗室”在內的一系列高水平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共同構成了一個核心的實驗室集群。吉利科技集團及其子品牌沃飛長空(eVTOL)和時空道宇(衛星),以及傲勢科技、縱橫科技等業界領軍企業,正進行深層次的產教結合,共同搭建教學與科研平臺,致力于支持航空航天產業的進步。這一合作正逐步塑造出一種以科研、教學和產業協同為三大動力的產教融合新格局。
學院依托科研、教學、產業三大動力,推動產教深度融合,邁向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在此過程中,科研活動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為航空航天產業提供了技術支持,教學成果確保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而人才資源又進一步推動了航空航天產業的繁榮航天專業,形成了科研、教學、產業、人才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生態。學院攜手時空道宇公司、武漢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成功申請了“小型化碳遙感衛星組網監測技術”這一科研項目。同時,學院與時空道宇科技共同開展了“衛星拓撲結構優化”的研究課題。這一課題旨在解決衛星在設計與制造、運營過程中所面臨的電磁干擾等產業難題。學院在強化科研對教學的支持方面不遺余力,借助科研項目和論文成果,以系統為平臺,重新梳理知識點的脈絡,打造了農業高光譜遙感產品思維課程。此外,學院采用科研、教學與產業緊密結合的三位一體的產教融合模式貝語網校,持續推動航空航天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穩步上升。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航空航天學院將堅決執行黨的教育指導方針,切實履行立德樹人的核心使命,致力于培育高素質的應用型航空航天人才。學院將不斷創新產學研結合的新模式和新途徑,著力培養德才兼備、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未來的接班人,為推動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航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