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24 15:05:26作者:佚名
高考季來臨,留學話題再度受到廣泛關注。此刻,挑選院校、撰寫申請材料成為眾多學子首要任務。在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這一傳統領域亦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學生們紛紛借助AI撰寫申請材料,留學服務機構開始減少業務規模,一些中介機構利用AI編造文書以欺騙學生,文書撰寫教師們正面臨失業的風險……隨著AI的浪潮席卷而來,留學中介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甚至有人預言,機器對人類的挑戰已經開始,留學中介或許將成為第一個倒下的行業。
何泠瑤攝
花三萬塊請留學中介
大學申請書竟和AI寫的一樣
實在太過分了,我懷疑我的大學申請材料可能是被人工智能所撰寫,這樣一來,找中介的行為似乎變得毫無意義!”江蘇的沈莉女士痛心疾首地呼喊,并發來一系列淚喪的表情符號。
留學中介提供的一項關鍵服務是幫助學生撰寫英文申請材料,這涵蓋了個人陳述、履歷以及推薦信等內容。這類文書的收費標準通常介于2000至5000元人民幣之間,但部分知名留學機構可能報價更高,甚至超過萬元,具體費用根據個人需求有所不同。
沈莉即將邁入大四階段,目前正積極籌備前往英國深造的事宜。在對比了眾多留學中介后,她最終選擇了一家規模較大的機構。該機構的文書老師均畢業于知名院校,沈莉特地查閱了他們的作品,對其質量感到滿意,認為非常可靠,于是決定委托他們負責自己的申請事宜。
沈莉出于好奇,也嘗試撰寫了一份申請,輸入了相關關鍵詞,AI迅速生成了一篇文稿。然而,當她瀏覽文章時,不禁瞪大了眼睛,發現其中一段內容與中介所提供的稿件幾乎完全相同,無論是句式、結構、語序,還是具體內容,都毫無二致。
最初她難以置信,沈莉再次運用AI查重工具進行檢測,竟發現其中兩段內容查重率竟高達80%。檢測結果顯示,這些內容“極有可能”是由AI生成。
沈莉怒不可遏,她斥責中介,聲稱自己支付了三萬元中介費,卻只得到了一篇由AI生成的文書。她要求中介給出解釋,但對方卻矢口否認,并聲稱這種查重方法根本不具備科學性。
沈莉建議她的其他留學者朋友們也使用AI進行查重檢測,結果發現他們的文書重復率均低于1%。
申請季即將來臨,杭州的大學生小翁同樣感到壓力重重。他已通過中介機構申請了數所香港的高校,并打算額外申請一所,因此親自撰寫了一封申請書。出乎意料的是,他發現申請書的開頭部分在用詞和句式上與中介所寫完全一致,句式結構都是以“我……”作為開頭。
中介聲稱已經將所有文件進行了精心修改,結果卻發現其中許多竟然是機器生成的,我不得不親自進行修改。這實在是太讓人失望了,花費了幾千元卻買來了痛苦。小翁感到十分驚恐,心想如果申請的高校發現這些由AI創作的文書,那后果不堪設想。
運用人工智能撰寫文書存在一定風險專業留學中介,一旦被發現非原創內容,大學可能會撤銷學生的入學申請,此時申請書也將失去其原有價值。中國數字版權與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的主任、寧波諾丁漢大學的陳慶佳教授在接受潮新聞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陳慶佳指出,AI查重雖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在精準度上卻存在疑慮。這是因為AI生成的文本并非簡單的復制粘貼,與原文存在差異,因此在查重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誤判的情況。
該開發企業已推出了一款AI文本鑒定工具,用于區分文本是由人類創作還是AI生成。然而,指出這項技術還不夠完善,大約有9%的作品被錯誤判定。一些機構已經研發了第三方檢測工具,例如(此處應填寫具體工具名稱),這些工具已經被一些海外高校采納并投入使用。
當然,眾多行業專家指出,徹底區分文本是由人工智能生成還是人類創作,仍然存在不小的挑戰。或許,唯有AI自身才能有效應對這種挑戰。
學生迷上AI寫文章
AI文書像“流水線上的罐頭”
自我初次接觸計算機科學領域,踏入這個令人敬畏的領域,我便被其改變和塑造生活的巨大潛力深深吸引。懷著滿腔的熱忱,我向華威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碩士項目提交了申請。這樣的開頭,由AI撰寫,頗具吸引力。
寫的大學申請書
潮新聞記者受命撰寫了一封大學申請書,僅需輸入關鍵詞如“英國研究生院”、“計算機學科”、“學業成績”、“獎學金機會”以及“實習背景”,短短一分鐘內便生成了一份申請書,全文約600字,內容涵蓋從開篇到結尾的各個部分。
記者邀請了數位英語教師對這篇文章進行評價,他們普遍認為文章勉強可以拿到及格的分數,但并未展現出特別的亮點。“文章遵循了規范的結構,要點內容也都有所涉及”“文章中充斥著不少陳詞濫調,似乎有套用固定模板的跡象”“語言表達上沒有問題,但缺乏個人風格,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生產線上的標準化產品”。
盡管存在這些限制,其表達連貫、用詞多樣,甚至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這種“無所不能”的人工智能已經贏得了眾多留學生的青睞。
寫得比我強多了,為何不采納呢?花費三千到五千元請人撰寫的文章,其水平與AI創作的文章相差無幾。有幾位留學歸來的人士如此評論,曾支付近萬元委托中介的小何感慨萬分,若是在那時有AI該多好!
近期,位于杭州的一家獨立留學工作室中,文書老師張婉晴注意到,眾多學生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他們先自行撰寫文書,隨后自行進行修改;或者直接借助AI生成初稿,再由文書老師進行潤色。此外,也有不少學生因字數問題,無論是過多還是不足,都會求助于AI進行擴充或精簡。
過度依賴人工智能并非良策。張婉晴與學生展開了一場思維碰撞,旨在探尋各自的長處和經歷,“我提出了一些英文問題,讓他嘗試用英文撰寫回答,然而我發現他所寫的內容都是空洞無物,充斥著廢話,這讓我感到十分惱火。”
張婉晴向記者透露,自從有了AI,學生們似乎變得更為懶惰,他們不再主動去思考問題。這種現象如同AI所撰寫的文書,往往缺乏深度思考,內容多停留在表面,僅僅是泛泛的自我介紹,缺乏個性化和真摯的情感流露。
許多人對AI創作的作品感到空洞而華麗。即便是AI撰寫的留學申請材料,也存在著類似的缺陷。
盡管AI生成的文本在流暢度上表現不錯,然而卻顯得較為生硬,缺少了豐富的變化和生動的表現。在文本結構方面,AI似乎缺乏構建完整、清晰且條理分明的邏輯能力。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僅僅是依據預設的模式來生成文本,而非真正領會文本的內涵。杭州的英語教師李宇浩向記者透露了這一觀點。
關于如何正確運用,李宇浩提出,學生在寫作初期,可以借鑒范文示例,或者在完成稿件后,請其進行潤色。這有助于提升語言質量、改正基礎錯誤,并在精簡文字方面發揮一定效用。
張婉晴同樣認為,若要撰寫一份出色的留學申請材料,得分需達到80分及以上,這應當體現出個人的特色與長處,并具備一定的創新與獨特之處。若期望申請材料脫穎而出,關鍵在于運用個人的智慧。
留學中介會被“團滅”嗎?
AI帶來行業大洗牌
人工智能技術即將到來,導致部分人士擔憂眾多職位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留學咨詢行業或許將成為首批遭受沖擊的領域。近期,有報道指出,部分獨立的留學咨詢機構已面臨月收入銳減至上萬元的情況,同時,一些留學機構已經開始對其業務板塊進行縮減。
在人工智能的沖擊下,部分僅提供文書服務的機構,其業務量確實出現了下滑。北京安全著陸國際科技有限公司的資深留學顧問楊凡向記者透露了這一情況。
楊凡表示,對于傳統意義上的學生來說,撰寫個人陳述是一項頗具挑戰的任務,因此,他們往往會選擇購買中介機構的文書服務,或者支付高額費用來獲取文書修改服務。然而,如今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學生可以自行完成這項工作,這無疑會對中介機構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楊凡認為,留學中介的從業者或許會面臨失業的風險。若教師的教學能力不足,僅限于指導學生完成基礎的寫作任務,甚至文書寫作也不過是套用模板,那么這樣的教師難免會被市場淘汰。此外,有些教師資歷尚淺,僅僅經過兩三個月的崗前培訓便匆匆上崗,他們同樣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
記者觀察到,留學服務機構紛紛開始積極采納人工智能技術。比如,備受關注的AI志愿填報系統,以及某些機構推出的基于大型模型的出國考試預測產品,還有口述陪練機器人以及AI助手等,這些與AI相關的產品接連涌現。
楊凡指出,人工智能對整個行業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整頓。留學中介領域質量參差不齊,通過這一整頓,那些濫竽充數的人被淘汰,而那些真正為學生提供服務的專業人士得以留存。那些無法勝任的人逐漸被市場所淘汰,而那些表現優異的人則會越來越出色,這正是一個不斷競爭和淘汰的過程。
展望未來,人工智能能否真正替代留學咨詢機構?楊凡的觀點是,恐怕不行。人工智能可以充當信息整合和文書撰寫的輔助手段,但在發掘學生的優勢,以及為學生規劃未來專業和職業方面,它的能力遠遠不夠。事實上,留學咨詢機構最寶貴的正是這一環節。
湯斯亮教授,來自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曾向記者透露,當工人具備了一定的創新能力,然而這種能力相對較為初級,有時甚至無法保證邏輯上的連貫性,甚至還會出現一些與事實不符的錯誤,因此他們并不具備執行高端智力任務的能力。
湯斯亮指出,目前來看,這僅僅是一種輔助性的工具,能否完全取代人類專業留學中介,在短期內尚無法實現。究其本質,它是一個語言模型,而語言模型并不具備與人類相似的思考能力。展望未來,或許它能夠替代那些主要依賴模仿進行低層次創造性工作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