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7-14 16:02:41作者:佚名
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虛懷若谷造句,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語虛懷若谷,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語名字】虛懷若谷
【漢語拼音】xū huái ruò gǔ
【成語解釋】
心胸寬廣如山谷能容納萬物?!蛘Z本《老子.第一五章》。后用“虛懷若谷”形容為人謙虛,能接納他人的.意見。
【成語典故】
◎1《老子.第一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若樸,混若濁,曠若谷。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復成。
【成語注解】
1、 敦:厚重、樸實。
2、曠:廣大、開闊。
◎2《老子.第四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虛懷若谷造句,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
【成語出處】
1、清.陳確〈復吳裒仲書〉:“讀教益,知虛懷若谷,求益無方,彌深感嘆。”
2、清.陸隴其〈答山西范彪西進士書〉:“此誠見先生虛懷若谷,望道未見之心?!?/p>
3、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四》:“(涇邑孝廉趙元一)今冬寄《偉堂詩鈔》來,凡余所甲乙者、商榷者,無不降心相從,虛懷若谷,宜其造詣之進而彌上也?!?/p>
4、《清史稿.卷三○六.柴潮生列傳》:“此誠我皇上虛懷若谷,從諫弗咈之盛心也?!?/p>
【成語用法】
語義說明 形容為人謙虛,能接納他人的意見。
使用類別 用在“謙恭有禮”的表述上。
【虛懷若谷造句】
1、他的為人一向虛懷若谷,從來不曾驕傲自滿。
2、這位政治家虛懷若谷,難怪人人說他是位謙謙君子。
3、自古以來,偉人都有著虛懷若谷的美德,不會盛氣凌人。
4、總經(jīng)理為人虛懷若谷,凡事博采眾議,因此很受同仁愛戴。
5、他雖然身為主管,卻隨時都能虛懷若谷地接納部屬意見,真是難能可貴。
【近義詞】 卑以自牧,謙沖自牧
【反義詞】 不可一世,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夜郎自大,崖岸自高
【成語虛懷若谷】相關文章:
1.虛懷若谷造句
2.成語鶴背揚州成語故事
3.蛇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4.成語呼牛呼馬
5.若隱若顯成語
6.有頭有腦成語
7.惟妙惟肖成語
8.卜夜卜晝成語