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29 15:05:38作者:佚名
本報記者孫明源
近期,我國教育部公布了《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增了29個專業。在這份目錄中,北京師范大學新設的人工智能教育專業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該專業名稱雖然與近期廣受矚目的人工智能領域有相似之處,實則其專業內涵與人工智能專業存在差異。在北京師范大學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了解到該校新設立的人工智能教育本科專業旨在培育既具備人工智能技術知識又擁有教育實踐技能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旨在解決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師資不足的問題,以滿足國家教育智能化發展的戰略需求。
人工智能師資面臨缺口
目前,人工智能正以驚人的速度重塑著我們的社會,對包括教育在內的眾多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余勝泉指出,培育出能夠熟練運用新技術的“數字公民”貝語網校,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改革面臨的關鍵問題。
為了適應人工智能的進步,北京師范大學的“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先前與騰訊公司攜手,共同設立了“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項目”。此項目涵蓋了研發一套全面的人工智能知識體系,并包括適用于小學、初中和高中各個學段的教學課程。
2024年年底,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強化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指導意見》,強調要研究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具體方法,并提升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水平。本年度,北京市教委出臺了《北京市關于促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發展的規劃(2025至2027年)》,旨在建立一套穩定的人工智能教學體系,并尋求一種合理且規范的培養人才方式。
在政策高度重視的宏觀環境下,我國中小學教育領域的人工智能教學遭遇了諸如教師數量不足、專業培訓體系尚未完善等一系列實際挑戰。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的負責人表示,他們憑借教育與人工智能領域的跨學科融合優勢,首次設立了人工智能教育本科專業。這一舉措的目的是為了培育既具備技術素質又擁有教育實踐能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以解決師資短缺的問題,并為我國教育智能化發展戰略提供堅實的支持。
那么,人工智能教育專業學習的內容有哪些呢?簡而言之,它是一門將人工智能與教育學相結合的新興專業。
該專業課程體系涵蓋了人工智能技術及教育兩大板塊,分別針對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兩個維度。這兩個板塊的課程內容相互交織、緊密相連,構筑成了一個“雙螺旋”式的課程結構。
該技術模塊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以及教育數據挖掘等眾多前沿技術領域。同時,教育模塊則整合了教育理論、學習科學、教育心理學、課程設計及開發、教育測量與評價等教育科學的核心基礎課程。
該專業計劃增設教育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等實踐創新課程,旨在通過智能教學助手的開發、教育數據的分析等項目,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領悟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實際應用。
除此之外,該專業特別安排了人工智能倫理和數據安全等核心課程,旨在增強學生在技術應用方面的教育使命感,同時塑造他們“技術應服務于教育”的核心理念。相關負責人如是說道。
采用“三位一體”育人模式
北京師范大學開設的人工智能教育專業隸屬于教育學領域。這一專業堅持了教育學強調實踐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了學校、企業等多樣的實踐平臺。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的有關負責人透露,該校實施“高校、企業、中小學”相結合的全方位培養策略,旨在為學生創設實際教學環境和實習平臺心理學專業課程,助力他們把人工智能及教育教學的相關理論有效應用于解決實際教學難題之中。
在這個培養體系中,學生們將逐步發展成為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佼佼者,他們不僅能夠承擔人工智能課程的全面規劃和教學實施,還致力于促進智能技術與學校各項工作的深度結合心理學專業課程,進而成為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廣泛推廣和智能化變革的核心力量。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的有關負責人指出,新開設的專業就業前景十分看好,畢業生能夠在眾多領域充分展現其專業特長,并且能夠勝任各種相關崗位。
基礎教育領域內,畢業生能夠擔任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以及信息科技相關課程的教師角色,他們需承擔課程規劃、教學執行和智能教育工具的研發與普及工作,從而推動學校在教育數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轉型升級。教育科技領域同樣迫切需要具備相應能力的人才,他們需專注于智能教學系統等產品的研發和改進工作,比如擔任產品經理、教育技術顧問或課程設計師等職務,以此促進相關課程在創新和實際應用方面的進展。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同樣有機會進入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從事人工智能與教育領域的交叉研究工作,亦或是投身于教育管理工作,參與到教育數字化以及人工智能教育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