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31 15:08:12作者:佚名
2025年6月,美國國土安全部下屬的ICE機構推出了《2024 SEVP年度報告》。這份報告每年都會對F-1和M-1國際學生的狀況進行詳細記錄,是分析美國留學動態的關鍵資料,對于觀察留學走向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報告揭示,在美國就讀的學生總數不斷上升,然而,他們的國籍構成、地域分布、學科偏好以及實習動向等方面正經歷一系列值得家長關注的轉變。
學生總量回升,美國仍是主流目的地
2024年,美國的高校中美國出國,持有F-1和M-1簽證的國際在籍學生總數達到了158萬,這一數字較前一年增長了5.3%。盡管這一增長比率低于2023年的10.4%,但整體上,這一趨勢是穩定的,這表明美國高等學府對國際學生的吸引力依然保持著強勁態勢。
對于那些正在申請或即將前往美國深造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簽證政策并未出現顯著收緊的趨勢,留學途徑相對保持穩定。
中國學生人數微降,印度持續上升
2024年,中國大陸學生在美國的數量約為32.95萬人,相比前一年有所減少;與此同時,印度學生的數量增至42.23萬人,同比增長了11.8%,繼續保持作為最大生源國的地位。
這一變化說明:
中國學生增長進入平臺期,部分家庭轉向英加澳等其他國家;
印度學子在研究生階段,尤其是理工科領域,人數眾多,這一特點與美國對實習和就業崗位的需求高度吻合。
對于我國眾多家庭而言,合理設定目標和精心籌備顯得格外關鍵,特別是在文件質量、語言能力以及專業契合度這三個方面。
留學地區分化明顯,中西部與南部崛起
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德克薩斯州仍然是國際學生聚集的熱點,然而,增長速度最為迅猛的則是中西部和南部區域,其中中西部增長了5.9%,南部地區則增長了8.5%。
這反映出:
更多學生開始關注地區院校性價比;
地方性大學也在提升國際化水平;
教育資源正在“去中心化”。
家庭在選擇高校時,應考慮將一些學術水平較高且生活費用較低的地區院校納入考慮之列,而不是一味地只關注大城市。
熱門專業集中在理工科
最受國際學生歡迎的專業包括:
計算機科學
工程學
商科管理
數學與統計
生物科學
STEM類專業(包括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在實習、就業及身份轉換等方面享有政策扶持,因此依然受到廣泛青睞;與此同時,語言學習項目(例如ESL課程)的受歡迎程度卻在不斷下滑。
OPT與STEM實習人數創新高
2024年,超過38萬名國際學生獲得實習授權:
OPT(畢業后實習):19.4萬人,同比增長21%;
STEM-OPT(延長實習):9.5萬人,同比增長54%。
STEM領域的畢業生在美國的就業適應性以及政策扶持力度都在不斷提升。實習時間的長短與能否保留身份的機會緊密相連,這使得專業選擇是否符合實際需求顯得尤為關鍵。
家長要提前考慮身份規劃,而不是等孩子畢業
眾多家庭普遍認為:一旦孩子成功踏入美國高等學府,并順利完成學業,他們的身份問題便將迎刃而解。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簡單。
F-1學生簽證實際上是一種非移民性質、時間有限的學業準許,它在實習機會、就業選擇以及居留權等方面受到了以下幾方面的限制:
實習時間有限(非STEM專業僅1年);
無法自由轉換雇主或自主創業;
無法在學業中斷時合法留美;
無法為父母或家屬帶來依附身份。
相較之下,持有美國綠卡(即永久居民資格)或是公民身份的兒童,將面臨截然不同的發展機遇:
可自由擇校、自由就業;
無需每年處理簽證和入境問題;
可享受本地學費、助學金和社會保障;
有資格參加政府實習或項目申請,路徑更寬廣。
從這個視角來看美國出國,如果家庭條件允許,能夠提前進行身份規劃,那么孩子就有可能不通過“留學生”這一身份來完成其教育過程,而是以“居民”的身份,直接融入美國的社交體系。
這也正是越來越多的家庭逐漸將留學目標從單純的學業深造轉變為全方位身份規劃的動因所在。
身份選擇的規劃不再是孩子獨自的責任,它理應納入家庭戰略規劃的范疇。是否選擇以F-1簽證身份求學?是否考慮OPT項目?是否申請H-1B簽證或者直接進行移民?這些問題都不應等到學生畢業之后才開始認真思考。
幾點建議供家長參考
盡早著手準備語言考試成績:需至少提前一年開始規劃,確保有充足的時間應對可能出現的多次考試。
選擇專業既要考慮個人興趣,也要注重其現實意義:尤其是對STEM領域相關的政策優勢,需具備一定的認識。
目標高校分層申請:沖刺+匹配+保底,確保整體錄取風險可控;
定期核查簽證狀態與實習時間表:保持合法身份的連續性;
若具備相應條件,還可同時考慮身份的多元化選擇:借助職業、資本、技術或家庭遷移等不同方式,為子女的未來鋪設一個更加穩固的身份基礎。
結語:真正的“留學規劃”不是辦簽證,而是建立長期路徑
數據顯示,美國留學已不再遵循傳統的“申請、錄取、就讀、回國”的單一路線,而是逐漸顯現出明顯的分叉態勢:
一些人在完成學業后選擇留當地工作,另一些人因身份問題不得不返回祖國,還有一些人則是通過家庭整體的規劃和安排,提前做好了路徑規劃,成功避開了諸多不確定性。
對中國家庭來說,至關重要的是——需明白身份認同并非僅僅是孩子個人的事,它更是家庭長期投入與關注的重點之一。
無論選擇移民與否,都務必在孩子出國之前,將“身份途徑”這一因素納入全面考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